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德村(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藍田鄉下轄村)

進德村(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藍田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進德村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藍田鄉,在鄉政府駐地西6.5公里處。原稱箭竹,宋時林氏一世祖林子仁認為“箭”字不吉利,曾題“德業日進”的匾額,該村遂稱為進德。村委會設在中點,轄尾村、內都、中點、坑口、溪坂、田頭埔(街道)、李厝、清美尾、樓仔、下樓10個角落。該村山峰環繞,有觀音山、三角林、面前荇、大林頭、天尾磜、鵝頭嶺、田地嶺、鄉嶺等山,竹木茂盛。水尾有始建於宋,重建於明的瑞雲橋,是全縣稀有古橋之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進德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藍田鄉
  • 政府駐地:大隊
  • 電話區號:0595
  • 郵政區碼:362000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安溪縣
  • 著名景點:瑞雲橋、尚德樓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民俗文化,文物古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

自然資源

該自然村有觀音山、三角林、面前荇、大林頭、天尾 磜、鵝頭嶺、田地嶺、鄉嶺等山,竹木茂盛,物產繁多,資源豐富。進德村南有文衡山,尖頂如刀切斧削,岩壑幽邃,清澗茂林,奇花異草,賞心悅目。村內資源:錳,鑽,鋅。

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設有集市進德圩,又稱田頭埔。清末民初曾設圩場,每逢農曆三、八為圩期,後因經濟蕭條,時局動盪,圩場逐漸消失。解放後,供銷社曾在該地設分銷處,雖然在1952年恢復圩場,但人們趕集仍大多赴藍田圩,僅是一個住宅區。改革開放後,進德村一帶的茶葉生產發展較快,成為藍田鄉鐵觀音基地之一。

農村經濟

2009年該自然村耕地面積253畝,林地2040畝,人均耕地1畝,共有經濟林果地125畝。農村經濟總收入55.66萬元,其中:種植收入33.4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60%;畜牧業收入11.1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林業收入11.1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外出勞務收入10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4200元,人均純收入2000元。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0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5%。

人口衛生

該自然村共有24個村民小組1289戶,總人口4547人。村內設有三個衛生所,距離鄉衛生院6公里。設有專門的垃圾堆入場地。

民俗文化

進德迎燈是安溪的傳統民俗之一,相傳,該地古時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迎燈時節,常遭受匪盜的慘重洗劫。為此,該地祖先毅然作出“正月熄燈滅火,二月十五再燈彩游鄉”的決定。每逢農曆二月十五日,這裡格外熱鬧,燈彩尤其新穎,有龍旗燈、涼傘燈、牌樓燈和各色各樣的小花燈,燈彩大體分為龍旗燈、涼傘燈、牌樓燈三大類,其中以牌樓燈為最。先用竹篾、色紙紮核成一個立體的、有層次的龍旗、涼傘、牌樓架子,然後在每個層次空間,掛上大小不一,各色各樣的小花燈,如桔燈、宮燈、鯉魚燈等,大約可掛上百盞,燈上彩繪山水、花草、人物圖案,還寫上吉祥詩聯,表面塗上石蠟油,既增強透明度,又可防雨。燈是各家各戶自製,點燃彩燈時則集中展掛。彩燈大小、高低、規模不一,有的一個人獨撐,有的兩人、四人合抬。一到點燈時刻,燈火齊明;燈山燈海,蔚為壯觀。燈由各家各戶製作,蠟燭由籌款中統一安裝,迎燈路線一律按祖先規定繞村一周,4個小時,燈一起熄滅。象徵同生同死,同興同滅。20世紀90年代,該村的迎花燈曾代表安溪縣參加泉州第二屆國際木偶節的文藝踩街活動,深受海內外嘉賓的青睞。村民多為林、李姓。

文物古蹟

  1. 瑞雲橋
瑞雲橋橫跨進德村的水口,是全縣唯一一座建於宋代的古橋樑,它具有研究古代橋樑建築的重要價值。該橋樑系九根碩大的杉木鋪成,橋上建有“天竺亭”,始建於明朝洪武之年,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游經此地,感其壯觀,遂書“津梁大千”懸匾於亭中,寶物真跡完整無損地保留至今。古橋兩岸蒼柏翠竹互襯,紅楓綠柳相擁,是一處訪古探幽、賞心悅目的風景聖地。1986年8月,古橋被列入安溪縣首批文物保護單位。
進德村
2. 尚德樓
尚德樓位於安溪縣藍田鄉進德村面前荇山下,依據它的形狀,有人叫它進德方形土樓,是當地李氏族人所建。
尚德樓前有個半月形池塘,類似於文廟前的泮池,可惜已經填土種茶,不見當日的風貌,但遺蹟還在。土樓形制規整,上下兩層,正面牆體中間一大門,左右兩面牆各一小門,最妙的是正面牆體左右兩個對稱的角樓,好像貼上上去,從土樓整體上突出來,可以看成獨立的部分,又和土樓連成一個整體,又像碉堡。土樓整個牆體由土夯成,牆底用大石塊壘成,而這種方形土樓,特別突出的是這兩個角樓,在安溪的土樓群中很少見。
原來尚德樓里存有一塊“稀齡溢慶”匾,相傳樓主70歲生日時福建大學士為他題的匾。土樓中還有一頂轎子,轎子四周雕有28個燙金人物,每個木雕人約20厘米高,文革時被盜。護樓老人說不大清楚,或語焉不詳,大體祖上也出過讀書人,輦轎、題匾上的金人、金字塗有金粉,被盜賊惦記偷走。而土樓門前有很多大樹,其中一棵大松樹巨大無比,直徑約3米,需7個成年男子手接手才能合圍,不光大而且直,直衝霄漢,1972年才伐倒,蓋了村裡的大隊,相當遺憾。
進德村作為安溪古村落的代表,正加以修繕維護,進德方形土樓——尚德樓一定能修舊如舊,重煥光彩,而我也會選擇一個時間重新扣開它的大門。
3. 大劇院
進德村址所在地就是大劇院,當地人稱為大隊。大劇院靜靜地坐落在村中的一隅,對面是雲霧繚繞的青山。占地1500多平方米,白牆黑瓦,氣勢雄偉,村民說,這是村里最大的建築,三層的大劇院,能容納3000人。每逢年頭年尾,這裡都會上演社戲、歌舞劇、古裝戲、歌仔戲等,有時還有放電影,三鄉五里的人都會趕來湊熱鬧。
4. 進德古民居
進德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落,當地人保留了很多具有閩南特色的古代民居。當地村民都建了小樓房,卻有很多古民居因為沒有人居住和管理,這些古民居正在慢慢的消失,如果不再加以保護,將是一個很大文化損失,在此呼籲所有致力於保護古文化、古建築的閒人雅士們也要重視進德古民居建築。

文化教育

1999年,在該村開辦九年一貫制的進德學校,極大方便進德、後清、烏殊、黃柏、烏土5個村的村民子女上學,為該村的繁榮增光添彩。教學成績在全縣中一直名列前茅。
進德村村址所在地成為進德村的中心,並且在瑞雲橋設有人口文化廣場,三鄉戲台。

村務公開

該村以會議方式進行村務公開,是按季度公開,公開形式為黑板報,廣播,會議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