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縣誌》是2003年1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志,由北京市通州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縣誌
- 作者:通州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時間:2003年11月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50865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孫自凱、張洪林、王德林、孫連慶、陳宏毅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全面記述縣域內自然、社會的歷史與現狀,注重反映時代特點和地區特色。 二、詳今明古,立足當代。所記範圍限於1996年縣域,重大關聯者略作輻射。通縣、通州市分置時期內容,一般作綜合記述。上溯至事物發端,下限止於1996年12月31日。後附1997年至2000年通州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概要。
作品目錄
封面
通縣誌
《通縣誌》歷屆編纂委員會人員名錄
通州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通州區史志辦公室人員名錄
《通縣誌》編纂人員
《通縣誌》審定人員
序
凡例
圖片
通縣衛星遙感影像圖
通縣行政區劃圖
通州區行政區劃圖
通州鎮街巷名稱圖
清代通州城池圖
1958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少奇視察通縣土橋鄉青春農業生產合作社
1990年春節,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視察大稿村
中共通州區(縣)委員會、通州區(縣)人大常委會、政協通州區(縣)委員會
通州區(縣)人民政府
北京東長安街延長線-通州衛星城新華大街(1998年改建)
解放初期的閘橋
新華大街始建工程(1952年)
20年代的通州城街景
北運河上的通州東關大橋(1999年)
60年代初東關木橋
漷縣小城鎮(2002年)
通州衛星城鳥瞰(2003年)
新華南街(2002年)
通州區國稅局大樓(1998年)
工商銀行通州分行(1998年)
北關環島(1996年)
果園環島(1989年)
北苑環島(1996年)
通州電信大樓(2001年)
通州區財政局(2001年)
中倉小區(1996年)
叢林莊別墅區(1998年)
後南倉小區(1996年)
疃里新村(1996年)
新華大街銀杏樹(90年代)
通惠河上的通濟橋(1999年)
西海子公園(90年代)
運河大街綠化(90年代)
漫春園(1989年)
萬畝中低產田改造示範田(90年代)
農機作業(90年代)
蔬菜大棚(90年代)
郎府鄉萬畝大蔥(90年代)
農田噴灌(90年代)
郎府鄉的櫻桃
愛宕梨
反季節蔬菜
張家灣鎮的反季節大棚葡萄
花卉種植
鴨
烏雞養殖
規模奶牛場
養狐場
觀賞魚養殖
鹿
三八國際友誼林(2000年)
京瀋高速路通州段綠化帶(2001年)
苗圃
1793年,英國公使馬戈爾尼乘船過通惠河閘門
通惠河通州段(90年代)
潮白河通州段(90年代)
京杭大運河北端起點
潮白河興各莊橡膠壩(1994年)
北京東亞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通州工業開發區(局部 1999年)
通州區輕紡服裝服飾園區(2002年)
製衣車間
北京東方化工廠(1996年)
北京市恆聚油田化學劑公司
佰富苑工業區
宋莊鑄造廠與出口免檢產品
景泰藍擺件
花絲鑲嵌鳳鳴鐘(北京花絲鑲嵌廠制)
料器花卉(梨園料器廠制)
<韋陀>
<87神仙卷>(局部)
<鐘馗>
北京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1997年)
通州商業大廈(1988年)
通州八里橋市場蔬菜批發(90年代)
通州華聯商廈夜景(2000年)
北京銀地大廈(1996年)
小樓飯店舊景(20年代)
小樓飯店夜景(1984年改建)
大順齋糕點廠專營店
大順齋糖火燒
京哈高速路通州段(1990年)
京通快速路通州段(1996年)
北京公路六環通州段(2000年)
通州濱河路(2002年改建)
通馬(駒橋)公路夜景(2000年)
通州長途汽車站(2001年)
交通部汽車試驗場(90年代)
京秦電氣化鐵路通縣站(90年代)
潞河學校舊景(1920年)
潞河中學(2000年)
運河中學(1996年)
永樂店中學(1997年)
後南倉國小(90年代)
成人教育中心(2002年)
職業教育中心(2001年)
電影院(90年代)
圖書館(1986年)
運河文化廣場(2000年)
通州博物館
劉紹棠文庫(1992年)
高占祥文庫(1994年)
通縣電視發射塔(1992年)
劉白羽文庫(1996年)
西永和屯農民書畫社
通州小吃節花會表演(1992年)
廣場文化活動
民間花會
