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兼有無

《老子》第十四章: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詞條來源,簡析,涵義解釋,

詞條來源

《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簡析

老子就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但這個本原“道”,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呢?對此問題,學術界的解釋不同,就出現“道”是唯心主義的和“道”是唯物主義這兩種觀點。本章中,老子進一步發揮第十四章關於“道”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的觀點,明確地提出“道”由極其微粘的物質所組成,雖然看不見,無形無象,但確實存在,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在本章里,老子還提出“德”的內容是由“道”決定的,“道”的屬性表現為“德”的觀點,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點。一章、四章、十四章、本章和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性質問題的重要篇章。選自《老子》第二十一章

涵義解釋

老子認為“道”具有“有”和“無”兩種性質,老子所說的“無”是指“無名”(“道常無名“‘道隱無名”)、“無形”(“大象無形”),而不是—無所有的零、空無。老子看來,凡是有固定形象的東兩就是有限性的。具體的、有名的東西,只能生出具體的、有名的東西。“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找到它們的產生者,如天地的產生,只能追溯到“無名”這個總根源。
“道”雖然不居於可感知的形器世界、但它確實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否則,一切也無從談起。“道’雖幽隱無形,不可感知,但並非空無所有,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是真實的存在,它是構成一切有形有象的東西的基礎,因為它原來就包含著形成各種各樣的有形有象的東西的可能性,因而相對於空無所有的虛無來,又可以稱“有”。唯其如此,“道”才能成為世界的本原,化生出天地萬物。
老子從“道兼有無”的兩種性質,得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