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史

過敏史

過敏史,是對某些過敏原過敏的病史,能夠為醫生的診斷提供參考。能引起過敏症的物質數以千計,它們存在的空氣、食物、飲料、藥物、甚至可接觸到的日用品中,而這些物質便叫做“過敏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過敏史
  • 解釋:對某些過敏原過敏的病史
  • 過敏種類:食物過敏
  • 發病原因:本身具有過敏體質
過敏史釋義,過敏種類,食物過敏,綠色過敏,寵物過敏,蟎蟲過敏,過敏原分類,過敏體質,過敏體質特徵,發病原因,過敏原簡介,抗過敏藥物,過敏體質脫敏,

過敏史釋義

對某些過敏原過敏的病史

過敏種類

食物過敏

涉及過敏的食品有:雞蛋、牛奶、花生、甲殼動物(蝦、蟹)、魚,部分蔬菜如芹菜、蕪菁等。食物中含有花生油會使嬰兒過早產生過敏,而餅乾、果醬、冷飲、麵包、菜餚中也都含有花生油。因此,對於嬰兒來說,母乳哺育是最好的預防過敏措施。如果嬰兒在出生後的前6個月裡沒有過敏,那么後來患敏感性疾病的危險就大大減少。

綠色過敏

近年來,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各種花卉、植物“入侵”客廳、臥室,使一些敏感體質的人飽受鼻炎、結膜炎、哮喘和濕疹之苦。周末到郊外度假,原是去呼吸新鮮空氣,但是一種名為土荊芥的野草卻使人不得安寧。這是一種可怕的過敏原,專家指出,10~20粒土荊芥花粉就足以使過敏症患者發病。一株土荊芥在花粉期能產生20億顆花粉,能傳播到65千米的範圍內。

寵物過敏

如今,養寵物的家庭越來越多,寵物數量不斷增加。這些可愛的小貓、小狗給人帶來樂趣,也給人造成威脅。它們脫落的毛和皮屑是可怕的過敏原。今天,在過敏根源中,寵物已位列第四。

蟎蟲過敏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蟎蟲。這種小生物幾乎無孔不入,我們的被褥更是它們滋生的溫床。專家說:“我們的床上平均生活著200萬隻蟎蟲,一腳踩下去就能踩死4000隻。”美國的一份研究表明,父母如果是過敏疾病患者,而且一生下來就睡在滿是蟎蟲的床上的孩子,到了11歲時,80%的人會有哮喘病。

過敏原分類

過敏原分類能引起過敏症的物質數以千計,它們存在的空氣、食物、飲料、藥物、甚至可接觸到的日用品中,而這些物質便叫做“過敏原”。簡單來說,過敏原可依據它們怎樣進入人體而分為以下幾類:
飲食性過敏原
飲食性過敏原可以是一些普通的食物和飲料,如海產類、果仁類、草莓類、香料、牛奶、啤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均可能成為引起最常有的皮膚過敏症狀------蕁麻疹。還有很多的過敏原隱藏在其他食物里。如果對一種食物敏感,則可能會對該類食物有過敏反應,例如有數以百計的食物都含有牛奶、小麥、蛋類、香料或味素。
接觸性過敏原
過敏可由接觸有毒的常春藤和有毒的橡樹及金屬(鎳)和染料引起。還有一般的日用品如香水、指甲油、化妝品及橡膠。過敏的部位會呈現類似蕁麻疹的紅疹及瘙癢,但其範圍只限於皮膚接觸的過敏原範圍內。
空氣散播的過敏原
散播於空氣的過敏原,因其可以遠播而引起的多種過敏症。其中花粉、黴菌和藻類都會引起最常見的一種鼻敏感症----枯草熱,枯草熱的季節由春天開始直至秋天。其他散播於空氣中的過敏原有塵蟎、動物皮毛、工業污染廢料以及在潮濕環境中生長的黴菌。

