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武侯廟》是 宋 代詩人陳古 所作詩詞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武侯廟
- 創作年代:宋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陳古
《過武侯廟》是 宋 代詩人陳古 所作詩詞之一。
《過武侯廟》是宋代詩人陳古所寫的一首詩。詩詞正文群雄角逐自驅除,邂逅真龍起畏途。材並管蕭非亞匹,氣吞曹馬直庸奴。兩朝冠蓋尊元老,千載風雲屈壯圖。天欲鼎分終割據,可憐憂國竟捐軀。...
《過諸葛武侯廟》是明代詩人何喬新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石棺山靄靄,沔水波溶溶。中有武侯廟,棟杗亦崇崇。念昔炎祚微,諸藩務爭雄。吉利據全魏,仲謀擅江東。斯人伊呂儔,長嘯草廬中。英英高皇胄,志欲芟群凶。徘徊襄漢間,孰與同其功。一聞臥龍名,三顧禮益恭。從容決大計,魚水欣相逢。首結孫氏好,再...
《武侯廟》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悼念諸葛亮。前兩句描寫武侯廟內外景色,描寫山之空寂,也暗示諸葛亮一生的志業早已隨歲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後兩句以短短十個字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諸葛亮放棄早年隱居南陽的生活而終身盡瘁國事,以身許國義無反顧的境遇和心情。全詩虛實相生,情景交融,...
《武侯廟》是明代無名氏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既是一首憑弔詩,又是一首詠史詩。首聯從諸葛亮在世時活動的重要地點入筆,濃縮了諸葛亮由生至死的過程;頷聯直接揭示諸葛亮壯志未酬的哀傷;頸聯又掉轉筆鋒,描繪淒涼迷茫的景色,烘託了作者的哀傷和痛惜;尾聯客觀而又公允地為諸葛亮的一生作出的評價。這首詩集中...
《謁諸葛武侯廟》是唐代竇常詩作。詩詞正文 永安宮外有祠堂,魚水恩深祚不長。角立一方初退舍,擬稱三漢更圖王。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歸蜀降吳竟何事,為陵為谷共蒼蒼。作者簡介 竇常(約746—825年),字中行,平陵(今陝西鹹陽)人,唐大曆進士。隱居廣陵(今揚州一帶),講學著書20年。貞元...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庵,位於南陽市西南的臥龍崗上,相傳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躬耕地和劉備“三顧茅廬”故事發生地。初建於魏晉,盛於唐宋,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陽監郡馬哈馬主持對其進行修葺,是紀念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的祠宇,占地15.3萬平方米。南陽武侯祠...
武侯祠(Wuhou Shrine),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始建於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紀念諸葛亮的專祠,亦稱孔明廟、諸葛祠、丞相祠等,後合併為君臣合祀祠廟。武侯祠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由漢昭烈廟、武侯祠、惠陵、三義廟四部分組成,屬於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文化遺產保護區。1961年3月4日,...
《臥龍山謁諸葛武侯廟》是明朝歐大任的作品。作品原文 舍策廣川陰,惝恍迷所適。背淮歲始獻,及宛朔已易。懷古遵城南,草廬訪遺蹟。緬昔臥龍人,抱膝遁荒逖。末運當塗高,中衰建安歷。二祖威靈尊,帝裔守宗稷。感會偶風雲,黃麾枉蓬荻。片語許馳驅,已定三分策。嗣漢以配天,孫曹竟非敵。渡瀘軍事勞,...
《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崔卿權夔州》作者是杜甫 ,是一首唐朝時期的詩詞。作品原文 大賢為政即多聞,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諸葛廟,臥龍無首對江濆。第二百三十卷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
《武侯廟古柏》是唐代詩人雍陶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密葉四時同一色,高枝千歲對孤峰。此中疑有精靈在,為見盤根似臥龍。詞句注釋 四時同一色:春夏秋冬四時,柏樹常青。 “高枝”句由杜甫《古柏行》的“月出寒通雪山白”詩句化來,言古柏高大,獨對雪山。 ·精靈:靈魂、神明。盤根:盤曲交錯的樹根...
往年我經過錦城時進謁了武侯祠,曾經吟誦了梁父吟為他深表遺憾!創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詩人在結束梓州幕任職後隨柳仲郢回長安,途經籌筆驛,懷古傷今,寫下了這首詩以憑弔諸葛亮。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途經籌筆驛而作的詠懷古蹟詩。在詩中詩人表達了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並為他未能實現...
《蜀相》是唐代詩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後,翌年遊覽武侯祠時創作的一首詠史懷古詩。此詩借遊覽古蹟,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詩中既有尊蜀正統的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字裡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轉,自然緊湊。...
過沔縣謁武侯廟 別孫無 秋興集唐十首 ◎李珪 天涯路 東垣道中 丁未下第後同潘游擊新吾話舊感賦 九日同恕庵寓西登高二首 題扇頭桃花 ◎瞿戴仁 蓬溪早發 龍爪清潭 爛柯棋局 山埡仙跡 ◎王舟 春遊石關參菩薩 ◎龍為霖 雪庵和尚 尋梅 村莊晚景 ◎王以曜 晚晴閒眺 城南文昌宮,余幼時讀書處也。暇日復游...
”初冬,李商隱改任判官,不久得檢校工部郎中,被柳仲郢差往西川(治所在成都),作推獄時,拜謁武侯廟,見翠竹濃郁古柏蒼勁,由此追想三國蜀漢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諸葛亮,寫下了《武侯廟古柏》,在詩中讚美諸葛亮治理國家的功績和謙虛謹慎的作風,對他大業不就深為惋惜。全詩風格莊重、謹飭,是一首典型的五言排律...
