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

遂是中國常用漢字,讀音為suì和suí。部首為辶,總筆畫數為12。有稱心、如意、成功等意思,亦可做時間單位。可作動詞、名詞、副詞、形容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遂
  • 讀音:suì
  • 注音:ㄙㄨㄟˋ
  • 解釋:稱心、如意、成功
  • 繁體部首:辵部
漢字信息,讀音,部首筆畫,字形結構,編碼信息,基本字義,詞性變化,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時間單位,

漢字信息

讀音

suí(半身不遂)或suì(遂心)

部首筆畫

部首:辶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辶遂
漢字部件分解:辶遂
筆順讀寫:點、撇、橫、撇、彎鉤、撇、撇、撇、點、點、橫折折撇、捺

編碼信息

五筆86:UEPI
五筆98:UEPI
倉頡:YTPO
筆順編號:431353334454
四角號碼:38303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9042

基本字義

1、遂suì
〈動〉
(1) 形聲。從辵(chuò)。
(2) 同本義 [escape]
遂,亡也。——《說文
(3) 行,往 [go]
遂,往也。——《廣雅·釋詁一》
不能遂。——《易·大壯》
遂賢良。——《禮記·月令》
(4) 又如:遂行(通行;順適地進行)
(5) 稱心如意;使得到滿足 [fulfill]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唐·李中碧《廬山》
王吉曰: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6) 又如:遂懷(遂願);遂隱(滿足隱遁的願望);遂初(舊時辭去官職,實現隱退的本願)
(7) 順利地完成;成功 [succeed]
字而幼孩,遂而雞豚。——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上無乏用,百事乃遂。——《禮記·月令》
四者無一遂。——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
令遂前功。——《後漢書·班超傳》
介子推之從晉公子,既反國而隱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明· 顧炎武《復庵記》
(8) 又如:遂初(辭官歸隱,達到原來的願望);遂過(促成過失);遂志(實現志願;滿足願望);遂事(成就事業;完成某事);遂功(成功;建立功業)
(9) 推薦或舉薦 [recommend]。如:遂賢(薦舉賢能之士);遂能(薦舉賢能之士);遂良(薦舉賢良之士);遂材(薦舉才能之士);遂舉(進舉,進用)
(10) 通達 [understand]
此其墾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處其民。——《商君書·箅地》
(11) 又如:遂達(通達)
(12) 表明 [make known]。如:遂威(展示威力)
(13) 生長 [grow]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長。——《淮南子·修務》
(14) 又如:遂長(生長;成長);遂字(生長,成長)
(15) 養育 [bring up]。如:遂成(養成;成就);遂生(養生);遂滋(養育;滋養)
(16) 順從,如意 [be obedient to]。如:天遂人願遂罪(順受其罪);遂過順成過失;掩飾過失)
(17) 順應;符合 [comply with]。如:不遂遂非(順著過錯去做而不改悔);遂性(順應本性)
(18) 決斷 [make a decision]
春秋之義亡遂事,漢家之法有矯制。——《漢書·馮奉世傳》
(19) 又如:遂事(決斷事情);遂疑決疑
(20) 因循,拖拉 [procrastinate]。如:遂迷不悟(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21) 延續 [continue]。如:遂哀(哀而不止)
(22) 墜落,往下沉。通“墜”(zhuì) [fall]
震遂泥。——《易·震》
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墨子·法儀》
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荀子·修身》
若是,則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荀子·王制》
(23) 又如:遂失墜失;廢弛);遂亡墜亡;廢弛)
(24) 田間水溝
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周禮·遂人》

詞性變化

suì
〈名〉
(1) 道路 [road]
使開階立遂。——《春秋演孔圓》。宋均註:“道也。”
禽夫差於乾遂。——《史記·蘇秦傳》。索隱:“遂者,道也。”
(2) 又如:遂路(道路)
(3) 射者穿的臂衣 [dress for hunters]
決遂。——《儀禮
(4) 田間排水的小溝 [furrow]
凡詒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周禮·地官·遂人》
(5) 《注》:“遂,廣深二尺”。又,遂人,周代官名,地官之屬。
(6) 水道 [water course]
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遂(可以涉水而過的路);亡人好獨。——《荀子·大略》
suì
〈副〉
(1) 就;於是 [then, there upon]。多用於書面語
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齊侯游於姑棼,遂田於貝丘。——《左傳·莊公八年》
則遂取以來。——唐· 韓愈祭十二郎文
魏軍遂退,放逐北至渦陽。——《梁書· 韋放傳》
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於慶獻諂於後,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晉爾卿佐,為我典型,遂用覃恩授具階。——明·錢謙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袁可立)徐取一、二倡亂者抵法,事遂定。——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君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廬雲。——明·宋濂《看松庵記》
遂置巾笥以歸。——明·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
(2) 又如:遂爾(於是;就);遂乃(於是,就);傷者經過包紮搶救,流血遂止;因天氣惡劣,郊遊計畫遂告落空。
(3) 竟然 [to one's surprise]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4) 表示最後的結果,終於,到底 [after all;in the final]
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5) 盡;完全 [to the full]。如:遂夜(終夜)
suì
〈形〉
(1) 順利的 [smooth;unhindered]
可遂破也。——《資治通鑑
小兒輩遂已破賊。
(2) 已成,終了 [finished]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論語
(3) 久 [long]。如:遂古(往古,遠古);遂往(以往的錯誤)
2、 suí
半身不遂(bàn shēn bù suí)。半身不遂又叫偏癱,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𨒉𨔱𨓸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醉切,音穟。《廣韻》達也。《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注》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陰陽,下遂萬物之宜。 又進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注》良則進之也。 又成也,從志也。《禮·月令》百事乃遂。《注》遂,猶成也。《詩·衛風》言既遂矣。 又稱也。《詩·曹風》不遂其媾。 又竟也。《前漢·𨻰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 又盡也。《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注》遂,闔之盡也。 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ᛷ。《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易·家人》無攸遂。《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又舒肆之貌。《詩·衛風》容兮遂兮。又物生出曰遂。《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又《前漢·胡母生傳》弟子遂之者。《師古注》遂,謂名位成達者。《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又充備也。《禮·鄉飲酒義》節文終遂焉。 又順也。《周語》以遂八風。 又《正韻》因循也。《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鄉遂,郊外地。《周禮·地官·遂人》五縣為遂,王國內有六鄉,外有六遂。 又小溝也。《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又遂人,官名。 又國名。《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注》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
考證:〔《詩·衛風》問我諸姑,遂及伯ᛷ。〕 謹照原書衛風改邶風。〔又《前漢·孟卿傳》弟子遂之者。〕 謹按所引見胡母生傳不在孟卿傳,孟卿改胡母生。〔《禮·鄉飲酒義》節文終遂也。〕 謹照原文也改焉。〔《周禮·地官·大司徒》五縣為遂,王國內有六鄉〕 謹按所引出遂人大司徒改遂人。

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遂
亾也。從辵㒸聲。𨔱,古文遂。徐醉切〖注〗𨔱從辵桼。𨓸、𨔲、𨒉,也古文遂。
亡也。廣韻。達也。進也。成也。安也。止也。往也。從志也。按皆引申之義也。從辵。㒸聲。徐醉切。十五部。

時間單位

一千五百二十年為一遂。出自我國最早的天文曆法書《周髀算經》,該經的下卷說:“陰陽之數,日月之法,十九歲為一章。四章為一蔀,七十六歲。二十蔀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歲。三遂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歲。七首為一極,極三萬一千九百二十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