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可解是戰國時名家辯論的命題。《莊子,天下》所列惠施“歷物十事”之一。對此後人所釋不盡相同。唐成’玄英疏:“環之相貫,貫於空處,不貫於環也+是以兩環貫空,不相涉入,各自通轉,故可解者也。”事物發展亦如連環,雖有連續性,但又可分解。
宋林希逸疏:“兩環相連,雖不可解,而其為環者,必各自為圍,不可相粘,不相粘則非連環矣。”事物內部包含著反對自身的因素,連環因環各不相粘而又非連環,因而既有不可解之屬性,又有不必解之屬性,一說所謂“物方生方死”,連環亦方成方毀,現為連環,忽焉而已非連環,故“連環可解”(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說明“可解”與“不可解”這兩個概念是有條件的、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