運河廣場秧歌會演(2000年)
清代通州御製石道碑
明代通運橋與張家灣古城牆遺址
始建於元代的通州清真寺
通州燃燈佛舍利塔
李卓吾(李贄)先生墓(1983年遷建)
馮玉祥駐通兵營遺址
賈后疃天主教堂
潞河中學紅樓
清軍與英法聯軍在八里橋激戰(1860年)
通州八里橋(永通橋)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1993年)
大運河俱樂部(1997年)
回歸殿
潮白河上的碧波苑(1995年)
通州賓館(1997年)
潮白河畔的運河苑度假村
外國友人在大營旅遊度假村
月亮河度假村夜景
迎亞運火炬傳遞(1990年)
農民運動會(1996年)
通縣游泳館(1987年)
小堡村游泳池
機關運動會開幕式(2001年)
潞友體育館(997年)
50-70年代潞河醫院門診大廳
潞河醫院(2002年)
建於1903年的潞河醫院十字形樓
通州婦幼保健院(2000年)
通縣中醫醫院(1996年)
治安巡警大隊
通州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2001年)
婦女兒童活動中心(2000年)
胡各莊鎮敬老院(2000年)
潞河督運圖
出土的運河漕船鐵錨
皇木廠古槐
曹雪芹墓石
漕運巨石
北京衛生學校紫藤
東漢磚墓墓室
墓室石門刻像
墓志銘文
孫公墓銘
墓誌刻像
寶光寺銅鐘
出土的唐代孫如玉墓志銘
清代運河圖(局部)
20世紀初的北運河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 建置 區劃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建置沿革
第二節 治所
第二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境域變遷
第二節 區劃
第二編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地質與地貌
第一節 地質
第二節 地貌
第二章 氣候與物候
第一節 四季
第二節 太陽輻射與日照
第三節 溫度
第四節 降水
第五節 風
第六節 相對濕度與蒸發
第七節 物候
第三章 水系與土壤
第一節 地表水
第二節 地下水
第三節 土壤
第四章 野生動植物
第一節 植物
第二節 動物
第五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澇災
第二節 旱災
第三節 蟲災
第四節 雹災
第五節 風災
第六節 震災
第七節 其他災害
第三編 人口
第一章 數量與分布
第一節 人口變動
第二節 人口分布
第二章 人口構成
第一節 性別、年齡與民族構成
第二節 文化與職業構成
第三節 婚姻與期望壽命
第三章 計畫生育
第一節 婚育狀況
第二節 計畫生育管理
第四編 農業
第一章 農業生產條件
第一節 土地
第二節 勞動力
第三節 農業機具
第二章 農作物
第一節 糧食
第二節 蔬菜
第三節 經濟作物
第三章 農業技術
第一節 耕作制度
第二節 改良品種
第三節 栽培技術
第四節 改土施肥
第五節 植物保護
第四章 農業經營管理
第一節 生產組織與分配
第二節 管理與監督
第五編 林業
第一章 資源與植樹造林
第一節 資源
第二節 育苗與植樹
第三節 重點綠化工程
第四節 古樹名木
第二章 果樹
第一節 種類
第二節 栽培與管理
第三章 林木管理與保護
第一節 林木管理
第二節 病蟲害防治
第六編 畜禽 水產
第一章 畜禽
第一節 家畜
第二節 家禽
第三節 疫病防治
第二章 水產
第一節 資源與種類
第二節 魚類養殖
第三節 管理機構
第七編 水利
第一章 洪澇治理
第一節 河道治理與新河開挖
第二節 排澇工程
第二章 農田水利
第一節 蓄水引水工程
第二節 提水與水井建設
第三節 節水工程
第三章 水利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工程管理
第三節 水資源管理
第八編 工業
第一章 民營工業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企業選介
第二章 縣屬工業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行業
第三節 企業選介
第三章 鄉鎮工業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行業
第三節 企業選介
第四章 部門工業
第一節 社會福利工業
第二節 商辦工業
第三節 校辦工廠
第五章 三資工業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重點企業
第三節 工業開發區
第六章 工業管理與名優產品
第一節 縣屬工業管理
第二節 鄉鎮工業管理
第三節 部門工業與三資工業管理
第四節 名優產品
第七章 駐縣工業
第一節 發展沿革
第二節 企業選介
第九編 商業
第一章 體制與機構
第一節 經營體制
第二節 管理機構
第二章 經營網點
第一節 公司與商店
第二節 市場
第三章 商品購銷
第一節 農副產品
第二節 生產資料
第三節 生活資料
第四節 廢舊物資回收
第四章 飲食與服務
第一節 飲食業
第二節 服務業
