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洋

與海外往來。 清 慕天顏 《請開海禁疏》:“然而議此者,必謂海氛未靖,方事勦除。若一通洋,勢多扞格。”

基本介紹

通洋鎮概況,通洋鎮東嶽廟,簡介,緣起,習俗,

通洋鎮概況

通洋鎮位於有“鶴鄉”美譽的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部,古稱通洋港,曾因域內的東嶽寺廟和邵尖島而出名。水陸交通非常便捷。全鎮處於射陽河和新民河兩大水系之間,水上交通運輸十分便利,射陽河可通航1000噸以上的船舶,域內通洋港可通航500噸的船舶。鎮內二、三級公路縱橫交錯,與S309省道相接,距縣城15公里,距沿海高速入口10公里,離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射陽港30公里,到鹽城飛機場只有45公里。

通洋鎮東嶽廟

簡介

東嶽廟會因廟而名,因廟而興。東嶽廟始建於明代,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毀於侵華日軍。2006年,在廟址還發現過“東嶽廟”的石刻門額。原址在通洋鎮的街上,坐北朝南的大院,占地十多畝,中有正殿三間,後殿三間,東廊房十間,西廊房十間,東西廊房供著大小閻羅像、龍王像、眼光娘娘菩薩、豆神菩薩,正殿正中供著檀香木雕塑的天齊王像,左側是身高丈余著四大金剛泥塑像。右側是觀音像。後殿正中供奉著天齊王站像,左側是十八羅漢像,右側是三宮架像。大院天井東邊有一棵白果樹,樹幹直徑一米多。大院天井西邊有一棵狗骨樹,直徑也有一米多。

緣起

通洋東嶽廟始建於明朝洪年間,原址坐落在通洋國小。今發掘東嶽廟的神像、神牌、石刻門額等證物,經鹽城市博物館專家勘察監定為明朝所物,距今六百多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小鎮緊靠大海邊,鎮上居住著百多戶人家,以經菅為身。大部份人家都有門堂店鋪,小鎮上天天熱鬧非凡,所有上五方下五方的船隻過洋入海經商、取采(打魚)都必須經過該小鎮,形成入海必經之岸。每個船隻在入海之前都到該小鎮買些香燭紙馬,豬頭三牲搭台供拜幾日,燒香求神求圖吉利,生財平安靈感得很。一傳十、十傳百,聲名遠揚。
到了明朝年間,曾有一個官商了解到(聽說)大海邊有一個小鎮香火靈神。就將商船沿途順著神羊河(射陽河)行至該小鎮,按俗祭拜三日便出海經商,一年後回來賺了很大一筆錢(一船財寶)。明太祖朱元璋得知驚訝,下旨召見這位商人,命他講明發財經過,該商人如實向朱元璋講明大海邊有個不知地名的小鎮,所有上下五方船隻入海過洋前必須在此敬佛求神非常靈驗。皇帝朱元璋聽後大喜,隨即命身邊大臣前往查看果有此處此事,朱元璋即下旨封稱該小鎮為通洋(該小鎮因此而得名)。並令朝廷官員在通洋建了寺廟堂(東嶽廟),供各地臣民敬香拜佛。從此,四面八方,四鄉八鎮、文人黑客、男女老少、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都到通洋趕廟會,東嶽廟名揚四海,通洋(地名)由此留傳至今。

習俗

東嶽廟會一年有幾次,如正月元宵會,三月春會,七月河燈會。就說三月吧,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七日為東嶽廟出會,人們將廟內三官架抬到北街頭為出架。晚上出燈會,各行各業門前都掛上各色各樣的燈火(燈籠),到出會正期,有馬弁保駕回朝,耀武揚威,鑼鼓喧天,喇叭齊鳴,熱鬧非凡。三月二十八日為正會,更是人山人海,各行各業都有趕會的集體。如屠宰業有“平台”小戲台,請兒童著古戲裝,有定做的袍服,先演一出“文王訪賢”,再演一出對子戲,如“小放牛”、“大補缸”等。米行業有“優秋”木製框架十幾台,有四個小女娃化裝成美麗的仙女。皮鞋匠業有“走馬燈”,用紙糊紮成白馬、紅馬、黑叫驢十二個,把燈點亮,有十二個人著古裝,特別是演黑叫驢的這個人表演技術難度較大。理髮業有“水母娘娘”、“判官”,兩根木槓四人抬,判官就在上邊跳各種姿勢,水母娘娘挑一擔水跟在其後。還有的行業演“蚌蚌精”,“大湖船”等。三十六行七十二業,行行都有一齣戲,從早到晚看不完,人們川流不息,流連忘返。東嶽廟門前有一處焚燒字紙的牆塔,叫“字紙燃”,每天由姓路的人挑著兩個大簍,用竹夾子沿街拾字紙(不讓聖賢文字隨地亂丟,教民惜字),再去牆塔處燒掉。
顏山採集筆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