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逢春嶺鄉位於雲南省紅河州
元陽縣東部,東經103°05′至103°12′,北緯22°57′至23°05′之間。東與金平縣
阿得博鄉接界,南與
大坪鄉毗鄰,西與小新街接壤,北與箇舊市黃草壩鄉隔紅河相望,全鄉國土面積178.83平方千米。鄉政府駐地逢春嶺距縣城南沙76千米。
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144米,一般海拔900至1500米。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5℃,年平均氣溫17.9℃,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
地處結構系哀牢山系東觀音山北麓,由兩長一短三支支脈構成,西面的石硭鼓梁子,東邊火山樑子,環抱著中間的逢春嶺山呈楓葉狀。地勢南高北低,從西南向東北伸延。
自然資源
土壤以紅壤、赤紅壤、燥紅土為主,耕地面積32092畝,境內主要河流有逢春嶺河和山岔河,逢春嶺河由兩條支流匯集而成,分別發源於大坪鄉的黃泥坡老林,至芒板匯入紅河,全長25千米,總流量5立方米/秒,灌溉壩思、老曹寨、逢春嶺、獨家、曼過等9個村委會的良田。山岔河發源於岩子腳後山老林,是逢春嶺與金平縣的分界河,境內流程12千米,灌溉著卡里卡等3個村委會的良田。全鄉有大小水溝1036條。
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豆類;經濟作物有木薯、甘蔗、花生、草果、棉花;水果有香蕉、芒果、荔枝。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膏、水晶。
人口狀況
2007年全鄉共有7108戶,總人口31998人。其中,農業人口31429人,哈尼族占38%,漢族占37%。世居哈尼、漢、彝、苗、壯、傣6種民族。
行政區劃
截至2007年,轄13個村民委員會,104個自然村,144個村民小組。
2007年逢春嶺鄉各村委會基本情況:
村委會 | 總戶數 | 總人口 | 所轄自然村 |
逢春嶺 | 735 | 3289 | 逢春嶺、向陽、逢春嶺中寨、三家、革命、哈尼老寨、哈尼新寨、老鄔族寨、管家墳、馬鞍山 |
大魚塘 | 400 | 1742 | 大魚塘、唐家寨、胡家寨、小魚塘、岩峰洞上寨、岩峰洞下寨、期底簸 |
曼 過 | 600 | 2609 | 曼過、哈尼寨、卜族寨、枯補上寨、枯補下寨、罵哈口上寨、罵哈口中寨、罵哈口下寨、復興寨 |
罵 尖 | 617 | 2989 | 瑤山、瑤人寨、蘆子箐、哨上、阿底簸老寨、阿底簸新寨、田頭、麻栗寨、阿所寨、苗族大寨、那阿、錯么平寨、錯么新寨、罵尖、罵奪 |
稿吾卡 | 404 | 1739 | 稿吾卡、沖灑、老古底、沙人寨、稿吾卡三家、芒課 |
黃草坪 | 335 | 1434 | 黃草坪上寨、黃草坪中寨、黃草坪下寨、苗寨、爛灘坡上寨、爛灘坡中寨、爛灘坡下寨、芒板 |
卡里卡 | 646 | 2913 | 卡里卡、江南博、咪居坡、嗎機、嗎機哈尼寨、大沖子、秀水、高家寨 |
凹腰山 | 581 | 2680 | 凹腰山街、凹腰山小寨、姚家寨、卡沙迷下寨、卡沙迷上寨、漢族寨、嗎肥 |
壩思 | 610 | 2678 | 壩思上寨、壩思下寨、勐多、勐多下寨、埡口、伙倮沖漢族寨、伙倮沖哈尼寨 |
岩子腳 | 393 | 1894 | 老木廠、火山、溝邊、牙獨迷上寨、牙獨迷下寨、岩子腳、團坡 |
老曹寨 | 607 | 2796 | 老曹寨、哈尼寨、新寨子、壩努、吳家寨、陳家寨、羅家寨 |
獨 家 | 348 | 1548 | 芨芨坡上寨一隊、芨芨坡上寨二隊、芨芨坡下寨、小馬槽、獨家上寨、獨家下寨、獨家中寨 |
尼枯補 | 756 | 3118 | 尼枯補老寨、尼枯補中寨、茅草坡漢族寨、茅草坡苗族寨、三板橋、尼枯補新寨 |
農村經濟
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587萬元,增速10.4%,財政收入40萬元,增速33.3%。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5228萬元,增速11%;農民人均純收入1093元,農業工人生產總值完成4879萬元,增速9%。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3886畝,其中雜交水稻、雜交玉米播種面積占41.9%,糧食總產10301噸,農民人均有糧310公斤。全年大生畜存欄7457頭,生豬存欄19430頭;出欄565頭,生豬存欄19430頭,在欄10950頭,家禽存欄34897隻,出欄31470隻,實現肉類總產969噸,畜牧業產值948萬元。全鄉的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基礎設施
