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橋記

通濟橋記

《通濟橋記》,元代碑記,建州儒學正安思道為紀念興中州達魯花赤阿拉那失里創建通濟橋而作。《通濟橋記》原碑於1957年從朝陽縣喇嘛廟(佑順寺)大門內屏牆中拆出。

《通濟橋記》碑文今收錄於《朝陽縣交通志》、《朝陽縣文史資料 第三輯》等文獻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通濟橋記
  • 出處:《朝陽縣交通志》《朝陽縣文史資料 第三輯》
  • 作者:安思道
  • 創作年代:元朝至正九年(1349年)
  • 作品體裁碑記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原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通濟橋記》
奉訓大夫興中州達魯花赤 阿拉那失里創建
大寧路建州儒學正 安思道撰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險阻既遠,民定厥居。曰川曰陸,舟車所通,人力所至,莫不有當行之路。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孟子譏之以惠而不知為政。有曰:歲十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夫明橋之說其來遠矣,厥後有司者治之爾。
營州者,慕容氏之故城也,其人傑地靈,山川形勝,載在傳記,昭昭然矣。歷代詩人賦詠其間,有甲於他郡之目。去城之東,和龍山下,有水曰凌江,會夏五六月之間,霖雨大作,泛濫橫流;逮乎春冬之季,水忽凝泮,輸蹄是阻,實為艱哉。由是本州官提調每歲期以八月巳日,移文各鄉社長,家喻戶曉,派夫聚役,架木覆土而成。苟取一時之利,未幾時而圯壞,肥其官而役其民,所耗甚巨矣。於戲。及公之來,以提調是事為己任,圖集後功,務除前弊,募力集料,所需木植等物,不以毫分取於民。隨宜視辦,使盈其數。委皂隸之能者,督工造作,眾役迭興,公餘靡不親蒞之。經營之始,戒以勿亟,不日僝功,而成大路矣。
觀其鵲羽填江,固不足謂之奇;虹腰跨海,亦未足言其狀也。櫛列劈凌之柱,峰槓貫板之釘。載詠載歌,既堅既好。樵蘇朝涉之憂,遐爾贊日隆之美,皆曰不假舟楫,濟人於通津。語云:仁者先難而後獲,唯我監侯之謂也。彼或有是心無是政,廢公道以市私恩,違正理而乾虛譽者,其可與公同年而語哉。予閉戶讀書,置餘事於度外。郡之耆老張仲達,一日扶杖而來,征予為記,以敘其事。予采途人之頌,以通濟名之,俾鏟諸石,以俟後之為政者,過此橋觀此碑,亦將有感於斯文也。
是歲九月既望,晨興謹記。
至正九年十月 孝行鄉社長 張仲達 立
石匠 郭珍 刻

創作背景

據碑記內容可知,元朝至正九年九月興中州地方官阿拉那失里修建的通濟橋竣工。該橋架在凌江(今大凌河)上,通向和龍山(今鳳凰山),是一座木結構橋。參與建橋的孝行鄉社長張仲達邀請建州儒學正安思道撰寫了這篇碑記,並於當年十月刻石立碑。
原碑於1957年從朝陽縣喇嘛廟(佑順寺)大門內屏牆中拆出。《通濟橋記》原文今收錄於《朝陽縣交通志》、《朝陽縣文史資料 第三輯》等文獻中。原碑石現已不存。

原文注釋

1、興中州:元代州名,古稱營州龍城,今遼寧朝陽
2、達魯花赤阿拉那失里:達魯花赤是元代官名,是所任轄區內最高地方官。阿拉那失里是人名,時任興中州達魯花赤。
3、建州:元代州名,今遼寧朝陽黃花灘,現存建州城址
4、儒學正:地方學校學官。
5、子產聽鄭國之政:出典於《孟子》。子產主持鄭國的行政,用他的專車幫助別人渡過溱水和洧水。孟子評論說:“是個好人,卻並不懂治國理政。如果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橋,十二月修成走車的橋,百姓就不會為渡河發愁了。”
6、粵營州:粵通曰,發語詞。營州古稱龍城,今遼寧朝陽,十六國前燕後燕北燕建都於此。
7、慕容氏:慕容皝所建前燕慕容垂所建後燕,均曾建都於龍城。
8、和龍山:在興中州東,今朝陽市鳳凰山。《元一統志》:“和龍山在興中州東,南北長六十里,東西廣三十里,一峰特聳,號曰天柱孤峰。”
9、凌江:即大凌河。《元一統志》:“大凌河自建州界流經興中州東南,下流入義州境。”
10、提調:提舉調度、指揮。
11、社長:元朝時基層組織,每50家編為一社,擇年高、曉農事的漢族地主當社長。
12、於戲:讀音同“嗚呼”,語氣詞。
13、僝功:完工。僝(zhuàn):顯現、具備。
14、樵蘇:砍柴刈草,指日常生計。
15、語云仁者先難而後獲:出自《論語·雍也》:“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作者簡介

安思道,元朝至正年間建州儒學正。今有《大元懿州路興中州大通法寺常住地產碑記》、《通濟橋記》等文存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