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清肺湯

人參清肺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和濟局方》卷四(續添諸局經驗秘方)。主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胸膈噎悶,腹脅脹滿,迫塞短氣,喜欲飲冷,咽噫隱痛;及療肺痿勞嗽,唾血腥臭,乾嘔煩熱,聲音不出,肌肉消瘦,倦怠減食。

基本介紹

  • 名稱:人參清肺湯
  • 別名:人參清肺飲(《醫學入門》卷八)、人參清肺散(《仁術便覽》卷二)
  • 出處:《太平聖惠和濟局方》卷四(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 組成:地骨皮、人參、阿膠、杏仁、桑白皮、知母、烏梅、甘草、罌粟殼
  • 主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胸膈噎悶,腹脅脹滿,迫塞短氣,喜欲飲冷,咽噫隱痛;及療肺痿勞嗽,唾血腥臭,乾嘔煩熱,聲音不出,肌肉消瘦,倦怠減食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附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地骨皮、人參(去蘆)、阿膠(麩炒)、杏仁(去皮尖,麩炒)、桑白皮(去粗皮)、知母、烏梅(去核)、甘草(炙)、罌粟殼(去蓋,蜜炙)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加烏梅、棗子各一個,同煎至一盞,濾去滓,食後、臨臥溫服。兩滓留並煎作一服。

主治

肺胃虛寒,咳嗽喘急,胸膈噎悶,腹脅脹滿,迫塞短氣,喜欲飲冷,咽噫隱痛;及療肺痿勞嗽,唾血腥臭,乾嘔煩熱,聲音不出,肌肉消瘦,倦怠減食。

方義

主治肺胃虛寒,寒字應是筆誤,從全方用藥性質功能講,桑白皮、地骨皮、知母三味甘寒或苦寒,皆直接入肺而清肺中伏火,主虛勞客熱,養陰涼血、烏梅、罌粟殼增生津液而止燥咳,杏仁油質滑潤氣道,阿膠是黑驢皮用深水熬制之膠,以補患者血中膠質,增強其凝固性,人參甘草大補肺中元氣,使本身抗力充沛,各症自然逐步消除,且方名清肺,主治各種症狀,皆屬肺經久虛蘊熱現象,故“寒”字宜改“熱”合適。人參用久虛及諸清熱養陰隊中,起相輔相承作用,是不會補著邪熱的。

附註

《世醫得效方》有桔梗。主治中肺胃虛寒,《仁術便覽》作“肺胃虛熱”。

附方

名稱:人參清肺湯
組成:白芍、赤芍、知母、桔梗、白朮各6克,人參4.5克,當歸9克,柴胡、川芎各3克,黃芪15克,連翹、薄荷各3克,滑石6克,地骨皮4.5克,山梔子6克
用法:水煎,去滓溫服。每日1劑
主治:胎前咳嗽
出處:《女科萬金方》
功用:肅肺清熱,化痰止嗽

重要文獻摘要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痰中見血,潮熱聲颯,人參養肺湯,血腥喘乏,锺乳補肺湯,久麩宜收簡者,人參清肺湯,如聲不出,訶子散。膏粱致欺,比濕熱內蘊例治之,如色慾過度,元氣虛損,又不可盡攻其痰。辛苦致欺,比風塞外束例治之,如外塞裹其內熱,須分塞熱多少,以訊息而施表里兼治之法。間,秋仿於濕,上逆而欺,發為痿厥,與逆各氣則仿腎,春為痿厥,有別否,曰:此痿厥與春月之痿厥大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