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過渡時代論
一過渡時代之定義
今日之中國,過渡時代之中國也。
過渡有廣狹二義。就廣義言之,則人間世無時無地而非過渡時代。人群進化,級級相嬗,譬如水流,前波後波,相續不斷,故進步無止境,即過渡無已時,一日不過渡,則人類或幾乎息矣。就狹義言之,則一群之中,常有停頓與過渡之二時代。互起互伏,波波相續體,是為過渡相;各波具足體,是為停頓相。於停頓時代,而膨脹力(即漲力)
之現象顯焉;於過渡時代,而發生力之現象顯焉。歐洲各國自二百年以來,皆過渡時代也,而今則其停頓時代也。中國自數千年以來,皆停頓時代也,而今則過渡時代也。
二過渡時代之希望
過渡時代者,希望之湧泉也,人間世所最難遇而可貴者也。有進步則有過渡,無過渡亦無進步。其在過渡以前,止於此岸,動機未發,其永靜性何時始改,所難料也;其在過渡以後,達於彼岸,躊躇滿志,其有餘勇可賈與否,亦難料也。惟當過渡時代,則如鯤鵬圖南,九萬里而一息;江漢赴海,百千折以朝宗;大風泱泱,前途堂堂;生氣鬱蒼,雄心矞皇。其現在之勢力圈,矢貫七札,氣吞萬牛,誰能御之?其將來之目的地,黃金世界,茶錦生涯,誰能限之?故過渡時代者,實千古英雄豪傑之大舞台也,多少民族由死而生、由剝而復、由奴而主、由瘠而肥所必由之路也。美哉過渡時代乎!
三過渡時代之危險
抑過渡時代,又恐怖時代也。青黃不接,則或受之飢;郤曲難行,則惟茲狼狽;風利不得泊,得毋滅頂滅鼻之懼;馬逸不能止,實維躓山躓垤之憂。摩西之彷徨於廣漠,閣龍之漂泛於泰洋,賭萬死以博一生,斷後路以臨前敵,天下險象,寧復過之?且國民全體之過渡,以視個人身世之過渡,其利害之關係,有更重且刷者:所向之鵠若誤,或投網以自戕;所導之路若差,或迷途而靡屆。故過渡時代,又國民可生可死、可剝可復、可奴可主、可瘠可肥之界線,而所爭間不容髮者也!
四各國過渡時代之經驗
船頭坎坎者,自由之鼓耶?船尾舒舒進,獨立之旗耶?當十八、十九兩世紀中,相銜相逐相提攜,乘長風沖怒濤以過渡於新世界者,非遠西各國耶?順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亂流而渡者,其法蘭西耶?方舟聯隊而渡者,其德意志、義大利、瑞士耶?攘臂馮河而渡者,其美利堅、匈牙利耶?借風附帆而渡者,其門的內哥、塞爾維亞、希臘耶?
維也納溫和會議所不能遏,三帝國神聖同盟所不能禁,拿破崙席捲囊括之戰略所不能撓,梅特涅飼狙豢虎之政術所不能防。或渡一次而達焉,或渡兩三次而始達焉;或渡一關而止焉,或渡兩三關而猶未止焉;或中途逢大敵,血戰突圍而徑渡焉;或發端遇挫折,捲土重來而卒渡焉。吾讀《水滸傳》,宋公明何以破祝莊?吾讀《西遊記》,唐三藏何以到西域?吾以是知過渡之非易,吾以是知過渡之非難。我陟高丘,我瞻彼岸,樂土樂土,先鞭已屬他人!歸歟歸歟,座位尚容卿輩!角聲動地,提耳以喚魂兮;巾影漫天,招手而邀卬涉。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望門大嚼,我勞如何!
五過渡時代之中國
今世界最可以有為之國,而現時在過渡中者有二。其一為俄羅斯。俄國自大彼得及亞歷山大第二以來,幾度厲行改革,輸入西歐文明,其國民腦中漸有所謂世界公理者,日浸月潤,愈播愈廣,不可遏抑,而其重心力實在於各學校之學生。今世識微之士,謂俄羅期將達於彼岸之時不遠矣。其二則為我中國。中國自數千年來,常立於一定不易之域,寸地不進,跬步不移,未嘗知過渡之為何狀也。雖然,為五大洋驚濤駭浪之所衝激,為十九世紀狂飆飛沙之所驅突,於是穹古以來,祖宗遺傳、深頑厚錮之根據地,遂漸漸摧落失陷,而全國民族,亦遂不是不經營慘澹,跋涉苦辛,相率而就於過渡之道。故今日中國之現狀,實如駕一扁舟,初離海岸線,而放於中流,即俗語所謂兩頭不到岸之時也。語其大者,則人民既憤獨夫民賊愚民專制之政,而未能組織新政體以代之,是政治上之過渡時代也;士子既鄙考據詞章庸惡陋劣之學,而未能開闢新學界以代之,是學問上之過渡時代也;社會既厭三綱壓抑虛文縟節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風俗上過渡時代也。語其小者,則例案已燒矣,而無新法典;科舉議變矣,而無新教育;元兇處刑矣,而無新人才;北京殘破矣,而無新都城。
數月以來,凡百舉措,無論屬於自動力者,屬於他動力者,殆無一而非過渡時代也。故今日我全國人可分為兩種:其一老朽者流,死守故壘,為過渡之大敵,然被有形無形之逼迫,而不得不涕泣以就過渡之途者也;其二青年者流,大張旗鼓,為過渡之先鋒,然受外界內界之刺激,而未得實把握以開過渡之路者也。而要之中國自今以往,日益進入於過渡之界線,離故步日以遠,沖盤渦日以急,望彼岸日以親,是則事勢所必至,而絲毫不容疑義者也!以第二節之現象言之,可愛哉,其今日之中國乎以第三節之現象言之,可懼哉,其今日之中國乎!
