道德經·善為士者,不武

善為士者①,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②;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善為士者,不武
  • 外文名:The moral, the brave soldier, not Wu
  • 出自:道德經
  • 作者:老子
  •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 老子認為:這是符合於天道的,是古老的準則
基本信息,原文,注釋,譯文,評析,作品出處,引語,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原文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③。

注釋

1、善為士者:士,即武士,這裡作將帥講。此句意為善作將帥的人。
2、不與:意為不爭,不正面衝突。
3、配天古之極:符合自然的道理。一說“古”字是衍文。

譯文

善於帶兵打仗的將帥,不逞其勇武;善於打仗的人,不輕易激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在於動輒跟敵人爭鬥;善於用人的人,對人表示謙下。這叫做不與人爭的品德,這叫做運用別人的能力,這叫做符合自然的至理。

評析

本章的文字講用兵作戰的道理,認為《道德經》是一部兵書的學者,往往以此為論據。我們的意見是,老子就軍事現象,為其辯證法思想提供論據。事實上,軍事辯證法本身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或者說,本章內容既是講用兵打仗,又是講辯證法的道理,這樣理解,也無不可。但說到底,認為《道德經》是一部兵書,那就極大曲解了它的內涵。下面,我們談談“善戰者,不怒”的問題。《孫子兵法火攻》寫道:“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這是說,國君不能因一時之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能因一時之氣憤而出陣開仗。這一軍事思想與老子在本章里所講的內容是基本一致的。戰爭是國力、人力的較量,也是智慧的較量。“武”、“怒”是軍事指揮者暴烈、失去理智的表現。一旦“怒”上心頭,就會失去冷靜,也就不能客觀地分析、研究敵我雙方的優與劣,而以主觀臆斷和憤怒的情緒代替客觀實際,這種狀況將給國家和軍隊,帶來極大危害和災難。這樣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比比皆是。軍事上如此,人生亦然。遇事不急躁、不衝動,平心靜氣地認真思考,細心分辨客觀現象,就可找到問題的癥結,從而得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作品出處

《善為士者,不武》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引語

這一章是專從用兵的意義上講戰略戰術的原則。其中心意思在於闡明上一章所講“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的道理。他要求人們不逞勇武,不輕易激怒,避免與人正面衝突,充分發揮人的才智慧型力,善於利用別人的力量,以不爭達到爭的目的。老子認為,這是符合於天道的,是古老的準則。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