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河卒子,何以適之:胡適論人生》收錄胡適先生平生多種著述,內容詳盡充實,涉及文化、治學、時政、人生、文學等方方面面,全書分為六卷,包括卷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卷二人生有何意義;卷三為了忘卻的紀念;卷四路在何方;卷五沉默啊沉默;卷六詩餘嘆。《過河卒子,何以適之:胡適論人生》儘量保持原作風貌,原汁原味地再現一代大師的風采。
基本介紹
- 書名:過河卒子,何以適之:胡適論人生
-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 頁數:281頁
- 開本:32
- 定價:29.80
- 作者:胡適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710330X
- 品牌:創品世紀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過河卒子,何以適之:胡適論人生》寫到,一代文豪、教育家、哲學家、歷史學家胡適有關哲學人生命題的深邃感悟。
《過河卒子,何以適之:胡適論人生》分為六卷,包括卷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卷二人生有何意義;卷三為了忘卻的紀念;卷四路在何方;卷五沉默啊沉默;卷六詩餘嘆。《過河卒子,何以適之:胡適論人生》再現一代大師的風采。
《過河卒子,何以適之:胡適論人生》分為六卷,包括卷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卷二人生有何意義;卷三為了忘卻的紀念;卷四路在何方;卷五沉默啊沉默;卷六詩餘嘆。《過河卒子,何以適之:胡適論人生》再現一代大師的風采。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他是中國第一位享有35個博士頭銜的學者,是中國現代思想史承前啟後的第一人,是倡導文學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國近代第一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他是北大校長、駐美大使、學者、歷史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詩人,是青年導師,學界泰斗,也是社會的意見領袖。蔣介石評價他是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代表。
圖書目錄
人生問題
卷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中國人思想中的不朽觀念
信心與反省
再論信心與反省
三論信心與反省
慘痛的回憶與反省
回顧與反省
悲觀聲浪里的樂觀
大宇宙中談博愛
卷二人生有何意義
科學的人生觀
工程師的人生觀
人生有何意義
“我的兒子”
卷三為了忘卻的紀念
紀念“五四”
歸國雜感
一年半的回顧
《中年自述》序
四十年來的文學革命
後生可畏
卷四路在何方
我的歧路
我們走那條路
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
東西文化之比較
知難,行亦不易
我們能做什麼?
目錄
卷五沉默啊沉默
宣統與胡適
“胡適先生到底怎樣?”
青年人的苦悶
說難
沉默的忍受
工讀主義試行的觀察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
新年的夢想
新年的幾個期望
卷六詩餘嘆
秋日夢返故居覺而憮然若有所失因紀之
酒醒
紀夢
他,思祖國也
我的兒子
題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給陳光甫
一個哲學家
四十七歲生日
愛情與痛苦
卷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中國人思想中的不朽觀念
信心與反省
再論信心與反省
三論信心與反省
慘痛的回憶與反省
回顧與反省
悲觀聲浪里的樂觀
大宇宙中談博愛
卷二人生有何意義
科學的人生觀
工程師的人生觀
人生有何意義
“我的兒子”
卷三為了忘卻的紀念
紀念“五四”
歸國雜感
一年半的回顧
《中年自述》序
四十年來的文學革命
後生可畏
卷四路在何方
我的歧路
我們走那條路
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
東西文化之比較
知難,行亦不易
我們能做什麼?
目錄
卷五沉默啊沉默
宣統與胡適
“胡適先生到底怎樣?”
青年人的苦悶
說難
沉默的忍受
工讀主義試行的觀察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
新年的夢想
新年的幾個期望
卷六詩餘嘆
秋日夢返故居覺而憮然若有所失因紀之
酒醒
紀夢
他,思祖國也
我的兒子
題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給陳光甫
一個哲學家
四十七歲生日
愛情與痛苦
文摘
著作權頁:
四
關於中國人最早對於人類死後遺存的觀念,我們究能知道些什麼呢?
