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石岐的過去是一個水網交錯的地帶。邑內計有張溪涌、員峰涌、後崗涌、九曲河、方基涌、南門河、白石涌等河涌。縱橫河涌為龍舟競渡提供了必需的自然條件。加上石岐境內建有多處廟宇,每到良辰吉日,百姓都有到廟中祈求風調雨順、身體安康的風俗,而很多廟宇都擁有一艘與繪畫了龍的鱗片等形狀的龍舟,命名大都以廟宇有關聯,龍舟的龍頭龍尾平時就供奉在廟宇里,到每年的端午節,就從廟宇中請出龍頭龍尾進行祭祀,並從河涌的龍舟塢里起出龍舟,洗淨翻新後插上龍頭龍尾劃到岐江河上,與鄰鄉的龍舟進行競渡。
據明嘉靖《香山縣誌》載:中山的先人們在端午用粽子祀神,用龍舟在水中競渡;清同治《香山縣誌》亦記載:“龍舟競渡盛行”,可見端午節“賽龍舟”在中山歷史悠久。
民國年間,張溪龍舟活動未有停止過。
1920年,張溪北龍奪冠獲取“捷足先登”錦標,延至日寇侵華期間各鄉龍舟才偃旗息鼓。
20世紀40年代前,澳門澳督加冕,邀請中山縣龍舟赴澳慶賀,有張溪北龍、上基、南下武鄉候、大敦四隻龍舟,挑選運動健兒齊赴澳參賽。比賽地點在澳門青州為起點至媽閣廟為終點,全程是比力量、比意志的一場大賽,結果張溪北龍摘冠,從澳督手上接受了“風馳電掣”的錦標榮譽。
1945年後,連續三年舉辦龍舟競賽,張溪每年都取得良好成績,“飛龍奪錦”就是當年張溪北龍摘冠的錦標。
解放後,民間龍舟活動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多次舉辦了大型龍舟賽,特別公社化大躍進時期,石岐的龍舟比賽最為鼎盛,張溪多次取得了較好成績。
20世紀60年代,城區的龍舟賽主要聚焦在張溪北龍與安山龍舟上,有歌謠為證:“張溪人力壯,安山出龍王”。
1964年,張溪北龍與老對手安山龍舟的一場龍舟決賽更是令人難忘,兩隻龍船難分難解。最後張溪北龍奪標,獲取“力爭上遊”桂冠。
文革之後,龍舟活動曾一度中止。
1973年,當時提倡“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為人民”全民備戰時代,為了籌備資金挖防空洞而將北龍賣去(張溪麥龍早於1963年因日久失修而毀爛)。
改革開放後,張溪恢復龍舟活動。
1983年,張溪重新新裝兩隻龍舟,張溪北龍、張溪麥龍同時下水。
20世紀90年代至今,石岐曾舉辦過多了多屆龍舟賽,使龍舟賽這項民俗得以傳承。
運動特色
主要類別
南下龍舟
南下的城南武侯廟龍舟是石岐最長歷史的龍舟之一。在南下,武侯廟保留至今,每當初一十五或是重要的歲時節令,武侯廟有香火繚繞,百姓前來祈求風調雨順,身體安康的習俗,每年的四月下旬,各鄉選好吉日,在宗祠、廟宇拜祭龍舟頭、龍舟尾後,由村內最年長的老人率眾將上一年埋藏在河涌里的龍舟塢里起出每龍舟,洗淨修補上油。由村中德高望重者用碌柚葉等為龍舟淨身,然後在龍舟插上龍頭龍尾,並在龍頭龍尾上簪花戴紅進行龍舟下水儀式。村中年輕力壯的近80名男子就會將龍舟扒到河湧上演練,謂之“出龍”。到了五月初五,石岐各鄉的龍舟就會在岐江河上進行賽龍奪錦,勝出者獎勵大埋燒酒和大隻燒豬。勝者奪取獎品後的當晚,在鄉中大擺“龍舟飯”筵席。參加龍舟競渡和為龍舟賽出力的人士都可以吃龍舟飯,吃完龍舟飯後,一番拜祭儀式後,將龍舟重新埋到河涌的龍舟塢里,謂之“收龍”。
張溪龍舟
張溪村依山傍水,阡陌縱橫,河網交錯。自古以來,村民依靠種植、捕魚、撈蝦蟣為生。由於地理環境的緣故,村民日常勞作和日常生活依靠船隻作交通工具,一切生計與船隻息息相關,所以造就了鄉民扒船撐艇的高超技術。龍舟自然也成了鄉民重要的娛樂之一,自古以來已形成了“水上扒龍船,陸上耍龍船頭”的鄉間傳統龍舟文化氛圍。據歷史記載,乾隆五十八年已重修麥相公廟,乾隆一十三年曾重修北帝廟,張溪村民祈求安康,供奉相公廟、北帝廟,廟內都有所屬龍船,在每年各鄉龍舟自發性的競賽或政府舉辦的競賽活動中,一直都獲得良好殊榮。
員峰龍舟
員峰村緊鄰岐江河,員峰河流經全村,歷史上。員峰村民以種養、捕撈為生。古時,員峰建有北帝廟、鄰村的拱北村也建有北帝廟,兩村的廟宇都供奉有龍舟。員峰龍舟名為員峰長龍,拱北村的龍舟名為拱北牛根。古時每年的五月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期間,兩村龍舟經常有進行競賽等活動,後來,拱北村因為人口少,就將龍舟送給了員峰村,員峰村民為了紀念拱北龍舟的歷史,保留了拱北牛根的龍舟名號,出賽時就冠以“員峰拱北牛根”的稱號。員峰拱北牛根每到五月初一出賽前,員峰人都有進行“裝龍舟”的儀式”祭祀,在廟中將菩薩請出來,由拱北村有名望的長者進行送著薩儀式,由醒獅開路,將菩薩送到河邊搭起的神台前進行祭祀。神台上寫有對聯,插有旗幡,當菩薩送到來時,開始燒炮竹,送利是,然後,就開始多天的龍舟競渡。每有龍舟競渡,村民就帶著小孩子首先登上龍舟,取其龍馬精神之吉祥好兆頭。在五送往將龍舟贈送給員峰村的歷史。在五月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期間舉行龍舟競渡活動。完成賽事後,參加龍舟賽事的健兒就到村中開闊的地方吃龍舟飯,同時,村民也會拿小碗到吃龍舟的地方裝一碗龍舟飯,祈求吃過龍舟飯身體健康。一年一度的龍舟賽事結束後,供奉在河邊神台的菩薩就被送回廟宇中繼續供奉。而龍舟也會重新埋在河床的龍舟塢里。每年出賽,員峰村一般都會將員峰長龍、員峰拱北牛根兩隻龍舟一起出動。
