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最早規劃膠州-日照-贛榆-海州-阜寧-鹽城-如皋-南通-上海鐵路線。
2005年11月16日,連雲港市正式啟動連鹽、淮連鐵路籌建工作。
2008年12月3日,新建連雲港至鹽城和淮安鐵路項目建議書通過中國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同意新建連雲港至鹽城鐵路和淮安鐵路,當時批覆的標準為單線、內燃機車牽引、速度目標值160公里/小時,平面預留200公里/小時條件。
2009年10月26日,原中國鐵道部和江蘇省將《新建鐵路連雲港至鹽城、淮安線可研報告》上報國家發改委。同年11月27日,連鹽(淮)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發改委委託的專家評估並重新調整設計方案,連鹽鐵路項目與連淮鐵路項目分離。同年12月7日,中國國家發改委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新建青島至連雲港鐵路項目建議書的批覆”,同意新建青島至連雲港鐵路。
2010年7月,中國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連雲港至鹽城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正線長232.2千米,技術標準調整為“複線電氣化、國鐵 I 級、客貨兼顧,200千米/小時”。同年12月26日,連鹽鐵路開工建設。
2011年至2013年,連鹽鐵路暫停建設。
2013年12月7日,連鹽鐵路恢復動工建設。
2014年2月20日,中國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新建青島至連雲港鐵路項目,線路長度194千米;同年12月28日,青連鐵路動工建設。
2017年12月18日,根據《鐵路“十三五”規劃》,青島至連雲港鐵路為區際幹線鐵路。
2018年6月26日,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工電部關於新建青島至連雲港鐵路、新建連雲港至鹽城鐵路及相關線路線名、運營里程、線路允許速度、軌道超高和局管界劃分的函》,新建青連鐵路和連鹽鐵路合併為青鹽線,起點為青島北站,途經日照、連雲港,終點為鹽城北站,線路全程428.752千米,線編號3079。同年7月1日,青鹽鐵路連鹽段正線完成鋪軌;同年8月31日,連鹽段進行列車試跑;同年9月12日,青連段山東境內開始聯調聯試;同年10月9日,青連段完成鋪軌;同年11月27日,連鹽段通過初步驗收;同年12月26日,青鹽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2019年12月30日,原鹽城北站將不再使用,所有到發旅客列車和相關客運業務均調整到鹽城站辦理。
線路站點
設計參數
沿線車站
線路走向
青鹽鐵路北起青島市,沿海岸線依次經過膠州灣、海龍灣、海洲灣和青島港、黃島港、董家口港、嵐山港、日照港、連雲港等地區,南至鹽城市;線路向北與濟青島高速鐵路、青榮城際鐵路連線,向南與在建的鹽城至南通鐵路、上海至南通鐵路相通,並與瓦塘至日照鐵路、兗州至日照鐵路和隴海鐵路連通。
運營情況
2018年12月26日,青鹽鐵路建成通車,動車組列車從青島至鹽城全程最快只需3小時11分鐘。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青鹽鐵路開通後主要開行和諧號CRH380系列電力動車組列車。
運行系統
青鹽鐵路為國家一級雙線電氣化快速鐵路,兼顧城際、港口等的客貨運輸,設計速度200千米/小時;搭配CTCS-2級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採用GSM-R無線調度方案;全線實現4G網路信號覆蓋。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青鹽鐵路沿海岸線城市帶鋪設,需面對沿途密集型電纜線路、公路線路以及其它既有建築的拆遷問題。
重點工程
● 跨膠州灣特大橋
青鹽鐵路跨膠州灣特大橋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全長8.9千米,共有247孔梁、248 個墩台,採用中國國內先進的節段拼裝施工工藝,解決大橋因單孔箱梁噸位較重、架橋機無法架設的難題。大橋220多米長的連續梁需要跨越4條大車流量的高架路;項目部採用全封閉掛籃懸臂澆築施工工藝,在掛籃的下部安裝了像菸灰缸一樣的托盤,托盤比掛籃四周寬出1米,高度採用1米高、2毫米厚的鋼板作為防護,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每一粒石子、每一個細小的顆粒全部落入托盤中。
● 新沭河特大橋
青鹽鐵路新沭河特大橋是連鹽段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8.94千米,共有240個節段,整孔梁最長50.2米,梁高4.39米,梁重1400噸。
● 蘇北灌溉總渠特大橋
青鹽鐵路蘇北灌溉總渠特大橋是連鹽段重難點工程,全長12.59千米,並三跨公路、三跨淮河、三越水渠。
● 灌河特大橋
青鹽鐵路灌河特大橋是連鹽段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長10.4千米,為連鹽段線路跨度最大橋樑,也是中國國內第二座採用“懸臂拼裝+吊索塔架輔助施工”的連續鋼桁梁柔性拱組合結構鐵路橋。
價值意義
中國正在打造以沿海、京滬等"八縱"通道和陸橋、沿江等"八橫"通道為主幹,城際鐵路為補充的高速鐵路網,而"八縱"之一的沿海通道和"八橫"之一的陸橋通道在連雲港交會。從全國鐵路網來看,無論是連鹽鐵路、青連鐵路,還是合併後的青鹽線,都屬於"八縱"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快報 評)
青鹽鐵路將為沿海港口疏港貨物運輸提供有力運輸保障。(人民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