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圈狀秕糠疹

連圈狀秕糠疹是一種少見的輕度角化過度性皮膚病,又稱正圓形秕糠疹、正圓形後天性假性魚鱗病。本病多發生在遠東地區,真正的發病率及地理分布尚不清楚。發病年齡為4~76歲之間,好發於20~45歲人群,女青年略多見。皮損為圓形或卵圓形的污褐色或淡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可相互融合成多圓形或花瓣狀斑片,境界明顯。邊緣不高起或微高出皮面,表面乾燥、粗糙或有細小的皺紋,無炎症現象。

基本介紹

  • 別稱:正圓形秕糠疹、正圓形後天性假性魚鱗病
  • 英文名稱:Pityriasis  Circinata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20~45歲人群
  • 常見發病部位:腹及腰部
  • 常見病因:可能與真菌感染、營養障礙、家族遺傳因素、內分泌異常等有關
  • 常見症狀:皮損好發於腹及腰部,為圓形或卵圓形的污褐色或淡褐色斑片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真菌感染、營養障礙、家族遺傳因素、內分泌異常等有關。

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為4~76歲之間,好發於20~45歲人群,女青年略多見。皮損為圓形或卵圓形的污褐色或淡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可相互融合成多圓形或花瓣狀斑片,境界明顯。邊緣不高起或微高出皮面,表面乾燥、粗糙或有細小的皺紋,無炎症現象。有的皮損可略有萎縮,上覆菲薄的秕糠狀或魚鱗病樣鱗屑,不易剝離。皮損好發於腹及腰部,其次為胸、背、臀、上臂及股部,而四肢遠端、頭面及頸部一般極少發疹。冬重夏輕。妊娠期間可加重,分娩後可減輕。病程慢性,可自然消退或終生不愈。治癒後可再發。
本病患者常伴有系統性疾病,常見的有結核、肝硬化心臟病、肝細胞癌、胃癌前列腺癌多發性骨髓瘤等。患者在腫瘤得以治療後皮損可迅速好轉或消失。

診斷

根據圓形的褐色斑片、覆有秕糠狀或魚鱗狀鱗屑、皮損邊緣分明、無炎症現象等症狀即可作出診斷。

治療

給予口服維生素A或阿維A有一定的療效,亦可外塗20%尿素霜、0.1%維A酸軟膏、糖皮質激素軟膏、5%水楊酸軟膏、25%魚肝油軟膏和紫外線照射可能有效。部分患者皮損可自然消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