段洪尋思宋兵勢大,難與爭鋒,本派其子段龍回南邦求救。途中遇孫振南投,帶往見南王,南王收錄孫振。南王請黃花洞主王禪帥幫助退敵,王禪師設一陣,連陷宋軍五員戰將。時紅玉與蘭英至武侯廟進香,與狄青相遇。為救五將,狄青許紅玉歸降,紅玉得蘭英相助,大破王禪師之軍,救出五將。蘭英見狄虎一表人材,欲與...
在原始或民間中,稱之為“廟”、“祠”,如舊時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賢哲的地方。叫太廟、中嶽廟、西嶽廟、南嶽廟、北嶽廟、岱廟等。如祖廟、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有武侯祠、韓文公祠等。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占一半,謂之...
唐 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詩:“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宋 姜夔 《張平甫哀輓》詩:“空嗟過隙催人世,賴有提孩讀父書。”明 馮夢龍 《風流夢·夢感春情》:“我 杜麗娘 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二八,不得早諧佳偶,誠為虛度青春,光陰若過隙耳。”唐 司空曙 《哭王注》詩:“已嘆 ...
駒光,漢語詞語,讀音為jū guāng,意思是指短暫的光陰,出處為 《示兒》等。釋義 指短暫的光陰。出處 清·李氏 《示兒》詩:“勉矣趁朝暾,駒光不我與。”聞一多 《青春篇·別後》:“你在這一隙駒光之間,竟教我更迭地作了冰炭底化身。”唐·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詩:“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
《全唐文》收錄其文章四篇:《修仙都觀記》、《菩提寺置立記》、《諸葛武侯廟古柏文》、《平淮西碑》。《全唐詩》收錄其詩作四首:《享太廟樂章》、《題武擔寺西台》、《晚夏登張儀樓呈院中諸公》、《還別業尋龍華山寺廣宣上人》。家庭成員 祖父:段德皎,追贈給事中。父親:段諤,官至循州刺史,追贈左僕射...
唐 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詩:“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宋 姜夔 《張平甫哀輓》詩:“空嗟過隙催人世,賴有提孩讀父書。”明 馮夢龍 《風流夢·夢感春情》:“我 杜麗娘 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二八,不得早諧佳偶,誠為虛度青春,光陰若過隙耳。”唐 司空曙 《哭王注》詩:“已嘆 ...
唐 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詩:“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宋 姜夔 《張平甫哀輓》詩:“空嗟過隙催人世,賴有提孩讀父書。”明 馮夢龍 《風流夢·夢感春情》:“我 杜麗娘 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二八,不得早諧佳偶,誠為虛度青春,光陰若過隙耳。”唐 司空曙 《哭王注》詩:“已嘆 ...
留影,讀音為liú yǐng,漢語詞語,意思是攝影留念(多用於照片題字)。解釋 攝影留念(多用於照片題字)。留存影子、形跡。指照相留念。出處 南朝·齊·謝朓《高松賦》:“懷風陰而送聲,當月露而留影。”唐·竇常《謁諸葛武侯廟》詩:“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明·徐渭《畫鶴賦》:“形骸易泯,...
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支離:流離。風塵:指安史之亂以來的兵荒馬亂。②漂泊:一作“飄泊”。③樓台:指夔州地區的房屋依山而建,層...
南陽臥龍崗,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南陽市臥龍區,南瀕白水,北障紫峰,登其頂可瞰南陽,因地勢四面稍下,惟中崗隆起,故又稱隆中。相傳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隱居地和漢昭烈皇帝(劉備)“三顧茅廬”處,也是“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和歷代官方祭祀諸葛亮的地方。臥龍崗上的武侯祠,是紀念三國時期...
過隙 隙駒 隙駟 駐隙 出處 唐 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詩:“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宋 姜夔 《張平甫哀輓》詩:“空嗟過隙催人世,賴有提孩讀父書。”明 馮夢龍 《風流夢·夢感春情》:“我 杜麗娘 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二八,不得早諧佳偶,誠為虛度青春,光陰若過隙耳。”
杜子美《武侯廟》詩云:“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此何遜《行孫氏陵》雲“山鶯空樹響,壠月自秋暉”也。杜云:“薄雲岩際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雲岩際出,清月波中上”也,“出”“上”二字勝矣。陰鏗云:“鶯隨入戶樹,花逐下山風。”杜云:“月明垂葉露,雲逐渡溪風。”又雲...
尾聯寫詩人極目遠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廟和東南的白帝廟,由眼前的人事引出無限感慨,以浩嘆結出詩旨。“臥龍”,指諸葛亮。“躍馬”,化用西晉左思《蜀都賦》“公孫躍馬而稱帝”句,意指公孫述在西漢末乘亂據蜀稱帝。杜甫曾屢次詠到他:“公孫初恃險,躍馬意何長。”(《上白帝城》)“勇略今何在,當年亦壯哉。...
南下的城南武侯廟龍舟是石岐最長歷史的龍舟之一。在南下,武侯廟保留至今,每當初一十五或是重要的歲時節令,武侯廟有香火繚繞,百姓前來祈求風調雨順,身體安康的習俗,每年的四月下旬,各鄉選好吉日,在宗祠、廟宇拜祭龍舟頭、龍舟尾後,由村內最年長的老人率眾將上一年埋藏在河涌里的龍舟塢里起出每龍舟,洗淨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