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特教學校

連江縣特教學校坐落於連江城關玉泉公園,校園占地面積1675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開設弱智、聾啞兩種教育專業,現有21個教學班,220名學生,81名教職工。特教學校師資來源於特師和普師畢業生,其中特教專業畢業的教師14名,中級教師29名,縣骨幹教師5名,市骨幹教師10名。特教學校課程設定依據全國聾校和弱智學校教學大綱,並依據全國《中度智力殘疾學生教育訓練綱要》和省頒《關於盲校、聾校和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定方案》(徵求意見稿),採用人教版《全日制培智學校教科書》和《全日制聾校實驗教科書》教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江縣特教學校
  • 創辦時間:1991年3月
  • 所屬地區:連江城關玉泉公園
  • 占地面積:16750平方
發展歷程,教學設定,教學方式,學校榮譽,

發展歷程

1、梅里特教時期連江縣特教學校前身是官坂鎮梅里特教班。1991年3月,時任梅里國小校長的莊維佺老師,在這地理條件偏僻的梅里村首倡創力了全省村級國小第一個弱智兒童輔讀班,有學生12名;1992年9月開辦聾啞班,有學生13名。至1994年9月梅里特教班已發展成5個教學班、60名聾啞和弱智學生、11名教職工的初具規模的特教學校。 2、正式成立縣特教學校——玉泉山辦學時期 1995年在“兩基”的推動下,縣政府決定以梅里特教班為基礎,同年3月正式成立連江縣特殊教育學校,莊維佺同志任校長(至今在任),校舍借用位於玉荷西郊玉泉山職工療養院。剛成立的特教學校有7個教學班,82名學生,21名教職工。從1995年—2005年經近十年艱難跋涉,特教學校辦學規模在不斷擴大,2004年9月特教學校已有20個教學班、210名學生、76名教職工。2003年縣政府把遷建特教學校列為“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2005年2月,在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捐助下,籌資700多萬元,新校舍落成了,特教學校終於擺脫了辦學困境,實現了遷建辦學,從此走上了新的發展路子。 3、新校舍落成發展時期新落成的特教學校是一所集教育、康復、勞技培訓為一體的新型學校,她的落成解決了我縣殘疾少兒入學的困難,標誌著連江縣特殊教育辦學水平更上了一層樓。2005年特教學校創辦福建省特奧培訓基地,在全體老師共同努力下,我校為福建省第三屆特奧會和全國第四屆特奧會以及世界第12屆特奧會培養和輸送了一批優秀的特奧運動員,為廣大智障學生打造一個自信生活、體驗成功、融入社會的平台。

教學設定

特殊課堂的教學特教學校班生規模為8-12人,每班需要配備4名教職工。特教課堂集體教學時間不多,分類分層次教學要求占主要位置。課堂教學以個別化教學計畫為依據,採取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法,小步子多循環,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缺陷補償並重。以達到有效培養提高學生生活自理基本能力和適應社會基本能力的“雙基”能力為目的。

教學方式

四、特殊的德育方式特殊學校的德育工作,目的在於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其落腳點也在於培養和提高學生“雙基”能力,其基本運行模式為教師要儘可能走近學生,為學生提供全天侯的監護,隨時隨地、因地因時施教誘導,並採取師生“結對子”,用真心換真情,通過情感交流、心靈共鳴、親情呵護,來感化撫慰學生。以學生“最近發展區”為教育起點,採取“慢火煎中藥”的教育方法,不急於求成,才能真正收到貌似“事倍功半”而實則“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校榮譽

五、發展中的業績辦學16年來,連江縣特教學校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素質教育的路子,2003年特教學校文藝節目獲全省特教學校節目調演一等獎;2004年手工作品獲全國一等獎;2005年在省第三屆特奧會獲金牌15枚,在全國單項奧賽中獲金牌4枚;2006年特奧培訓基地在全國第四屆特奧會獲金牌19枚;2007年有三名運動員參加世界第13屆特奧會。從2001年至2006年特教學校共畢業學生102人,其中聾畢業生61名,弱智畢業生41名,聾畢業生就業率達100%,弱智畢業生就業雖還困難,但也取得進展,得到全社會的關注。特教學校辦學成績受到了高度重視,1996年被授予“縣先進單位”稱號,1997年被授予“福州市‘十杯’(園丁杯)優勝單位”稱號,2001年被授予“福州市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稱號,2001年和2003年分別被授予連江縣第十屆和第十一屆文明學校稱號,2003年被授予“福建省殘疾人宣傳文體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5年被授予“連江縣先進單位”稱號,2006年被授予“全國特奧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7年被授予“福建省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