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境與詩藝

道境與詩藝

《道境與詩藝》是201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境與詩藝 
  • 作者:王懷義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15958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道境與詩藝:中國早期神話意象演變研究/漢學大系叢書》是從圖像入手來研究中國神話,這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也適合中國神話的實際。中國人研究神話,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以希臘神話的研究為參照系的。希臘神話研究由於其本身已很成熟,可為其他神話的研究提供範例。但是,成為範例很好,如果成了範式,就會帶來一些問題。希臘神話由於有荷馬的兩大史詩、赫西俄德的《神譜》等材料,以及眾多的悲劇、喜劇,還有大量哲學家留下的文字,因而早已有了完整的文字記錄。研究者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識讀和整理這些用古老的語言寫成的材料,去偽存真,串聯構建神話的系統。對於希臘人來說,神話已經在那裡了,當時的藝術家,例如雕塑家、瓶畫的畫家,以及建築設計師們似乎只是在使用神話。於是,希臘神話可以被理解成是希臘藝術的“武庫和土壤”,我們可以從這些己知的“武庫和土壤”出發去分析希臘藝術,尋找與文字表述相對應的神的形象。然而,在研究中國古代神話時,就會碰到一個問題,留存下來的文字材料要少得多,並且支離破碎,不構成完整的敘事。這些留存下來的片言隻語中,還被人們做過許多改造,失去了原來的面貌。我們現在所讀到的,有文字記載的神話之中,一些已經被歷史化,被當成是歷史的曲折反映。中國人本來就信奉祖先神。於是,傳說中的先王們早已被神化,從而形成從神到人的連續敘事,例如《史記》就是這樣,從神話直接接通歷史,從黃帝講起。黃帝既是始獲正常人形的正神,又是從神話走向歷史的開端。中國神話還在很早就被哲學化理解,成為寓言,典型的就是《莊子》一書,大量的寓言來自神話,又改造了神話。

作者簡介

  王懷義,文學博士、博士後,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韓國國立全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文藝理論、中國藝術史和《紅樓夢》研究,出版《中國史前神話意象》《紅樓夢詩學精神》《中國審美意識通史·秦漢卷》等專著,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五十餘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中國早期神話的意象性呈現
第一節 意象性:中國早期神話的藝術特徵
第二節 事象與意象:早期神話的呈現方式
第三節 形式與意義:神話意象演變的思維基礎
第四節 天人關係:神話意象演變的思想基礎
第五節 本體價值:神話圖像與神話意象
第二章 神話意象向自然美的生成
第一節 作為神話研究的“自然”概念
第二節 神話意象:自然及自然物
第三節 神話意象:人的自然性及其經驗
第四節 生命化與人格化:自然與人的互動
第五節 抽象性存在:太一神及其超自然性
第六節 自然與人文:神話意象向審美意象的轉化
第三章 神話意象與主題演變
——以“神人阻隔”現象為中心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觀射父論“絕地天通
第二節 神聖空間與阻隔的形成:一個歷史的視角
第三節 “德”:神人阻隔空間的擴大與消解
第四節 圖像、紋飾與造型:超越阻隔的嘗試
第五節 “人神阻隔”消泯的圖像呈現:漢畫像中的西王母及其觀者
第四章 神話意象與“觀物取象”觀的生成
——以《周易》為中心
第一節 對“觀物取象”的傳統解釋
第二節 作為神學概念的“觀”
第三節 “物”謂“鬼神
第四節 “器者鼎彝之屬
第五節 “神道存乎器象
第六節 “以象媚道”的倫理觀和藝術觀
第七節 “觀物取象”神聖內涵的脫落
第五章 神話事件與“道”之展開
——以《淮南子》為中心
第一節 “神”“人”“物”:“事”之產生
第二節 事件之最高境界:“無事之業
第三節 神、人之轉化:個體行動與神明境界
第四節 “事”“道”之關係:“以事顯道”和“神道互置
第六章 神話事件與詩境之生成
第一節 亞里士多德《詩學》:事件與行動、神話與詩
第二節 “詩合為事而作”:早期中國詩的產生及其觀念
第三節 漢詩“緣事而發”的內在機制
第四節 “詩”與“思”:事件向意境之轉化
第五節 “詩可以興”:由“事”而“境”的思維基礎
第六節 “興義銷亡”:神話與詩的分離
第七章 早期繪畫:神話意象向藝術的轉化
第一節 技藝、宗教與政治:早期繪畫的興盛
第二節 圖像的占有者:秦始皇與漢代諸王
第三節 秦漢繪畫:“動態藝術
第四節 兩種真實:漢代繪畫的內容與精神
第五節 線條與顏色:構成要素分析
第六節 線條與紋飾:動態形象的呈現方式
第七節 秦漢瓦當圖像:神話意象的生活化
結語 神話現象學的邏輯原則
第一節 神話現象學:術語的使用史
第二節 神話解釋學:對立面的分析
第三節 感覺經驗:神話現象的生成基礎
第四節 神話事件:通過行動顯現真理
第五節 神話意象與生命經驗:喚醒機制
第六節 神話現象與生活世界:建構功能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