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連戰回憶錄
- 作者:連戰
- 文學體裁:回憶錄
- 首版時間:2023年1月17日
- 字數:45萬多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連戰回憶錄》分為“我的永平之路”“從破冰到永平”上下兩冊,記錄連戰尋根、求學、從政、推動兩岸和平的重要歷程,還原了2005年“和平之旅”等歷史場景。書中還公布了七篇從未曝光的關鍵文稿,其中包括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一夜因“3·19槍擊案”停止競選活動而未曾發表的“選前之夜”講稿。在書中,他忠實面對走過的歲月,回顧檢討自己的工作,希望和大家分享。更盼望兩岸走和平之路,共同繁榮,子子孫孫不再受戰火波及。連戰在新書中表示,兩岸應該推動政治對話,追求最終和平。兩岸的政治難題,關鍵還是兩岸之間務實面對。
作品目錄
上冊《我的永平之路》 | |
出版者的話 高希均 代序 連方瑀 | 第一部 | 根系兩岸 第一章 追憶連氏先祖 永昌公:見證台南糖業發展史 連雅堂:三百年來無此作的《台灣通史》 連震東:為戰時遷都投筆從戎 趙蘭坤:跨越世紀和海峽的堅毅女性 方聲恆伉儷:一生獻身教育 第二章 在不斷的變化中學習 動盪不安的國小時期 拾級而上的中學時期 奠定堅固礎石的大學時期 負笈海外的研究所時期 第三章 種下返國服務的種子 在美初執教鞭 回響學人歸國 國防研究院的文武訓練 | 第二部 | 從政之道 第四章 全力以赴拚交通 第一把火:台北市區鐵路地下化開動 第二把火:積極推動權宜船舶歸籍 第三把火:推動航空事業的全球航線 與美日氣象預測能力並肩 化解劫機及斷航險情 第五章 為國發聲的外交生涯 “務實外交”創歷史突破 “彈性外交”爭取邦交 “多邊外交”爭取重返國際組織 叩開墨、捷往來之門 鞏固中南美洲邦誼 三訪教廷 抗議聲下的冰島行 迎來馬其頓建交曙光 首訪日本收穫見聞 第六章 省政工作展抱負 迎接台灣民主化的躍進 傾聽各地鄉親心聲 促進農業“三生” 推展省道建設 行政中立,藍綠無差別待遇 成立專責的山胞行政單位 建設水利,滿足民生需求 第七章 執掌閣揆不負眾望 破天荒的資格審查 邁向高額大眾消費時代 | 涵蓋九大類的十二項建設 全民健保,台灣之光 刻不容緩的眷村改建 電信三法助市場自由化 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壯志未酬 反中加劇兩岸分歧 第八章 內憂外患下的副總統大任 十八套劇本因應兩岸變局 續任行政院長 國發會凍省決議 白案遭同僚落井下石 九二一大地震 跨國界愛心紛至沓來 災民居住與安置首當其衝 災後民怨成眾矢之的 第九章 臨危受命接任黨主席 省籍引發選戰雙重失血 打造監督政府的智庫 一例一休造成三輸 全民政府的神話 恢弘志氣的美加行 訪歐美,提高國民黨國際能見度 全美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講 台灣受邀白宮晚宴第一人 出席連扁會卻遭突襲 “護憲救台灣,讓全民心安” 國民黨黨主席首度黨員直選 重新擦亮國民黨招牌 倡議政黨協商會議 藍軍攜手排除萬難 農漁會上街大遊行 藍綠激戰“公投綁大選” 北高市長選舉結果大不同 第十章 民主蒙塵 當子彈劃傷台灣的民主 兩次探視皆遭拒 疑雲密布的案發現場 群情激昂求真相 美國暫緩發出賀電 景福門前抗議規模升級 缺乏經費的真調會 國安機制非法啟動 利用國安操弄選情 以狹義見解認定不實票數 國安局抗拒調查 當司法失去人民的信任 |
下冊《從破冰到永平》 | |
| 第三部 | 破冰之旅 第十一章 尋求兩岸和平 兩岸交流有助相互了解 6P創造三贏 戒急用忍導致鎖國窘況 兩岸發展關鍵在“人” 兩岸春節包機成功啟航 行前的動員與籌備 來自中國官方的正式邀請 出訪行程的安排及其意義 幕僚作業是成敗關鍵 目標清晰的出訪行程 國際媒體爭相報導 第十二章 二〇〇五年破冰之旅 首站南京:相隔六十年的重逢 第二站北京:代母返校訴情懷 第三站西安:慎終追遠尋根源 最後一站上海:深入闡述兩岸共同市場概念 二度登入代母探親 | 第四部 | 永平之路 第十三章 兩岸新模式——國共論壇 第一屆國共經貿論壇 第二屆兩岸農業合作論壇 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 第十四章 關鍵性兩岸對談 二〇一三年第一次連習會 二〇一三年連胡會 二〇一四年第二次連習會 二〇一五年第三次連習會 二〇一八年第四次連習會 第十五章 APEC五次會議 二〇〇八年祕魯會議 二〇〇九年新加坡會議 二〇一〇年日本會議 二〇一一年美國會議 二〇一二年俄羅斯會議 終章 兩岸應該推動政治對話追求最終和平 跋 附錄 精彩演講稿七篇 美中政策基金會及華府全國記者協會合辦之午餐會演講全文 北京大學演講全文 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一百周年活動演講全文 主持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致詞稿 三一九選前之夜預定講話參考稿 接受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專題演講全文 芝加哥大學專題演講全文 專有名詞縮寫對照表 |
註:該書未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此為中國台灣原版目錄,為尊重原著及方便閱讀,僅將繁體字轉為簡體字。
