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阻,拼音è zǔ,亦作“遏岨”,阻止;攔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遏阻
- 拼音:è zǔ
- 注音:ㄜˋ ㄗㄨˇ
- 釋義:亦作“ 遏岨 ”,阻止;攔住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呂梁在離石縣西,今於縣西曆山尋河,並無遏岨。
《宛署雜記·志遺一》引明李時《敕建永濟橋記》:每屆夏秋,則眾水漫流故道,運軍遏阻,固不但褰裳濡軌而已。
鄒韜奮《萍蹤寄語》六六:雖他們的具有“千方百計”本領的“父親”,也難於遏阻這個狂瀾了。
遏阻,拼音è zǔ,亦作“遏岨”,阻止;攔住。
遏阻,拼音è zǔ,亦作“遏岨”,阻止;攔住。...... 遏阻,拼音è zǔ,亦作“遏岨”,阻止;攔住。中文名 遏阻 拼音 è zǔ 注音 ㄜˋㄗㄨˇ 釋義 亦...
【詞目】遏岨 【拼音】è qū 【注音】ㄜˋㄑㄩ 【解釋】亦作“ 遏阻 ”。阻止;攔住。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 呂梁 在 離石縣 西,今於縣...
邪遏膜原證,中醫病證名。是濕熱癘氣遏阻膜原而出現的證候。...... 濕熱癘氣遏阻膜原。邪遏膜原證病機 濕熱疫初起,雖顯寒熱,頭身疼痛,然其脈不浮不沉,...
瘟毒之邪遏阻膜原,以畏寒或寒戰,壯熱,繼而但熱不寒,頭痛且重,面目紅赤,疹粒顯現,肢體沉重酸楚,納呆,胸脘痞悶,嘔逆或嘔吐,穢氣噴人,腹滿脹痛,腹瀉或便秘,...
凍脹丘(又稱冰堆丘)是由於地下水受凍結地面和下部多年凍土層的遏阻,在薄弱地帶凍結膨脹,使地表變形隆起,稱凍脹丘。冰錐是在寒冷季節流出封凍地表和冰面的地下水或...
噬血恐怖的半身妖人,牙尖爪利、全身血腥,雙腳更生有銳利的彎鐮,擅長攀爬並利用樹藤晃湯來攻擊敵人,身手如鬼魅般忽隱忽現,腳刀無情,配合分割者遏阻外來的闖入...
敘述了自春秋晚期始,中經魏晉唐宋至晚明,由老、莊濫觴,至李贄更為張揚的崇尚自然、強調個性解放的思潮貫穿著中國思想史長河,從涓涓細流發展到驚濤拍岸,不可遏阻...
唐攻高昌,高昌王麴文泰數遏阻西域諸國入唐使節,並會同西突厥攻伊吾,擊破焉耆國,藏匿東突厥亡人。貞觀十三年(639) 二月,唐太宗譴責高昌使者,聲稱貞觀十四年(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