2007年全鄉有大小溝渠1036條,其中新修建了黃草坪、團結、老曹寨三面光溝渠,有效灌溉面積達5199畝。到2002年末,全鄉已通電13個村委會97個自然村,農網改造11個村委會51個自然村4002戶,通電率達到86%,2007年末,全鄉13個村委會已實現村村通公路,通車裡程達123.5公里,其中蔗區公路52公里。2006年末,全鄉共有固定電話430戶,公用電話6部,行動電話用戶400戶,同許覆蓋率達98%。建成總投資90萬元,建築面積5939平方米的農貿市場1個;投資210多萬元,建成了建築面積1998平方木的政府新辦公大樓、職工宿舍、綜合樓和食堂、燈光球場、小曲綠化等附屬工程,實現了辦公樓的搬遷;擴建了逢春嶺、凹腰山、老曹寨農貿市場,改變了以路為市的局面。
醫療衛生
逢春嶺衛生院成立於1956年10月,占地面積3048平方米,建築面積1143.65平方米,設病床18張,下設罵尖、稿吾卡、曼過、卡里卡、大魚塘、壩思、尼枯補、獨家、老曹寨、岩子腳、黃草坪、凹腰山、逢春嶺13個村衛生室。2006年,有職工8人,其中,主治醫師2人,醫(護)師3人,醫(護)士2人,行政後勤1人,分設門診部、住院部,內設內科、外科、婦產科、注射室、藥房、防保科等科室。2005年門診8177人次,出院88人次,治癒好轉率95%,業務收入9.4萬元。1990年被州衛生局授予“文明衛生院”稱號。
截至2006年,全鄉設計生服務站1個,零售藥店3家,個體診所1個,有鄉村醫生26名。
招商引資
充分挖掘優勢資源,以項目帶動投資,投資拉動全鄉經濟發展的格局正在形成。2007年,與元陽縣富源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為期50年的逢春嶺河全流域水力
資源開發協定,促成了一、二、三級電站的開發建設。整個工程預計投資4330萬元。第一期工程逢春嶺河三級電站正緊張有序施工。引進個私老闆對沙仁寨紅磚廠進行產房、設備升級改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年生產能力已達1000萬片紅磚,企業
效益日益增長。
社會事業
衛生工作: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公共
衛生服務網路建設不斷加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穩步推進。2008年上半年,鄉參合農戶5185戶,參合率達 81 %,25234人次獲得了醫療補償,共報銷醫藥費31.21萬元,切實解決了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開展了鄉內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經上級業務的部門精心指導和檢查後,查缺補漏,林改工作的外業、內業、歸檔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教育事業: 農村
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等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兩免一補”政策惠及3849名學生。2007年中國小教育取得可喜成績,中考成績名列全縣第一、初成績名列全縣第三的好成績;2008年縣中考成績名列縣第一、初成績名列全縣第四的好成績。
新農村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目標,研究制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意見,組織實施了革命村、罵尖等一批新農村建設項目,鄉村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農業與農村發展後勁進一步得到增強。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實現“應保盡保”的救助目標,鄉成立了五支工作組深入村寨,對農村居民貧苦狀況進行了認真摸底調查,確定救助對象,確保了低保金穩定有序發放。2007年,發放低保金201.3萬元,共有6001人享受到了黨的“陽光財政”。
民族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