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通用技術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大模組,各自又有細分,如下:
必修模組: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
選修模組:電子控制技術、建築及其設計、
汽車駕駛與保養、簡易機器人製作、現代農業技術、
家政與生活技術、服裝及其設計。
◆◆由於各地師範大學沒有開設相應專業,所以通用技術代課老師專業背景多種多樣,基本上都是從其他科目調配過來的,主要以信息技術、物理老師為主,各學校情況不同,其他學科如數學、語文、美術等都有。
針對課程改革,相應的高中通用技術教師資源已經由高等教育進行培養。在不久將直接由專業的通用技術教師取代單科教師代上通用技術的局面。而貴州師範大學的物理學(通用技術方向)專業就是針對通用技術教師培養的一個專業資源,也是全國第一個開創此專業的院校。
理念
(一)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普通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屬於通識教育範疇,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通用技術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為每一個學生拓展技術教育學習經歷、行使受教育權利提供機會和條件。要充分考慮到高中學生在興趣、生活經歷、地域特徵、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及其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選擇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學生的個性發展。
通用技術課程應當避免機械的、單一的技能訓練,強調學習中學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領悟三者之間的統一,注重在拓展學生技術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共通能力的發展。
(二)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高中學生正處於創造力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想像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批判精神都達到了新的水平。在學習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想像、懷疑和批判,要營造民主、活躍、進取的學習氛圍;應充分利用通用技術課程的內容載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應通過技術設計、技術試驗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敢於創新、善於創造的精神和勇氣,使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良好的引導和有效的開發,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立足科學、技術、社會的視野,加強人文素養的教育
當代社會,技術與科學、社會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通用技術課程應當通過具體的技術實踐使學生理解技術與科學的聯繫和區別,以及兩者對社會發展、人類生活所具有的同等意義上的重要作用,從而深化學生的認識,開拓學生的視野。與此同時,應注意將技術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術課程的教學之中,使其滋潤學生的心田,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養。
(四)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反映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
技術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它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通用技術課程應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課程內容,在注重課程內容的基礎性、通用性的同時,注重它的先進性;應注意從學生現實生活所接觸的技術內容向現代技術和高新技術延伸,使學生有機會了解現代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技術發展的嶄新成果和未來走向;應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有機會接觸到所能理解的最新發展成果和技術信息,從而領略到技術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文化意義,增強對當代先進技術及其文化的理解。
(五)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學生的技術學習過程應是主動建構知識、不斷拓展能力的過程,也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生動活潑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幫助者,更是學生的親密朋友。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技術學習特點,指導學生採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路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的發展。
說明
(一)本模組的教育價值
“技術與設計1”是全體高中學生必須修學的課程內容,也是
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組。它和“技術與設計2”共同為後續的選修課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並為高中畢業生規定了必須達到的最低技術素養水平。
(二)本模組內容設定的意義
“技術與設計2”包括4個主題:“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
1、技術及其性質
本主題強調的是學生對技術應該具備的基本認識,讓學生從整體上知道什麼是技術以及與技術相關的各種問題。
2、設計過程
本主題中的設計以產品設計為依託,從問題的發現開始,經過設計方案的制定、原型與模型的製作、方案的最佳化,直到最終方案的確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設計過程。
本部分將設計過程大致分成了5個階段:a、發現與明確問題;b、制定設計方案;c、模型或原型製作;d、方案最佳化;e、產品的使用說明。這是一個普遍的過程,但不是一個規定的程式,在實踐的設計過程中,這種次序可能發生變化,也可能產生反覆。
3、設計的交流、
本主題強調:
(1)在設計過程中和設計完成後,能用恰當的方式與他人交流設計想法和成果,並能在交流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
(2)了解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套用,能識讀一般的機械加工圖、線路圖、效果圖等常見的技術圖樣,能繪製草圖和簡單的三視圖。
4、設計的評價
本主題強調:
(1)能根據設計過程中每一階段的要求進行評價,樹立質量管理意識。
(2)能根據需要進行簡單的技術試驗,並進行評價,寫出試驗報告。
(3)能根據設計要求對設計過程和最終產品進行多方面的評價,並寫出設計總結報告
(4)能對他人的、現有的技術產品做出自己的評價,並寫出比較全面的評價報告。
通過設計的交流與評價的學習,學生應該能:
(1)學會設計的多種表達方式,特別是技術語言的套用。
(2)學會對自己、他人、或現有的技術產品與技術過程的評價方法,提高選擇與決策能力,培養質量意識與精益求精、不斷改進的意識。
5.教材特點分析
本教材根據《課標》要求,將《技術與設計1》的4個主題: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融會貫通進行整合,編排成5章。
