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瀉利咽湯

通瀉利咽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福建中醫藥》。具有清熱解毒,通腑利咽,排膿生肌之功效。主治肺胃積熱,復感風溫時邪。症見咽喉疼痛,吞咽困難,畏冷發熱或寒熱往來,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白或黃白相兼。咽部檢查有明顯充血,扁桃體腫大I~Ⅲ。扁桃體上有膿性分泌物。

基本介紹

  • 名稱:通瀉利咽湯
  • 出處:《福建中醫藥》
  • 組成:生大黃、軟柴胡、淡黃芩、金銀花、連翹殼、射干、夏枯草、蒲公英
  • 功用:清熱解毒,通腑利咽,排膿生肌
  • 主治:肺胃積熱,復感風溫時邪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運用,加減化裁,

組成

生大黃(後下)6-10克,軟柴胡6-9克,淡黃芩6—9克,金銀花10-15克,連翹殼10-15克,射干10克,夏枯草10克,蒲公英10—15克。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清熱解毒,通腑利咽,排膿生肌。

主治

肺胃積熱,復感風溫時邪。

運用

診斷要點:咽喉疼痛,吞咽困難,畏冷發熱或寒熱往來,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白或黃白相兼。咽部檢查有明顯充血,扁桃體腫大I~Ⅲ。扁桃體上有膿性分泌物。

加減化裁

表熱甚者加薄荷葉,里熱甚者加生石膏、川黃連,熱毒甚者配合銀黃注射液肌注。外用喉蛾散吹喉,每日5~6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