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常見因進食過熱或過硬的食物,在咀嚼或吞咽時摩擦損傷軟齶、頰黏膜、或咽旁黏膜,可立即形成血皰,因此造成口腔損傷。患者此時感局部異樣感或刺痛,張口即可見到此處黏膜血皰,為紫紅色,皰壁薄,大小不拘,形態各異。破後皰膜覆蓋其上,以後皰膜壞死、脫落而呈一邊緣清楚的鮮紅色潰瘍面,其上有少許分泌物,周圍黏膜充血,患者感燒灼樣疼痛,說話、進食時疼痛加重。若損傷範圍過大,則癒合慢,逐漸潰瘍面上有肉芽組織生長,新鮮上皮覆蓋後痊癒。創傷性潰瘍是指口腔內殘根殘冠、牙齒的銳利邊緣、錯位牙、不良修復體等長期慢性機械損傷形成的潰瘍;或由長期咬腮、咬頰、咬唇等自傷性不良習慣造成的潰瘍。潰瘍的形狀與刺激因子完全契合。
基本介紹
- 患病部位:頭部
- 相關疾病:食管異物 食管憩室 氣管及食管異物 口腔潰瘍 口腔癌 咽部及頸部食管閉合性損傷 咽食管憩室
- 所屬科室:五官科 耳鼻喉科
- 相關症狀:充血 創傷 繼發感染 進食過硬的食物口腔損傷 潰瘍 淋巴結腫大 黏膜充血 血皰 牙痛 組織壞死
原因,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
原因
按機械刺激的時間,可分為持久性及非持久性刺激因素。
1.持久性機械刺激如口腔內因齲病破壞而形成的殘冠、殘根、銳利的邊緣、尖銳的牙尖、不良修復體等。
2.非持久性機械刺激因素如硬而脆的食物刺激,咀嚼不慎咬傷,刷牙損傷,口腔醫生診治時使用器械不當等,勻可對黏膜造成創傷而形成潰瘍損害。
檢查
有機械刺激病史或在病損附近發現機械刺激因素存在。潰瘍外形與刺激因素形態相吻合。若去除刺激因素,潰瘍在短期內即可癒合。若在去除刺激因素後潰瘍不癒合,則應進一步檢查確診。
(一)物理性損傷。這是最常見的創傷性潰瘍(traumaticulcer),如齲壞所致的殘根、殘冠的尖銳邊緣,不良修復物、尖銳牙尖等可使相對應的黏膜形成潰瘍或糜爛面,開始時可能僅有輕微疼痛或腫脹,時間久後,周圍有炎症性反應,潰瘍基部較硬,甚至組織增生,發生在老年人舌緣,常疑為舌癌。潰瘍的大小、部位、深淺不一,但與刺激物相適應,病情的嚴重程度與刺激物存在的時間、患者的身體狀況有關。繼發感染則疼痛加重,區域性淋巴結腫大、壓痛,並出現功能障礙。
修復體的尖銳邊緣或過長的基板,壓迫前庭溝黏膜形成潰瘍。常見托牙基板的國緣處不但有潰瘍而且可見有組織增生,此稱為褥瘡性潰瘍(decubitalulcer)。固定橋壓迫牙齦,則橋體下形成潰瘍。在嬰兒上齶翼鉤處雙側黏膜,有時因用過硬的橡皮奶頭人工餵養,經常在該處摩擦,容易發生潰瘍,稱Bednar潰瘍。若在乳牙萌出後吸奶時間長,舌系帶、舌腹與牙切嵴摩擦也會發生潰瘍,初起時僅局部充血,繼之出現小潰瘍,不斷刺激的結果不但潰瘍擴大,疼痛加重甚至可見組織增生。急性或意外的機械損傷亦常見,如外傷、咬傷、牙刷過硬或使用不當、砂石或牙鑽使用不當,造成黏膜的急性損傷、潰瘍,甚至造成撕裂傷。
(三)黏膜血皰。臨床上常見因進食過熱或過硬的食物,在咀嚼或吞咽時摩擦損傷軟齶、頰黏膜、或咽旁黏膜,可立即形成血皰,其發生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患者此時感局部異樣感或刺痛,張口即可見到此處黏膜血皰,為紫紅色,皰壁薄,大小不拘,形態各異。破後皰膜覆蓋其上,以後皰膜壞死、脫落而呈一邊緣清楚的鮮紅色潰瘍面,其上有少許分泌物,周圍黏膜充血,患者感燒灼樣疼痛,說話、進食時疼痛加重。若損傷範圍過大,則癒合慢,逐漸潰瘍面上有肉芽組織生長,新鮮上皮覆蓋後痊癒。
鑑別診斷
進食過硬的食物口腔損傷的鑑別診斷:
1.與復發性口瘡的鑑別。
2.癌腫:舌緣上的增生物,尤其具有潰瘍者,首先應想到癌腫的可能。而由殘根、冠刺激引起的創傷性潰瘍,臨床上很像癌腫。除從病史、檢查諸方面鑑別外,最主要的是首先去除局部因素而不是活檢,在局部若能找到相對應部位的刺激物則應去除之,既或病損嚴重,去除刺激物後也能迅速好轉。若去除後仍不癒合,則應及時活檢以明確診斷。
3.腺周口瘡:首先要仔細尋找病損相對應部位的刺激物,排除局部因素後,再從病史、口內檢查等方面考慮診斷。腺周口瘡潰瘍期較長,應注意觀察。
4.結核性潰瘍:首先也是要仔細查明病損的相對應部位有無刺激物,再從病史、潰瘍的特徵:底部呈肉芽狀、邊緣不齊等檢查,必要時作胸片檢查。活檢有助於明確診斷。
緩解方法
(2)精神調養。保持心情愉快,性情開朗,身心輕鬆,正確對待日常工作和疾病。
(3)飲食調養。鼓勵進食及飲水,做到有規律的飲食,細嚼慢咽。適量補充維生素和各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多食蔬菜水果,多食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避免刺激性飲食,忌食煎炸烘烤及辛辣之品。發病期間停止吸菸、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