《技術與設計1》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包括“技術源於人類的需求和願望”、“技術的發明與革新”、“技術需要綜合知識”、“技術套用的兩面性”、“智慧財產權及其保護”五節內容。
第二章 步入設計殿堂。包括“揭開設計的面紗”、“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與技術的關係”三節內容。
第三章 體驗設計實踐。包括“設計課題的確定”、“設計方案的制定”、“設計的表達與交流”三節內容。
第四章 展現設計成果。包括“材料”“工具與設備常識”、“工藝常識”、“原型與模型的製作”四節內容。
第五章 再創設計新意。包括“怎樣實現創新設計”、“認識技術測試”、“評價、最佳化設計”、“撰寫產品使用說明書”四節內容。
二。通用技術與勞動技術課的區別
勞技課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勞動習慣,著重教會學生某一基本技能,如維修機車、木匠等
通用技術教育既區別於專攻一技之長的職業技術教育,也區別於強調勞動的德育功能加上技能培訓的傳統的勞技課程。它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它的內容需要現代化,需要與國際上已開發國家的技術教育接軌。《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高度綜合、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
三、為什麼要學《通用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技術日益成為我們生活中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客觀存在,成為
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術素養是當代青少年的基本素養,通用技術課程是普通高中學生人人必須修學的課程。
國際形勢與我國現狀
1)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技術教育是未來
社會成員基本素養的教育,是開發人們潛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和經歷的教育。1996年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發表的《學習:內在的財富》的報告,報告確立了面向未來的終身教育的宗旨是“四種基本學習”,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學會做事”、發展實踐能力決不只是熟某些操作技能,學會某些重複不便的實踐方法;在未來工業條件下,“學會做事”意味著要從“資格概念”轉向“能力概念”。
2)其他國家在較早的時間裡已經開設了技術的課程,例如:
德國中學勞動技術的設定有四大類:技術、經濟、家政和職業;1989年4月,
澳大利亞教育理事會提出了澳大利亞教育的十大目標中涉及加強
勞動技術教育就有四個;美國各州的課程標準中,都設計了具體的、不同類型的綜合實踐性活動的課程,主要有技術與設計學習;英國開設設計技術課,要求學生動手與動腦;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提出了“技術立國”的口號,又將其發展為“科技創新立國”的口號,在高中把家政基礎、家政綜合、生活技術等課程德學習計入學分;加拿大把基本技術、生活技能和家庭經濟作為高中的必修課程,還設立了選修課程。
《通用技術》與能力的培養
四、怎樣學《通用技術》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特點
1. 一門立足實踐的課程
通用技術立足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身經歷,立足於“做中學”和“學中做”。它以學生的親歷情境、親手操作、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設計、製作、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
2. 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
通用技術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是對學科體系的超越。它強調各學科、各方面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學習中,學生不僅要綜合運用已有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社會、藝術等學科的知識,還要融合經濟、法律、倫理、心理、環保、審美等方面的意識。學生的技術學習活動不僅是已有
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也是新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學習。
3. 一門注重創造的課程
技術的本質在於創造,通用技術是一門以創造為核心的課程。它通過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和交流,通過技術的設計、製作和評價,通過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套用及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學生展示創造力提供廣闊的舞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
4.一門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
技術是人類文化財富的一種積累形式。任何技術在凝結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體現科學性的同時,都攜帶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體現著一定的人文特徵。通用技術不僅要用技術內在的神秘感、創造性和獨特的力量來吸引學生的參與,還要用技術所蘊藏的藝術感、文化性、以及道德責任來打動學生的心靈。
(二)課程結構及學分設定
必修模組:《技術與設計1》(2學分)
《技術與設計2》(2學分)
選修模組:電子控制技術(2學分)
建築及其設計(2學分)
簡易機器人製作(2學分)
現代農業技術(2學分)
家政與生活技術(2學分)
服裝及其設計(2學分)
選修課程模組建議:
修完必修的2個模組並獲得4個學分,作為高中畢業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就業或升學的需要修學選修模組。建義具有工科、農科取向的學生在獲得必修的4個學分之後至少再選修4個學分,即共獲得8個學分。
(三)學分怎樣評價
過程性評價:參與程度、操作、考勤、討論、辯論、作業、作品(設計與操作)、考試等
終結性評價:作品設計、操作實踐、考試;(學校實施通用技術的學分認定方案);
參與程度、考勤20% 作業20% 作品20%考試 40%
(四)這門課怎么學?
學會讀目錄和緒論
目錄----總攬本書全局,了解本書整體結構和內容;
緒論----可以知道本書的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
學習方法:1.運用好教課書;2.採取多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網路學習等等;3.積極思考,爭取多動手。
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方向,做好心理準備。通過提出問題、
任務驅動、案例學習、交流、技術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對生活、學習和社會中的事例進行分析和歸納,使學生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由此產生對通用技術課程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
五.通用技術涉及以下幾方面:
技術與設計1
技術與設計2
電子控制技術
簡易機器人製作
汽車駕駛與保養
服裝及其設計
家政與生活技術
建築及其設計
現代農業技術
六.通用技術老師職位要求:
1、能勝任物理教學和物理實驗員工作
2、能勝任通用技術課教學
3、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4、熟練操作車床、鑽床等機械和工具
5、有較強的創新能力
6、自己曾有創造發明經驗,並擁有專利號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