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山寄延安諸同志

《過勞山寄延安諸同志》是近代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先生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於1940年10月趕赴國統區的路途中,詩人通過借景抒情,用詩意繚繞的意象表現了作者對延安諸同志的依依惜別之情和戰友之間崇高深厚的革命友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勞山寄延安諸同志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董必武詩選》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董必武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過勞山寄延安諸同志
淺黃深碧雜叢紅,映日秋山到眼中。
結輦南馳隨去雁,離人北望逐飛鴻。
亦如此別尋常事,總覺難言隱曲衷。
今夜鄜州看明月②,得無清皎與延同③。

注釋譯文

①勞山:山名,在延安的南面和鄜州北面。
②今夜鄜州看明月:是化用了杜甫詩《月夜》中的“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鄜州,今陝西省富縣。此處借來表達了詩人對延安諸同志的懷戀。
③得無:想來。

作品鑑賞

詩人董必武作為一個無產階級政治家,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多次去國民黨統治區工作和戰鬥。然而,他寄旅異地,心卻常常牽念著延安革命根據地和甘苦與共的革命戰友和同志。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寫了該詩表達了對延安諸同志的思戀惜別之情。
該詩的首聯交代了詩人所在的地點和時間:“淺黃深碧雜叢紅”的秋日勞山。但是這美好的景致,並沒能轉移詩人對延安諸友的綿綿思戀之情。而接下來的三聯,都是寫的詩人貯滿胸臆而又難以言喻的神情思戀。“結輦南馳隨去雁,離人北望逐飛鴻。”詩人駕車南弛,眼睛卻時時望著北去的鴻雁,希望它能給延安的同志帶去離人的思戀。“亦如此別尋常事,總覺難言隱曲衷。”對詩人而言,離別延安是常有的事,但這次卻覺得還有很多心裡話沒有說盡,恨不得在跟同志們敘敘衷曲。“今夜鄜州看明月,得無清皎與延同。”彼此之間既然暫時不能相見與傾談,只有在今夜觀賞月亮時寄託思戀之情。想來鄜州的月亮也與延安的一樣輕盈皎潔。
該詩含蓄、委婉、寄情深層。該詩句句都是寫詩人對延安諸同志的思戀之情,卻不見“思戀”之字句。詩人借景抒情,把自己的思戀之情凝聚在含蓄委婉、詩意繚繞的意象、意境的營造上了。
在這首詩中,詩人抒發的不是兒女情長與個人離愁別緒,而是在血與火的洗鍊中凝成的崇高深厚的革命情誼;詩中的抒情方式,不是“金戈鐵馬”樣的豪壯,卻有纏綿悱惻、委婉蘊藉之致。

作者簡介

董必武像董必武像
董必武(1885~1975),字用威。湖北黃安人。抗戰時期,曾任中共與國民黨談判的代表,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長期駐留重慶。一九四五年作為中國解放區的代表赴舊金山參加聯合國會議。有《董必武詩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