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鰭15—17;臀鰭12—15;胸鰭25—31;尾鰭10—14。體長為體高6.2—7.3倍,為頭長2.8—3.1倍;頭長為吻長3.1—3.4倍,為眼徑4.0—5.0倍。連鰭喉盤魚體細長,後部側扁,尾柄長。頭部平扁;吻圓,吻長大於眼徑。
形態特徵,漁業方法,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連鰭喉盤魚(黃喉盤魚、姥姥魚) L.frenatusWaite;Bridledclingfish
體延長,前部扁平。吻端圓,不延長長但長於眼徑;兩鼻孔皆具短鼻管,前鼻孔具小鼻瓣;眼間隔平或稍凹,約為眼徑1/2。具3對前鰓蓋感覺孔。口小,端位,稍傾斜。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達眼前緣前方;上下頜具一列圓錐狀齒,但上頜最前端無齒。皮膚裸出無鱗。鰓膜與喉峽部相連。背鰭起源約位肛門垂直線,與臀鰭皆和尾鰭相連,軟條分別為16-17及12-14;胸鰭圓形,與前吸盤後緣相連;腹鰭變形為具突起之單型吸盤;尾鰭圓形。體為紅褐色,體後半部、背鰭、臀鰭及尾鰭偏黃色;眼部前後具一暗色縱帶。
口前位,小而稍斜裂;頜齒小,單行。眼中大,眼徑一般大於或等於眼間隔。鰓弓3對,鰓膜與峽部相連;第二鰓弓有10—14細尖的鰓耙。腹鰭及其周圍皮褶形成單個吸盤,吸盤稍小,體長為吸盤長的4.9—5.8倍。背、臀鰭鰭條數目多,其後端與尾鰭相連。連鰭喉盤魚體新鮮時綠褐色,固定後為淡黃色。連鰭喉盤魚體型較大,為產於我國的4種喉盤魚中個體最大者,體長可達71 mm。連鰭喉盤魚分布於澳大利亞、中國及日本;我國僅產於台灣東北部、北部及南端的岩礁區海域。喉盤魚類體型小,均無經濟價值,但其形態構造特殊,頗具研究價值。
漁業方法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到澳洲。台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北部及小琉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