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人參湯

連翹人參湯

連翹人參湯用於解痘疹里虛、消腫散結風熱感冒、安神益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翹人參湯
  • 主要原料:人參,當歸,白朮,連翹,荊芥,陳皮,五味子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食用功效:解痘疹里虛,消腫散結風熱感冒,安神益短,清熱解毒
  • 適宜人群:體虛者
  • 副作用:火氣旺者加重病情
  • 儲藏方法:陰涼乾燥處
處方,功能主治,白朮,當歸,荊芥,連翹,人參,五味子,

處方

人參、當歸、白朮、連翹、荊芥、陳皮、五味子。

功能主治

解痘疹里虛。

白朮

性味:味苦;甘;性溫
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功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用藥方法:內服:煎湯,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用藥禁忌:1.陰虛燥渴,氣滯脹悶者忌服。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魚。
3.《藥品化義》:凡鬱結氣滯,脹悶積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癰疽多膿,黑瘦人氣實作脹,皆宜忌用。

當歸

性味:味甘;辛;苦;性溫
主治: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扑損傷
功能:補虛;養血;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用藥方法: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用藥禁忌:濕阻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1.《本草經集注》:畏葛蒲、海藻、牡蒙。
2.《藥對》:惡濕面,畏生薑。
3.《本草經疏》:腸胃薄弱,泄瀉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惡食、不思食及食不消,並禁用之,即在產後胎前亦不得入。
4.《本草匯言》:風寒未清,惡寒發熱,表證外見者,禁用之。

荊芥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濕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
功能:解表;發散風寒;祛風;解表;透疹;止血
用藥方法:內服:煎湯,3-10g;或臨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搗敷;或研末調散。
用藥禁忌: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1.《藥性論》:荊芥久服動渴疾。
2.《葦航紀談》:凡服荊芥風藥,忌食魚。
3.《綱目》反驢肉、無鱗魚。
4.《本草經疏》:病人表虛有汗者忌之;血虛寒熱而不因於風濕風寒者勿用;陰虛火炎面赤,因而頭痛者,慎匆誤入。

連翹

性味:苦;性微寒
主治:風熱感冒;溫病;熱淋尿閉;癰疽;腫毒;瘰癧;癭瘤;喉痹
功能:清熱解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風熱感冒
用藥方法: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
用藥禁忌:1.脾胃虛弱,氣虛發熱,癰疽已潰、膿稀色淡者忌服。
2.《本草經疏》:癰疽已潰勿服,大熱由於虛者勿服,脾胃薄弱易於作泄者勿服。
不良反應:《本草通玄》:久服有寒中之患。