主要用品
傳統龍舟長39.8米、寬1.2米,由坤甸等實木製成,頭尾兩端分別鑲有紅木雕刻的龍頭、龍尾。每條龍舟可坐80人,其中船頭、尾艄公2人,負責控制方向;擊鼓、敲鑼各1人,調整龍舟健兒划槳的節奏。各鄉村龍舟名稱多與當地廟宇有關,如南下城南武侯廟、張溪祖廟等十數條龍舟最具代表性,龍舟的頭、尾平時也供奉在廟宇中,舟身則埋在河涌的龍舟塢內。
主要流程
農曆四月下旬,各村擇吉日在宗祠、廟宇中拜祭龍舟頭、龍舟尾,然後舉行起龍、出龍、試舟等儀式,而五月初一舉行南下、張溪和員峰龍舟的“探親”儀式。端午節當天,各村長老和賽手拜祭祠堂或社稷後,龍舟就從各自河涌里劃出來,匯聚在岐江河上進行一年一度“賽龍奪錦”。競渡過程分放龍、競賽和奪標三個環節,放龍以鳴炮響鑼為號,數十上百艘龍舟一齊起劃,槳飛浪濺,鼓聲、吶喊聲、水聲混成一片,場面十分壯觀。舊時競賽多為男子參加,賽程以時間計,數小時至十餘小時不等;現在,不光出現了女子參與比賽的鳳艇隊,賽程時間也大為縮短。奪標也稱“過龍門”,賽至最後往往只剩幾條龍舟衝刺,通過竹子搭成的“龍門”,而只有頭名明溝搶摘彩球。競渡勝出者獲得大埕燒酒和大隻燒豬等獎品。當晚,各鄉村大擺“龍舟飯”筵席,遍請全村鄉親父老,席間借酒意舞起龍頭、龍尾,逐漸成為當地獨特的舞醉龍等民間藝術。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石岐賽龍舟與當地的民間信仰密切相聯,具有廣泛民眾基礎,每年端午期間當地萬人空巷,並吸引了大批港、澳同胞回鄉參與。賽龍舟承載了當地人祈求風調雨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願望,對於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
傳承現狀
隨著老一輩龍舟製作藝人和龍舟賽事組織者的日漸年邁,石岐賽龍舟的製作、習俗儀式策劃等都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急需加強保護與傳承。
傳承譜系
代表人物
陳焯光,男,1951年4月出生。2012年12月被確定為省級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從小愛好龍舟活動,1965年開始跟隨前輩學划龍舟,對起龍、試龍、賽龍、龍舟飯、收龍等多個不同環節的相關習俗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自1996年起,他負責南下社區龍舟賽的各種工作,每年均帶隊參加石岐區龍舟賽,並多次取得優異成績。他每年都指導轄區內有興趣的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學習賽龍舟,培養了賽龍舟的新生力量。同時,每年端午前後均深入到中國小校進行有關石岐賽龍舟相關習俗及知識的講座,培養廣大學生對傳統習俗的興趣。
梁昌,1917年出生。石岐區員峰村人。他的父親梁基、乃至祖父一輩人,已經有在五月端午划龍舟的傳統。到了梁昌這一代,更是10多歲就開始划龍舟,與村中的同齡人一起跟著長輩划龍舟。
黃金惠,1935年出生,石岐區員峰村人。自小就跟著大人學划龍舟,還學會了做龍舟頭,是村中做龍舟頭的好手。
楊塗,1933年出生。石岐區南下村人,曾經是南下龍舟賽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從小就跟著前輩賽龍舟,對龍舟賽的各個環節了如指掌。現在,每有龍舟大賽,他就擔當總顧問的角色。從起龍、下海、放龍等各個程式都親自指揮。
譜系簡表
(註:張溪的傳承譜係為舞龍船頭的傳承譜系。舞龍船頭與賽龍舟有著緊密聯繫。)
參考資料:
社會影響
衍生作品
2022年6月,中山郵政發行《岐水龍舟映灣區》郵票珍藏折一套,展現石岐賽龍舟。
重要活動
2018年6月16日至6月18日,石岐龍舟文化節在岐江河面舉行,展示石岐賽龍舟。
2022年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東主會場(中山)暨石岐龍舟文化周啟動儀式在中山市舉行。
榮譽表彰
1998年,石岐區舉辦第三節龍舟邀請賽。乙組冠、亞軍由張溪北龍、張溪麥龍奪得。
1984年,張溪北龍、張溪麥龍參加中山全市舉辦的龍舟大賽,最後奪得冠軍,摘取“勇冠群龍”錦標。
石岐龍舟代表隊在參加1993年中山市龍舟賽和1998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中均獲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