過敏體質

概述
一般是將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和過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發病原因的人,稱之為“過敏體質”。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可發生各種不同的過敏反應及過敏性疾病,如有的患濕疹、蕁麻疹、有的患過敏性哮喘,有的則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可發生藥物性皮炎,甚至剝脫性皮炎。但是偶爾對某種已知因素髮生高反應性,不能稱作“過敏體質”。
造成過敏體質的原因
造成“過敏體質”的原因是複雜而多樣的,可能是因為兒童皮膚比較嬌嫩,由於風吹或被日光暴曬,可以引起.因此要注意避免以上因素.另外,適當注意小兒是否吃母奶,如果吃母奶.母親飲食不注意,吃了魚蝦可以通過母乳引起小兒過敏.這樣就需要大人注意飲食.避免容易過敏的食物.如:魚蝦.蘑菇.草莓花草等.

過敏體質特徵

從免疫學角度看,“過敏體質”的人常有以下特徵:
①免疫球蛋白E(IgE)是介導過敏反應的抗體,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極微,而某些“過敏體質”者血清IgE比正常人高1.000倍~10.000倍。
②正常人輔助性T細胞1(Th1)和輔助性T細胞2(Th2)兩類細胞有一定的比例,兩者協調,使人體免疫保持平衡。某些“過敏體質”者往往Th2細胞占優勢。Th2細胞能分泌一種稱為白細胞介素-4(IL-4)物質,它能誘導IgE的合成,使血清IgE水平升高。
③正常人體胃腸道具有多種消化酶,使進入胃腸道的蛋白質性食物完全分解後再吸收入血,而某些“過敏體質”者缺乏消化酶,使蛋白質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使異種蛋白進入體內引起胃腸道過敏反應。此類患者常同時缺乏分布於腸黏膜表面的保護性抗體——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缺乏此類抗體可使腸道細菌在黏膜表面造成炎症,這樣便加速了腸黏膜對異種蛋白吸收,誘發胃腸道過敏反應。
④正常人體含一定量的組織胺酶,對過敏反應中某些細胞釋放的組織胺(可使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等)具有破壞作用。因此正常人即使對某些物質有過敏反應,症狀也不明顯,但某些“過敏體質”者卻缺乏組織胺酶,對引發過敏反應的組織胺不能破壞,而表現為明顯的過敏症狀。
造成上述免疫學異常的根本原因常與遺傳密切相關。