六過渡時代之人物
與其必要之德性時勢造英雄耶,英雄造時勢耶?時勢英雄,遞相為因,遞相為果耶?吾輩雖非英雄,而日日思英雄,夢英雄,禱祀求英雄,英雄之種類不一,而惟以適於時代之用為貴。故吾不欲論舊世界之英雄,亦未敢語新世界之英雄,而惟望有崛起於新舊兩界線之中心的過渡時代之英雄。竊以為此種英雄,所不可缺之德性,有三端焉:其一冒險性,是過渡時代之初期所不可缺者也。過渡者,改進之意義也。凡革新者不能保持其舊形,猶進步者必當擲棄其故步。欲上高樓,先離平地;欲適異國,先去故鄉;此事勢之最易明者也。雖然,保守戀舊者,人之恆性也。《傳》曰:“凡民可以樂成,難與圖始。”故欲開一堂堂過渡之局面,其事正自不易。蓋凡過渡之利益,為將來耳。然當過去已去、將來未來之際,最為人生狼狽不堪之境遇。譬有千年老屋,非更新之,不可復居,然欲更新之,不可不先權棄其舊者。當舊者已破、新者未成之頃往往瓦礫狼籍,器物播散,其現象之蒼涼,有十倍於從前焉。尋常之人,觀目前之小害,不察後此之大利,或出死力以尼其進行;即一二稍有識者,或膽力不足,長慮卻顧,而不敢輕於一發。此前古各國,所以進步少而退步多也。故必有大刀闊斧之力,乃能收篳路藍縷之功;必有雷霆萬鈞之能,乃能造鴻鵠千里之勢。若是者,舍冒險末由。
其二忍耐性,是過渡時代之中期所不可缺者也。過渡者,可進而不可退者也,又難進而易退者也。摩西之率猶太人出埃及以遷於迦南也,飄流躑躅於沙漠間者四十年,與天氣戰,與猛獸戰,與土蠻戰,停辛佇苦,未嘗寧居,同行儔類,睊睊怨讒,大業未成,鬢髮已白。此尋常豪傑之士,所最扼腕而短氣者也。且夫所志愈大者,則其成就愈難;所行愈遠者,則其歸宿愈遲,事物之公例也。故倡率國民以經此過渡時代者,其間恆遇內界外界、無量無數之阻力,一挫再挫三挫,經數十年、百年,而及身不克見其成者比比然也。非惟不見其成,或乃受唾受罵,雖有口舌而無以自解。故非有過人之忍耐性者,鮮有不半路而退轉者也。語曰:“行百里者半九十。”
掘井九仞,猶為棄井;山虧一簣,遂無成功;惟危惟微,間不容髮。故忍耐性者,所以貫徹過渡之目的者也。
其三別擇性,是過渡時代之末期所不可缺者了。凡國民所貴乎過渡者,不徒在能去所厭離之舊界而已,而更在能達所希望之新界焉。故冒萬險忍萬辱而不辭,為其將來所得之幸福,足以相償而有餘也。故倡率國民以就此途者,苟不為之擇一最良合宜之歸宿地,則其負國民也實甚。世界之政體本有多途,國民之所宜亦有多途。天下事固有於理論上不可不行,而事實上萬不可行者,亦有在他時他地可得極良之結果,而在此時此地反招不良之結果者。作始也簡,將畢也巨。
故坐於廣廈細旃以談名理,與身入於驚濤駭浪以應事變,其道不得不絕異。故過渡時代之人物,當以軍人之魄,佐以政治家之魂。政治家以魂者何?別擇性是已。
凡此三種德性,能以一人而具有之者上也;一群中人,各備一德,組成團體,互相補助,抑其次也。嗟乎!英雄造時勢耶?時勢造英雄耶?時勢時勢,寧非今耶?英雄英雄,在何所耶?抑又聞之,凡一國之進步也,其主動者在多數之國民,而驅役一二之代表人以為助動者,則其事罔不成;其主動者在一二之代表人,而強求多數之國民以為助動者,則其事鮮不敗!故吾所思所夢所褥祀者,不在轟轟獨秀之英雄,而在芸芸平等之英雄!
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1929年)近代
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字卓如,號任公、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早年從學於康有為萬木草堂,並協助康有為從事變法維新,時稱“康粱”。1895年同
康有為共同發動“公車上書”。後於上海主編
《時務報》,發表
《變法通議》等論著,在全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897年10月,受聘為
長沙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次年入京參與戊戌新政。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創辦《
清議報》,宣傳改良主義,鼓吹民權,並主張
君主立憲制。1913年歸國後擁護
袁世凱統一,並出任司法總長。後反對復辟帝制,策動護國軍反袁。一度出任段祺瑞內閣財政總長。“五四”運動期間,反對尊孔復古,謳歌民主與科學。學識淵博,著述宏富,晚年講學於清華大學。著作輯為《飲冰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