人參

性味:味苦;微苦;性微溫
主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萎;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久虛不復;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功能:補虛;補氣;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短
用藥方法:內服:煎湯,3-10g,大劑量10-30g,宜另煎兌入;或研末,1-2g;或敷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用藥禁忌:實證、熱證忌服。《本草經集注》:茯苓為使。惡溲疏。反藜蘆。《藥對》:畏五靈脂。惡皂芙、黑豆。動紫石英。《藥性論》:馬藺為使,惡鹵鹹。《醫學入門》:陰虛火嗽吐血者慎用。《月池人參傳》:忌鐵器。《藥品化義》:若脾胃熱實,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悶,噎膈便秘,有蟲有積,皆不可用。
不良反應:人在內服3%人參酊劑100ml後,僅感到輕度不安和興奮;內服200ml,可出現中毒現象:全身玫瑰疹、瘙癢、眩暈、頭痛、體溫升高及出血。曾有一內服人參根酊劑500ml而導致死亡的報導。
儘管人參的動物試驗表明人參毒性很小,但因服用不當而產生毒、副作用的病例仍時有所見。國外報告服用人參各種製劑2年後,133例中腹瀉者47,皮疹者33,失眠者26,神經過敏者25,高血壓者22,欣快者18,性慾亢進者9,憂鬱者6。人po3%人參酊100ml,僅感輕度不安和興奮。如內服20ml以上,則可出現玫瑰疹、瘙癢、頭痛、眩暈、體溫升高及出血等中毒現象。出血是人參急性中毒的特徵。連續服用人參根粉可致失眠、抑鬱、頭痛、心悸、血壓升高、性機能減退、體重減輕等。有些人參皂甙可隨劑量的變化升高GPT值,提示這些皂甙高劑量、長時間給藥時具有細胞毒活性,從而抵消其抗肝毒活性。
劉壽君報導:某患者因勞累過度,身體酸軟,心悸氣短,im人參注射液4m1,5分鐘後昏倒,伴面色蒼白,口唇紫鉗,呼吸深而快,四肢濕冷,脈搏無,血壓零,後經搶救脫險。
劉玉英報導:2例肝硬化患者均在使用參麥注射液後14-20日鞏膜出現黃染,停藥5-7日黃染消退。劉金華報導:某患者每次服東北人參蜂王漿後3-5小時出現胃腸道絞痛,最後1次出現急性胃黏膜糜爛出血。用解痙劑療效不佳,使用激素等抗過敏藥物療效甚好,提示腹痛可能與人參蜂王漿引起胃腸道局部過敏反應有關。
彭卓然報導:某患者內服人參酊500ml導致死亡。
唐威報導:某患者iv參麥液20ml(加50%)葡萄糖液20ml,約l小時後,感心慌氣促,口唇青紫,不能平臥,吐白色泡沫樣痰,經搶救無效死亡。
毛炯等報導:一女患者因頭暈、頭痛、耳鳴、失眠、消瘦2mo余,燉服朝鮮紅參10g,4小時後頭暈、頭痛加重,煩躁不安,口乾口苦,胃脘疼痛、四肢抽搐。檢查血壓18/11kPa,心率76次/分,血清鉀2.93mmol/L。以氯化鉀稀釋後靜脈滴注,2h後各項症狀緩解。顧維民報導:某患者用紅參10g燉茶飲服,藥後全身出現紅色丘疹,伴浮腫頭痛,服中藥2劑後症狀消失。又一患者1次服紅參約15g,藥後數分鐘即覺頭暈、視物模糊,燥熱,伴手顫、全身倦怠,經臥床休息並服中藥後症狀解除。
於真玲報導:患者因食紅參出現頭暈,下肢發軟,心燥,內熱,口乾,多言語等症,經中藥瀉火解毒養陰後治癒。
徐新建報導:某患者因乏力、頭暈、失眠、納差,購紅參須20g,泡茶飲服,旋即呃逆不能自止。用阿托品、柿蒂、丁香等治療無效,後im麻黃素10mg,呃逆停止。
鄭君勇報導:某患者自取紅參40g,煎汁約200ml,於午前1次服完,下午又服同量人參煎液。當晚10小時,患者突然嘔吐,隨即抽搐,神昏,大小便失禁,發熱,雙側瞳孔不等大。經檢查診斷為腦出血,繼而發展為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腫,臨死前嘔吐咖啡樣物。現代研究證實,人參對冠狀動脈,腦血管,眼底血管均有擴張作用。本病例即為腦血管破裂出血,最後死於急性左心衰竭,消化道大出血。
顧維民報導:一患者取人參20g,煎汁約150ml,早晨1次服完。上午10小時許,即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逐停用人參,服中藥後症狀消除。又一氣喘病者,連服人參數日後即出現多汗現象,停藥後1wk,症狀自退。陳文淵報導:一患者夏日咳嗽,偶帶血絲,服雞湯兌燉人參,翌晨咯血數十口,經中藥治療好轉。一產婦自服人參、黃芪燉雞湯後,脘腹痞脹,少腹隱痛,經中藥治療諸症消失。婦人產後元氣既虧,不免瘀血停留,治者必先逐瘀,瘀消後方可行補。苗毅勒報導:某慢性氣管炎患者,用9g人參,煎湯約500ml,服用1/3煎汁後不到1h便胃脘疼痛,口乾,心慌,繼而皮膚發紅,眼皮腫脹,不得視物,不久便全身皆腫,面紫唇紺,咳喘尤甚,最後神志不清。經搶救後脫險,全身水腫半月後方漸退。
王炳銀報導:2患者服人參誘發心律失常加劇。
張亞聲報導:一患者因半年來咽部作痛,取人參一段含於口中,即咽部發瘡。後又固體乏,購生曬參泡飲,隨後即感四肢外側發癢,出現小水泡樣丘疹,以下肢為多,且喉痛、口乾、脈濡、苔薄。給予清熱解毒祛風藥治癒。鄒俊蘭報導:3例新生兒出生後20小時內服較大量人參後,臨床表現出神經系統的高度興奮,如煩躁,哭鬧,不能入睡,甚至抽搐或驚跳,心率顯著減慢和似成人樣的心音改變。搶救後2例治癒,1例死亡。
劉鏡如報導:紅參蘆頭提取物,每日服10g,共服291人次,7人次出現噁心,占2%不必治療即緩解。每日給20%紅參蘆口服液(相當於主藥8g),共406人次,無嘔吐、噁心。又悉,用參蘆酊治療低血壓患者,每人每日服3次,每次2m1,連服2-3周,無嘔吐者。用參蘆末治療脫肛,20枚參蘆研末,均分為20包,早晚沖服。初服後有泛泛欲吐之感,5日後消失。參蘆的副作用還有口乾、鼻衄等

五味子

性味:味酸;性溫
主治:咳嗽虛喘;夢遺滑精;尿頗遺尿;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心悸失眠
功能:收斂;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
用藥方法:內服:煎湯,3-6g;研末;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煎水洗。
用藥禁忌:外有表邪,內有實熱,或咳嗽初起、痧疹初發者忌服。
1.《本草正》:感寒初嗽當忌,恐其斂束不散。肝旺吞酸當忌,恐其助木傷土。
2.《本草經疏》:痧疹初發及一切停飲,肝家有動氣,肺家有實熱,套用黃芩瀉熱者,皆禁用。
不良反應:五味子無明顯毒性,個別病人服藥後胃部有燒灼,泛酸及胃痛。近期報導,煎服五味子引起竇性心速1例,臨床表現為心慌氣短,胸部憋悶,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速,伴定性早博,經急救後緩解。另外1例煎服致呼吸抑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