首先讓我們來觀察一下古代在一個人死去的時候舉行的“招魂”儀式。這種儀式見於最早的儀典,而且似乎曾普遍的奉行於華夏宗教的早期,就是所謂“復”的儀式。
當一個人被發現已經死去的時候,他的家屬立刻拿著死者的一套衣服,登升屋頂,面向正北,揮動死者衣服而號告:“皋、某:、復!”三呼而反,拋下衣服,再從屋上卞來,抬起衣報,覆於死者身上,然後奉食於死者。
這一古老的儀式暗示著一種觀念,即一個人死了以後,有些什麼東西從他的身體內出來,且似曾升到天上。因此需在屋頂上舉行招復的儀式。
這種招魂的儀式也許暗示著借企望召回逃離的一些東西而使死者復生,奉獻食物這一點也似乎暗示著一種信仰,就是某些東西確實被召回來了,雖然這不能使死者復生,卻認為是居留在家裡,且接受祭獻。
那么人死後從他身上出來的究是一些什麼東西呢!那就是人的“光”或“魂”。在最早的文獻上,是即所謂“魄”,就語源學上說,意思就是白色和亮光。值得注意的就是同一個名字“魄”在古代銅器銘文和記載上是用來指稱新月增長中的光。新月以後的增長光亮時期即所謂“既生魄”;而滿月後的末期,則稱之為“既死魄”。原始的中國人似曾認為月有盈虧就是“魄”,即它的“白光”或“魄”的周期性的生和死。
依次類推,早期的中國人也就認為死是人的魄,即“光”或“魄”的離去。這種類推可能起源於,即中國人現在所說的“鬼火”。在古代“魄”被認為是賦予人生命、知識和智慧的。人死,則魄離人體而變成或認為“鬼”,一種幽靈或魔鬼。但是靈魄脫離人體也許是緩慢的隨著生活力的衰退,魄就那么一點一點脫離身體了。遲至公元前第六和第七世紀,學者和政治家在談到一個人的智慧衰退情形時,就說是“天奪其魄”——意思是說,他將不久於人世了(見《左傳》宣十五年,襄二十九年)。
不過後來,魄的觀念卻慢慢地為新的靈魂觀念所取代了;認為靈魂是行動靈活飄然而無形、無色的東西。它很像是從活人口裡出來的氣息。這就是所謂“魂”。漸漸地,原來“魄”字便不再用來表示賦予生命和光亮的靈魂的意思,而衍變為意指體軀和體力了。
“魂”字,就語源學來說,跟“雲”字一樣,都意指“雲”。雲,飄浮,比盈虧之月的皎白部分也似乎更為自由輕靈。“魂”的概念可能是源於南方民族,因為他們把“復”(召呼死者)的儀式叫做“招魂”。
當哲學家們把重要的陰陽觀念視為宇宙間的主動和被動的兩大力量的時候,他們是當然也嘗試要協調不同民族的信仰,而且認為人的靈魂包含著一種靜止而不活動的“魄”,和一種更活動而為雲狀的“魂”。
公元前六世紀以後,人們便漸漸地習於把人的靈魂稱為“魂”或“魂魄”。在討論到由於八年前一位曾有權勢的政治家被謀殺的鬼魂出現而引起的普遍騷動的時候,名政治家子產(死於公元前522年),當時最聰明的人之一曾說,一個死於非命的強人會變成危害人類的幽靈的。他的解釋是這樣:“人生始生日魄,既生魄,陽日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馮依於人以為淫厲,況良霄(被殺的政治家,他的出現已傳遍全城),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孫,子耳之子,數世之卿,從政三世矣……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而強死,做為鬼,不亦宜乎?”(《左傳》昭公七年)
另外一個故事,敘述當時南方吳國另外的一個聰明人季札。他(約在公元前515年)負著外交使命而在北方旅行,旅途中他的愛子死去了。孔子由於這位習於禮的偉大哲學家季札的盛名的感召曾往而觀葬。既封墓,季子左袒繞墓三呼道:“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儀式既畢,季札便繼續登程了。
四
關於中國人最早對於人類死後遺存的觀念,我們究能知道些什麼呢?