第五章 糧油購銷
第一節 市場與徵購
第二節 供應與儲運
第六章 外貿
第一節 機構與設施
第二節 渠道與基地
第三節 外貿經營
第十編 財稅 金融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財政體制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三節 財政管理
第四節 機構
第二章 稅務
第一節 稅制
第二節 稅收
第三節 稅收減免
第四節 稽徵管理
第五節 機構
第三章 金融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貨幣
第三節 儲蓄與信用卡
第四節 借貸與結算
第五節 基建撥款與貸款
第六節 信用合作
第七節 債券
第八節 保險
第十一編 交通 郵電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公路
第二節 鐵路
第二章 運輸
第一節 公路運輸
第二節 鐵路運輸
第三章 郵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郵路
第三節 業務
第四章 電信
第一節 管理
第二節 設施
第三節 業務
第十二編 能源
第一章 電力
第一節 發電
第二節 電力設施
第三節 供應與管理
第二章 煤炭
第一節 採購與加工
第二節 煤炭供應
第三節 煤炭管理
第三章 石油與其他能源
第一節 石油
第二節 其他能源
第十三編 城鄉建設 環境保護
第一章 縣城建設
第一節 城市規劃
第二節 市政建設
第三節 房屋建設
第四節 主要公用建築
第二章 鄉鎮建設
第一節 集鎮建設
第二節 鄉鎮簡介
第三節 新村建設
第三章 建築施工
第一節 隊伍與設備
第二節 勘察設計與施工
第四章 城鄉建設管理
第一節 規劃與工程管理
第二節 房地產管理
第三節 市政管理
第五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污染與監測
第二節 環境整治與管理
第十四編 綜合經濟管理
第一章 計畫與統計
第一節 計畫管理
第二節 統計管理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市場管理
第三節 企業登記
第四節 經濟契約管理
第五節 商標與廣告管理
第六節 經濟檢查
第三章 物價管理
第一節 物價概況
第二節 物價監管
第四章 質量技術監督
第一節 計量管理
第二節 標準化管理
第三節 質量監督
第四節 質量效益工程
第五章 審計
第一節 國家審計
第二節 內部審計
第三節 社會審計
第十五編 黨派團體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代表大會
第三節 黨務概要
第四節 重大政治活動
第五節 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第二章 民主黨派與工商聯
第一節 民革通縣支部
第二節 民盟通縣支部
第三節 民建通縣支部
第四節 民進通縣支部
第五節 農工黨通縣支部
第六節 通縣工商聯
第三章 國民黨、三青團與民社黨
第一節 國民黨通縣組織
第二節 三青團通縣組織
第三節 民社黨通縣組織
第四章 團體
第一節 工人團體
第二節 青少年團體
第三節 婦女團體
第四節 其他團體
第十六編 政權 政協
第一章 舊政權
第一節 縣衙與州署
第二節 縣公署與縣政府
第三節 代議機構
第四節 日偽縣政權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代表產生
第二節 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第三節 人民代表大會
第四節 縣人大常委會
第五節 提案處理
第六節 鄉鎮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章 人民政府
第一節 縣級政府
第二節 施政方式
第三節 基層政權
第四章 人民政協
第一節 政協委員會
第二節 機構設定
第三節 常委會工作
第十七編 公安 司法
第一章 公安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治安管理
第三節 戶籍管理
第四節 交通管理
第五節 消防
第二章 檢察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刑事與經濟檢察
第三節 法紀與監所檢察
第四節 控告申訴檢察
第三章 審判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審判
第三節 申訴複查
第四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法制宣傳
第三節 律師、公證與法律服務
第四節 人民調解
第十八編 人事 勞動 對外事務
第一章 人事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幹部隊伍
第三節 幹部來源
第四節 幹部管理
第五節 工資與福利
第六節 離休與退休
