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蒲田

《過蒲田》是近代文學家蘇曼殊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描寫了作者經過日本蒲田所見的景色,沿途柳樹成蔭,潮水卷沙,滿山的紅葉里有一位姑娘在拾落葉,形象地展現了一幅美麗的秋景圖。詩中運用白描,擬人等手法,體物寫情,具神化清幽之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蒲田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蘇曼殊
  • 作品出處:《蘇曼殊詩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過蒲田1
柳陰深外馬蹄驕2,無際銀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3知市近,滿山紅葉女郎樵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蒲田:日本本州地名,在東京西南,東海道幹線上,面臨東京灣,今羽田機場所在地。
2.馬蹄驕:形容馬行矯健輕捷。
3.冰旗:茅店裡挑出的標誌賣凍的旗子。在曼殊的詩里,經常出現這類有異於傳統詩歌的“日本意象”,如“絕島”“番茶”“尺八”等。
4.樵:樵採。此指收集落葉。

白話譯文

濃濃的柳陰中,馬蹄輕快,意氣揚揚,東京灣潮水消退,吐出一圈圈白沙,似在追逐海浪嬉戲。
路邊茅屋上斜挑出賣凍的旗幟,大概是靠近市鎮了,滿山紅葉如火,有一位女郎正在收集落葉。

創作背景

1909年夏秋之間,蘇曼殊隨義母河合仙旅居逗子海濱。於8月回國之前到過蒲田。途中他載欣載奔,情不自禁賦下此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在近代詩人中,蘇曼殊是以七絕擅長的。他的絕句清新俊逸,饒有詩意,在風調上最近晚唐的杜牧,而在內容上則頗有出新。這首《過蒲田》就以異國情調取勝而在語言和意境上都創造性。
前二句就展現出一路海濱景色,成行的柳陰遮蔽著行道,直通海濱。上句從蘇軾《西江月》“障泥未解玉驄驕”化出,但不說馬驕而說“馬蹄驕”,則是聞得馬蹄之聲來自柳陰深處,不必是眼之所見。然已令人感到可喜。下句才是視覺印象,海水正在退潮,白沙上留下退潮的痕跡,仿佛一步步追隨著海水遠去,海潮的氣勢比江潮更大。這句寫視覺,也使人如聞潮聲;與上句寫聽覺,卻使人見玉驄二樣,有通覺效果。“銀沙”比白沙在詞采上更華貴,而且能表現出沙白耀眼的光芒。
這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人的行走,但已有人行的感覺。沿著柳陰,他就走近海濱,而且蒲田已在眼前了,市郊景色,清麗如畫。這裡的異國風味是“冰旗”二字造成的,冰旗是冰果店的標誌,而冷飲是曼殊的嗜好,“嘗在日本,一日飲冰五六斤,晚上不能動,明天飲冰如故”。(據鄭逸梅《南社叢談》)在中國古代,除寒食節,一般忌冷食,故無冰果店和冰旗這玩意兒。寫出它就暗示出一種當地風俗,引人人勝。
“滿山紅葉女郎樵”,畫面極美,表達也好。若寫作“滿山紅葉女郎拾”或“女郎拾葉作柴燒”,都不成。照亮詩句的,是那個“樵”字。本來“樵”是打柴,與樹枝樹幹發生關係,而不關拾葉之事。而砍樵一般是男子的營生,與女郎本無關涉。可拾葉的目的,在於取得燃料,與砍樵無異,故無妨稱之“女郎樵”。這是詩人措語的奇趣。“滿山紅葉女郎樵”,還遠遠超出它所表現的實際生活內容,而成為一幅具有強烈美感的圖畫。傍海的一片楓林,紅葉與女郎相互掩映,一個是秋意的所在、一個則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詩句更多地指向美即形式,而不是真即內容。“茅店冰旗知市近,滿山紅葉女郎樵”創造的意境美,一點也不比“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差勁。雖然沒有寫他的停步,可知他已不覺停步,可知那葉有“紅於二月花”之美,而人之美亦見言外。

名家點評

中國南社與柳亞子研究會理事馬以君《蘇曼殊詩集》:本詩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初秋郊遊圖。這幅圖隨行蹤而展開,層次清楚,明快而又形象,十分可觀。
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羅錫詩《近代詩文鑑賞辭典》:只是途中的一瞬,卻寫得詩中有畫,饒有情趣,流露出作者心頭無限的喜悅。作者善畫,深通畫理,在此詩中充分顯出他詩畫兼長的藝術功力。他運用繪畫上色彩和光線的對比手法,創造出一幅明麗的秋野郊行圖。

作者簡介

蘇曼殊(1884--1918),近代文學家。原名玄喚,字子谷,後出家為僧,號曼殊。父為廣東中山縣一商人,母為日本女子,生於日本。一生飄泊無定,托缽天涯,曾遊學日本,浪遊錫蘭(斯里蘭卡)、南洋等地。早年與章太炎、陳獨秀、柳亞子輩結識,接受革命風氣的影響,曾為救國救民奔走呼號,並從事文學創作、翻譯及教育活動,參加了南社。辛亥革命失敗後,他悲觀厭世,漸趨頹唐。蘇曼殊是位多才多藝的作家,詩、文、小說俱佳,並工書畫,精於禪理。通曉英、法、日、梵等多種文字,是較早翻譯拜倫、雪萊、雨果等人作品的翻譯家。著有《曼殊大師全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