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九龍山

遂昌九龍山

遂昌九龍山位於遂昌西南部,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峰巒疊障,地廣人稀,是我國東部保留極少的原始狀態森林植被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遂昌九龍山
  • 位於:遂昌西南部
  • 屬於:省級自然保護區
  • 主峰:1724米
  • 動物資源種類:490多種
  • 景點:四洲蘭、龍井、十八羅漢、飯蒸壇、八仙釣台、大岩、石門等
簡介,自然環境,相關傳說,名人古蹟,

簡介

主峰1724米為浙江省第四高峰,為浙江省第四高峰。海拔千米以上有近萬畝原始狀態的天然林,具備中亞熱帶闊葉林植被的典型特徵。
近年來,九龍山發現了70平方公里的天然和人工相嵌的森林,保持著原始狀態,綠樹華蓋,古森參天。九龍山具有490多種動物資源,其中哺乳動物43種,鳥類42種,爬行類32種,兩棲類20種,魚類12種,昆蟲類達350餘種。在那奔騰習泄的溪谷里,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魚類。九龍山是我省生物資源的巨大基因庫,故九龍山地區被子稱為“珍稀樹木之鄉”。享有“生物基因庫”的美稱。有植物173科637屬1340餘種,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18種;有脊椎動物149種,有獼猴、金錢豹、雲豹、金貓、娃娃魚、髭蟾等珍稀動物十餘種。還有神秘的"野人"之迷;農林昆蟲種類繁多,真不愧為"生物基因寶庫"之美稱。是專家學者,學生科學考察,了解生態的極好環境。1983年建立自然保護區,內有四洲蘭、龍井、十八羅漢、飯蒸壇、八仙釣台、大岩、石門等景點。

自然環境

九龍山自然環境優越,起源古老複雜,生物資源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現已有四州蘭,龍井,十八羅漢,八仙釣台,大岩,十門等景區。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區。
山地陡峭,高峰群集,山頂部有古夷平面殘留,重力坡地貌廣泛分布,閉塞的小地形環境等構成九龍山呈西南­—東北走向的中山山地地貌特徵。主峰周圍簇擁著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28座,1000m以上的山峰25座。
九龍山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適宜,相對濕度較高。區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雲海茫茫。複雜的地形,構成了豐富多樣的氣候環境。概括九龍山保護區的氣候條件,具有垂直地帶性、雨季和乾季明顯、山頂部風大氣候變化複雜、南北坡有較大差異4個特徵。
遂昌九龍山
土壤有紅壤、黃壤、水稻土3個土類。土壤發育特點是富鋁化作用顯著,有機質轉化迅速。粘粒礦物以多水高嶺土和三水鋁石為主,腐殖質組成以富里酸占優勢;土層深厚,粘質粗松,酸性反應,有機質、全氮及鉀素豐富。
九龍山保護區是錢塘江水系烏溪江支流的集水區,山澗溪流受構造線NE—SW向及NE向的控制,整個水系呈羽翅狀,形成“九脊六溝”,從東西兩個方向流入毛陽溪、周公源和碧龍源,再匯合於湖南鎮水庫,流入錢塘江上游的烏溪江。
九龍山水資源豐富,水體質量良好,溶解氧含量高,據環保部門監測,符合國家Ⅰ類標準。
本區地帶性植被是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九龍山保護區是華東地區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尤其是600hm2原生狀態自然植被在我國東部高密度人口及經濟發達地區十分罕見。由於海拔高差大,垂直氣候變異明顯,九龍山保護區植被顯示常綠闊葉林典型特徵的同時,還存在著較為完整的垂直帶譜系列。保護區植被可劃分為針葉林(34.9%)、針闊混交林(20.2%)、闊葉林(38.7%)、竹林(0.4%)和灌叢(5.0%)5個植被型組、11個植被型、32個群系組、39個群系和44個群叢組。

相關傳說

傳說,朱元璋起兵反元之初,遭到元兵追殺,單槍匹馬逃到含暉洞,他拉著馬尾巴,倒行避入洞內。元兵追至洞口,見洞口結滿蜘蛛網,地下馬蹄印朝向洞外,以為朱元璋已離開多時,就離洞往別處追去。朱元璋因此避過一劫,後來當上了明朝的開國皇帝。

名人古蹟

《遂昌縣誌》多處記述宋高宗到含暉洞。清光緒《遂昌縣誌》卷之二《山水》記載:“含暉洞,在邑東十里,初號‘章仙洞’,以章思廉嘗住此。其間可坐數十人,有棋盤遺蹟。相傳為宋高宗避敵之所。”卷之五《冢墓》記載:“祝妃墓,在二都落塢。宋高宗避敵難,駐蹕靈泉洞。冊妃祝氏,未幾而卒,即葬落塢。妃世居二都祝村,御道至今猶在。”明崇禎年間,遂昌知縣許啟洪有《含暉洞》詩:
《含暉洞》
一樹桃花半有無,
問津何處影模糊。
前朝傳說龍曾隱,
此日憑誰烏可乎。
月掛松頭林磬杳,
煙迷柳色洞雲孤。
殘霞收拾囊中去,
剩有餘輝映玉壺。
明萬曆年間,湯顯祖任遂昌知縣5年,曾多次到松陽,和松陽知縣周宗邠談詞論曲,曾遊覽遂昌和松陽交界處的萬壽山,寫下了《遂昌松陽界萬歲山口號》詩一首:
《遂昌松陽界萬歲山口號》
—— 湯顯祖
來去山前朝暮霞,
金光片片石蓮花。
如今萬歲山朝北,
不似南巡望翠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