第二章 勞動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勞動就業
第三節 用工管理
第四節 工資、獎金與福利
第五節 勞動保險
第六節 勞動保護
第七節 勞動監察與仲裁
第三章 對外事務
第一節 友好關係
第二節 友好往來
第十九編 民政 民族 宗教
第一章 民政
第一節 優撫
第二節 退役軍人安置
第三節 社會救濟
第四節 社會福利
第五節 社會事務管理
第二章 民族
第一節 少數民族人口與分布
第二節 政策實施
第三章 宗教
第一節 佛教
第二節 道教
第三節 伊斯蘭教
第四節 基督教
第五節 天主教
第二十編 軍事
第一章 兵役
第一節 兵役制度
第二節 兵員徵集
第二章 武裝
第一節 駐軍
第二節 地方武裝
第三節 民兵
第三章 人民防空與國防教育
第一節 人民防空
第二節 國防教育
第四章 戰事
第一節 清及清以前戰事
第二節 民國時期戰事
第三節 兵災戰禍
第二十一編 教育
第一章 舊學
第一節 官學
第二節 私學
第二章 學前教育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幼教與園所選介
第三章 國小教育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學制與課程
第三節 國小選介
第四章 中學教育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學制與課程
第三節 中學選介
第五章 中等職業技術與普通高等教育
第一節 專業技術教育
第二節 職業教育
第三節 普通高等教育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一節 非學歷教育
第二節 學歷教育
第七章 教師
第一節 來源
第二節 培訓
第三節 待遇
第八章 教研、教改與電化教育
第一節 教研與教改
第二節 電化教育
第九章 教育行政與校外教育
第一節 管理機構
第二節 教育督導
第三節 教育經費
第四節 校舍
第五節 中國小校外教育
第六節 勤工儉學
第二十二編 科技
第一章 科技組織
第一節 管理機構與科技團體
第二節 科技推廣與開發組織
第三節 農業科技網路
第四節 科技隊伍
第二章 科普與技術推廣
第一節 科學技術普及
第二節 技術推廣與星火計畫
第三章 成果與管理
第一節 科技成果
第二節 科技管理
第二十三編 文化
第一章 文化設施
第一節 文化館(站)與俱樂部
第二節 圖書館與書店
第三節 影劇院
第二章 文藝與著述
第一節 文學創作
第二節 古詩、故事與民謠選錄
第三節 著述
第四節 戲劇、曲藝與歌曲
第五節 書畫與攝影
第六節 民間工藝
第三章 廣播影視
第一節 廣播
第二節 電影
第三節 電視
第四章 民眾文化活動與文化市場管理
第一節 民眾文化活動
第二節 文化市場管理
第五章 檔案與史志
第一節 檔案
第二節 史志編修
第六章 文物
第一節 保護單位
第二節 出土與館藏
第三節 利用與管理
第二十四編 衛生 體育
第一章 衛生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衛生防疫
第三節 醫療技術與設備
第四節 婦幼保健
第五節 醫政與藥政
第六節 醫療制度
第七節 愛國衛生
第二章 體育
第一節 機構與設施
第二節 民眾體育
第三節 學校體育
第四節 體育比賽
第二十五編 社會
第一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農民生活
第二節 市民生活
第二章 風俗
第一節 生產習俗
第二節 生活習俗
第三節 禮儀習俗
第四節 節日習俗
第五節 廟會
第三章 方言、諺語與歇後語
第一節 語音
第二節 土語
第三節 歇後語與諺語
第二十六編 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
李德輝
李秉彝
岳正
李欽
李贄
馬經綸
李太后
李三才
劉廷訓
閻應元
朱綸
劉錫信
潘宗禮
張翼
蔡德辰
王治增
張秉澤
王芝祥
花仙洲
何臣
周文彬
楊秀英
殷汝耕
張志勛
費起鶴
張慶余
畢華德
湯子博
李德全
朱詡周
陳昌祐
楊崇瑞
張克俠
李景漢
周德銀
田春華
張連澤
劉貫一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錄
第三章 模範人物錄
專記
漕運
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通縣“四清”運動和通縣地區“四清”大會戰
曹雪芹墓葬刻石
附錄
唐潞縣錄事孫如玉墓志銘
通州潞縣故城考
潞縣治考
州城考
漁陽郡三治潞考
1997年-2000年通州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概要
1997年-2000年通州區(縣)大事記
1997年-2000年中共通州區(縣)委員會領導人名錄
1997年-2000年北京市通州區(縣)人大常委會領導人名錄
1997年-2000年北京市通州區(縣)人民政府領導人名錄
1997年-2000年政協北京市通州區(縣)委員會領導人名錄
索引
表格索引
編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