創作背景
連戰表示,回憶錄寫作歷經數個年頭,橫跨兩岸,也融入了他的家史,也是台灣史的一部分。他在公務部門服務超過四分之一的世紀,在包括改善兩岸關係等問題上,已經盡了心力。
連戰指出,時代巨輪一直往前轉動,現在該是下一代接下使命往前繼續奮鬥的時刻,《連戰回憶錄》可給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相互砥礪參考,遇到挫折依然堅持理念,百折不回,不改其志。
《連戰回憶錄》籌劃及撰寫歷時15年付梓,該書由連戰口述,部分內容也由連戰親自撰稿,有如近代台灣發展史,也頗有傳承祖父連橫著作《台灣通史》的遺緒,原訂2021年底、2022年初上市,後來因連戰健康因素而延遲,不過連戰仍親自逐字校對。
作品思想
- “和平”“發展”是兩岸最關鍵課題
畢生致力於推動兩岸和平的連戰,在書中的最後篇章對兩岸關係提出建議,力主“兩岸應該推動政治對話、追求最終和平”,並強調“和平”與“發展”是兩岸關係最關鍵的課題,必須以人民利益為依歸,群策群力共同因應。
連戰說,國際社會對台海危局看得很清楚,反倒台灣內部輕忽的態度讓人吃驚。他強調,維持政治現狀需有“彼此都是中國人”的認同。兵凶戰危不該是兩岸人民的選擇,也不該是被迫走上的際遇,“在和平環境追求發展才是正確道路”;對於化解政治對立與難題,“政治對話已是兩岸間逃避不了的一條路”。他始終認為兩岸問題是綜合性與歷史性的問題,儘管現階段兩岸經濟問題很重要,但不能迴避政治問題,因為不可能把兩者完全分開,必須務實面對。
連戰說,將來兩岸面臨的和平協定中的重大課題,例如“結束敵對狀態”等,都應在條件成熟下逐步展開對話與協商,這才是真正掌握兩岸發展的最重大戰略目標。他提醒,兩岸儘管政治體制與意識形態有差異,但在中華文化傳承與表現方面存在高度共鳴,未來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以文化為紐帶,為兩岸和平發展開創契機,應是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他認為,“和平”與“發展”是兩岸關係最關鍵的課題,也是不容逃避的工程,必須群策群力共同因應,因為兩岸的和平與發展最後仍應以人民的利益及福祉為依歸,因此必須重視及強調人民的因素。
- 美國在背後施壓導致兩岸躊躇不前
連戰還在書中透露,2008年曾向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建議進一步規劃兩岸政治層面的制度性安排,不過被馬英九婉拒。回憶錄稱,2008年“國共論壇”期間,已達成向前推動兩岸經濟合作的方案,而前瞻未來就是要去碰觸政治層面的制度性問題。
從上海返台後,連戰向馬英九報告並建議可以好好規劃兩岸就政治架構商討未來制度性的安排。不過,馬英九指政治層面的議題並非一蹴可成,應秉持“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先急後緩”的原則來處理。連戰表示,2012年馬英九競逐連任前夕,曾拋出未來可推動兩岸簽署和平協定的主張,但後來不了了之,不知是否受到美國的壓力。到馬英九2016年5月卸任,始終未再談起和平協定的議題。
為什麼馬英九在簽署ECFA之後,在兩岸關係上踟躕不前,不敢觸碰兩岸和平協定,台北政壇普遍認為是美國在背後施壓使壞。連戰回憶錄中有關馬英九當年提兩岸和平協定卻無疾而終的爆料,也再次讓民眾看到美國控制台灣政客的那隻“看不見的手”,美國左右台灣政局走向的關鍵影響,也讓外界更加清楚台灣問題的解決,美國在背後使壞是關鍵阻撓因素。
作品影響
- 新書發表會
2023年2月7日,國民黨前主席、台灣地區前副領導人連戰發行《連戰回憶錄》在“經國文化七海園區”舉辦新書發表會。國民黨重量級政要雲集,包含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台當局立法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等。連勝文於會後代表連家接受媒體聯訪。
作品評價
當前兩岸僵局未解,台海兵凶戰危,連戰出版回憶錄,一方面為那些年的和平發展留下紀錄,另一方面也為兩岸化解僵局,提供解方。(香港“中評社”評)
連戰這本回憶錄記錄了他從國民黨要員,到卸任後推動兩岸和平交流的過往,重現國民黨主政時期帶領台灣蓬勃發展、不斷推進兩岸和平的歷程,“宛如濃縮版台灣現代史”。對比現在的執政黨(民進黨),有今非昔比之感。(台灣《中國時報》評)
作者簡介
連戰,台灣台南市人,1936年8月27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195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取得學士學位,1961年取得芝加哥大學國際公法與外交碩士,1965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1966年至1967年在美國任教,1968年任台灣大學政治系客座教授、政治系暨研究所主任,1975年從政。2001年6月17日,國民黨召開第十五屆黨員代表大會臨時會議,連戰以國民黨代理主席的身份當選黨主席,之後一直以國民黨主席的身份活躍在台灣政壇。2005年卸任國民黨主席一職。擔任國民黨榮譽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