首先讓我們來觀察一下古代在一個人死去的時候舉行的“招魂”儀式。這種儀式見於最早的儀典,而且似乎曾普遍的奉行於華夏宗教的早期,就是所謂“復”的儀式。
當一個人被發現已經死去的時候,他的家屬立刻拿著死者的一套衣服,登升屋頂,面向正北,揮動死者衣服而號告:“皋、某:、復!”三呼而反,拋下衣服,再從屋上卞來,抬起衣報,覆於死者身上,然後奉食於死者。
這一古老的儀式暗示著一種觀念,即一個人死了以後,有些什麼東西從他的身體內出來,且似曾升到天上。因此需在屋頂上舉行招復的儀式。
這種招魂的儀式也許暗示著借企望召回逃離的一些東西而使死者復生,奉獻食物這一點也似乎暗示著一種信仰,就是某些東西確實被召回來了,雖然這不能使死者復生,卻認為是居留在家裡,且接受祭獻。
那么人死後從他身上出來的究是一些什麼東西呢!那就是人的“光”或“魂”。在最早的文獻上,是即所謂“魄”,就語源學上說,意思就是白色和亮光。值得注意的就是同一個名字“魄”在古代銅器銘文和記載上是用來指稱新月增長中的光。新月以後的增長光亮時期即所謂“既生魄”;而滿月後的末期,則稱之為“既死魄”。原始的中國人似曾認為月有盈虧就是“魄”,即它的“白光”或“魄”的周期性的生和死。
依次類推,早期的中國人也就認為死是人的魄,即“光”或“魄”的離去。這種類推可能起源於,即中國人現在所說的“鬼火”。在古代“魄”被認為是賦予人生命、知識和智慧的。人死,則魄離人體而變成或認為“鬼”,一種幽靈或魔鬼。但是靈魄脫離人體也許是緩慢的隨著生活力的衰退,魄就那么一點一點脫離身體了。遲至公元前第六和第七世紀,學者和政治家在談到一個人的智慧衰退情形時,就說是“天奪其魄”——意思是說,他將不久於人世了(見《左傳》宣十五年,襄二十九年)。
不過後來,魄的觀念卻慢慢地為新的靈魂觀念所取代了;認為靈魂是行動靈活飄然而無形、無色的東西。它很像是從活人口裡出來的氣息。這就是所謂“魂”。漸漸地,原來“魄”字便不再用來表示賦予生命和光亮的靈魂的意思,而衍變為意指體軀和體力了。
“魂”字,就語源學來說,跟“雲”字一樣,都意指“雲”。雲,飄浮,比盈虧之月的皎白部分也似乎更為自由輕靈。“魂”的概念可能是源於南方民族,因為他們把“復”(召呼死者)的儀式叫做“招魂”。
當哲學家們把重要的陰陽觀念視為宇宙間的主動和被動的兩大力量的時候,他們是當然也嘗試要協調不同民族的信仰,而且認為人的靈魂包含著一種靜止而不活動的“魄”,和一種更活動而為雲狀的“魂”。
公元前六世紀以後,人們便漸漸地習於把人的靈魂稱為“魂”或“魂魄”。在討論到由於八年前一位曾有權勢的政治家被謀殺的鬼魂出現而引起的普遍騷動的時候,名政治家子產(死於公元前522年),當時最聰明的人之一曾說,一個死於非命的強人會變成危害人類的幽靈的。他的解釋是這樣:“人生始生日魄,既生魄,陽日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馮依於人以為淫厲,況良霄(被殺的政治家,他的出現已傳遍全城),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孫,子耳之子,數世之卿,從政三世矣……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而強死,做為鬼,不亦宜乎?”(《左傳》昭公七年)
另外一個故事,敘述當時南方吳國另外的一個聰明人季札。他(約在公元前515年)負著外交使命而在北方旅行,旅途中他的愛子死去了。孔子由於這位習於禮的偉大哲學家季札的盛名的感召曾往而觀葬。既封墓,季子左袒繞墓三呼道:“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儀式既畢,季札便繼續登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