發病原因

皮膚過敏的發病原因包括內在因素 , 外在因素兩大方面:
內在因素就是本身具有過敏體質 , 這在皮膚過敏的發病中起主導作用。及早徹底脫敏是治療皮膚過敏防止復發的關鍵。
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飲食、吸入物、氣候、接觸過敏物因素等。其中海鮮、蛋白質,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塵蟎、寒冷天氣、接觸化學物品、肥皂、洗滌劑等是皮膚過敏最常見的誘因。由於如此複雜的原因,使得皮膚過敏因眾多的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交織在一起而反覆發作。
皮膚過敏是造成痘痘的元兇 : 根據歐美國家的門診經驗,因為痘痘而求診的患者中,皮膚過敏是引發痘痘的重要原因。尤其有些痘痘又多又癢,就算經過治療也時好時壞。一般談到痘痘的成因,通常不外乎是飲食、荷爾蒙不協調、壓力或是遺傳所造成,但從臨床病例中發現,一些原因不明、難以根治的痘痘,都是因為沒有同時治療皮膚過敏所導致反覆發作。經過服用皮膚過敏治療套裝,皮膚問題不久就有好轉的現象。
皮膚細胞生理學研究指出,敏感性肌膚是因為皮膚細胞受損,而使皮膚的免疫力下降,如果未能及時修補這些受損細胞,便會造成它們不斷分裂出免疫力不良以及皮脂膜分泌不完整的皮膚細胞,因此產生各種敏感性肌膚的困擾及許多後遺症,譬如皮膚長期過敏,因為過敏而產生皮膚受傷引起的色素沉澱、紅腫,毛孔粗大、粉刺痘痘,色斑,老化皺紋。
過敏現今是困擾美容業和醫療業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化妝品過敏是許多女性和特殊職業者碰到的問題,包括:口紅造成口唇紅腫、疼痛,染髮劑造成的頭皮紅斑、水皰,防曬霜、祛斑劑造成的瘙癢、疼痛及色素沉著。過敏人群皮膚敏感,塗抹看似簡單的化妝品也會出現不良反應。常見的有口紅、染髮劑等,使用後即出現皮膚紅、腫、熱、癢、痛、起水泡等過敏症問題,非但找不到美的感覺,尷尬卻時常發生。
疾病的命名:
哮喘 (根據 GINA 指南):哮喘是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多種細胞, 特別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都在炎症過程中起作用.在易感的個體中,這個炎症反應導致反覆發作的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和咳嗽等, 這些症狀通常發生在夜間和清早.這個炎症反應也可以導致呼吸道黏膜對於各種刺激物的反應性增高.
過敏性哮喘:過敏性哮喘是指由免疫機制為介導的哮喘.當有證據表明是IgE-介導的過敏機制時"IgE-介導性哮喘"被推薦使用.IgE 抗體能激發速發和遲發哮喘反應.然而在其他的過敏反應中,T 細胞相關的反應可能是在晚期和延遲反應中的重要因素.根據症狀的持續時間,哮喘可分為間歇性和持續性兩大類 (就如在《過敏性鼻炎以及其對哮喘的影響》文獻中所推薦的).
非過敏性哮喘:這是指非免疫機制介導的哮喘的術語.舊的術語例如 "外在的" 和 "內在的", "外源性" 和 "內源性" 已經不再用於區分過敏性和非過敏性哮喘.
鼻-眼結膜炎:由免疫機制介導的鼻黏膜和眼結膜超敏反應症狀應該被稱為過敏性鼻-眼結膜炎.大多數這類病例都是由 IgE 介導的.基於症狀的持續時間,它可以分為間歇性和持續性的.
皮炎:泛指發生在皮膚的局部炎症反應.通常所說的"特異反應性皮疹/皮炎"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 它是若干疾病所共有的臨床表現和特徵.更為恰當的術語應該是皮疹 (eczema).在患有皮疹的病人中, 其中一些病人具有特應性(stpoic)體質和相關的過敏性哮喘和鼻-眼結膜炎等, 在這種情行下可稱為特應性皮疹.長期或密切接觸低分子量化學物質也可能激發以Th1型淋巴細胞介導的過敏性接觸性皮炎.但接觸性皮炎也可以由其它非過敏性因素所導致, 如刺激性或毒性物質所導致的接觸性皮炎.
目前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其中兒童數量最多,估計到2010年,患病率將達到40%。
在7月8日全球首個“世界過敏日”里,中華醫學會會長鐘南山院士指出,中國有兩億多人患過敏性疾病,脫敏已是公認療效顯著的療法。
鐘南山院士介紹,目前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並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預計2010年將達到全球人口的40%。依此類推目前我國有兩億多人患有過敏性疾病,應引起重視。
誘發過敏反應的抗原稱為過敏原。過敏原是過敏發生的必要條件。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物質常見的有2000-3000種,醫學文獻記載接近2萬種。它們通過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觸等方式使機體產生過敏現象。常見的過敏原如下:
A、吸入式過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塵、蟎蟲、動物皮屑、油煙、油漆、汽車尾氣、煤氣、香菸等。
B、食入式過敏原:如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海鮮、動物脂肪、異體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藥、香油、香精、蔥、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觸式過敏原:如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輻射、化妝品、洗髮水、洗潔精、染髮劑、肥皂、化纖用品、塑膠、金屬飾品(手錶、項鍊、戒指、耳環)、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等。
D、注射式過敏原:如青黴素、鏈黴素、異種血清等。
E、自身組織抗原: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受微生物感染、電離輻射、燒傷等生物、理化因素影響而使結構或組成發生改變的自身組織抗原,以及由於外傷或感染而釋放的自身隱蔽抗原,也可成為過敏原。

過敏原簡介

過敏原又稱為致敏原或變應原。其中,過敏原為通俗用語,致敏原或變應原為醫學術語,是指能夠使人發生過敏的抗原。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接觸過敏原一定時間後,機體致敏。致敏期的時間可長可短,這段時間內沒有臨床症狀,當再次接觸過敏原後,方可發生過敏反應。所以說,往往第一次接觸到的物質不會過敏,反覆的接觸後,可出現過敏性症狀。反覆接觸後,症狀一般會逐漸加重。
在過敏的發生過程中,過敏介質起著直接的作用,過敏原是過敏病症發生的必要條件,而大量自由基的存在是過敏發生的根源。自由基氧化破壞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的細胞膜,使之受損、變性,機體的免疫能力低下,為抗原、抗體變態免疫反應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導致細胞破裂,過敏介質釋放,使得過敏病症發生。

抗過敏藥物

常用的抗過敏藥物主要包括四種類型:
(1)抗組織胺藥
這是最常用的抗過敏藥物,最適用於1型過敏反應。常用的有苯海拉明、異丙臻、撲爾敏、賽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這類藥物均為H1受體阻滯劑,因其與組織胺有相似的化學結構,故能與之競爭拮抗組織胺受體,對皮膚黏膜過敏反應的治療效果較好,對昆蟲咬傷的皮膚瘙癢和水腫有良效;對血清病的尋麻疹也有效,但對有關節痛和高熱者無效;對支氣管哮喘療效較差。用藥劑量應個體化,駕駛人員或機械操作人員工作時應避免使用中樞抑制作用較強的品種。
(2)肥大細胞穩定劑
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也稱為肥大細胞穩定劑。這類藥物主要有色甘酸鈉(咽泰)、色羥丙鈉、酮替芬(甲哌噻庚酮)等。主要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潰瘍性結腸炎以及過敏性皮炎等。
(3)鈣劑
能增加毛細血管的緻密度,降低通透性,從而減少滲出,減輕或緩解過敏症狀。常用於治療尊麻疹、濕疹、接觸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過敏性疾病的輔助治療。主要有葡萄糖酸鈣。氯化鈣等,通常採用靜脈注射,奏效迅速。鈣劑注射時有熱感,宜緩慢推注,注射過快或劑量過大時,可引起心律紊亂,嚴重的可致心室纖顫或心臟停搏。
(4)免疫抑制劑
主要對機體免疫功能具有非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對各型過敏反應均有效,但主要用於治療頑固性外源性性過敏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這類藥物主要有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地塞米松,以及環磷醯胺、硫脞嘌呤等。
在全世界醫療機構,抑制發炎、過敏反應的藥品是處方藥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無疑地,有越來越多人暴露在越來越大的壓力環境中,這足以引起疾病的產生,除了身體上的因素之外,其它像是傷口、陽光等等,我們的食物、空氣和水也都暴露在許多不同的化學混和物中,其中有些不利於我們的身體,例如:花粉。很明顯地,我們正身陷於各種環境的壓力中,根據我們個別身體構造的不同,對於這些環境壓力的反應便是產生各種疾病,通常都會伴隨著皮膚的紅、腫、痛或眼淚、鼻涕的分泌及如下的其它症狀:
●皮膚(過敏、蕁麻疹、濕疹、皮炎、紫癜、曬傷、牛皮癬、皮膚癢、臉紅、紅血絲)
●鼻子或呼吸道(鼻炎、咳嗽、支氣管炎、哮喘、結膜炎、咽炎、花粉熱)
●關節(風濕病、關節炎、痛風)
●胃腸(胃炎、腸炎、潰瘍、出血)
大多數醫師會以藥物來控制過敏炎症疾病,包括給予抗組織胺藥物,但是這些藥物往往伴隨許多惱人的副作用,如嗜睡,肝腎傷害,免疫傷害,激素反跳等,女性若連續五年服用抗組織胺劑,生理期會停止。

過敏體質脫敏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關於免疫脫敏的指導性檔案中明確指出,“脫敏是唯一可以徹底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療方法”.
國際過敏研究權威組織也提出,“使用高品質的標準化脫敏製劑,同時應該使用最佳的過敏症治療方案,包括清除過敏原、患者免疫修復、過敏並發炎症適當的對症藥物治療、標準化脫敏製劑免疫治療,簡稱“六合一的六聯療法”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