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清真寺

通州清真寺

通州清真寺是北京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於元延佑年間,是北京地區四大清真寺之一。1959年定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成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州清真寺
  • 位置:北京市通州區
  • 始建於:元延佑年間
  • 類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初建,修繕重建,規模建制,建築特點,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初建

通州清真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通州區清真寺胡同。建於元延佑年間。

修繕重建

明正德十一年(1516)修繕並更名為“朝真寺”,萬曆二十一年(1593)擴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增建配殿袖亭,以窯殿穿廊構式與正殿相通。乾隆年間再次增修。道光年間蓋經學學舍16間,與北側大門相通。同治年間修繕,將原寺院東擴展,擴大前院,在中軸線上建通天閣樓。1933年部分建築被日軍炸毀,後修復。
1945年曾為大學校址。
1966年後山門、影壁、南井亭、窯殿均被毀。
20世紀70年代重建。
1996年重新開寺。

規模建制

大殿面積670餘平方米,分男女禮拜殿。此外,還存有主院北講堂、水房,碑記5塊。

建築特點

寺東向,跨南北二院。軸線上主體建築禮拜殿尚存,勾連搭四卷,明三暗五,形制恢宏,頂式多樣,集中國左建殿宇之大成,為城郊罕有。一、二卷均三間,前為敞廳,卷棚頂,後乃過廳,硬山脊;三、四卷皆五間,前為調大脊,後為歇山脊;四卷明間後為望月樓,四角攢尖脊帶琉璃寶瓶。殿內設井口天花,寫意牡丹圖案;四周梁枋滿飾重彩博古圖。數十根金柱 朱漆,皆圍捏鐵線纏枝牡丹,絢麗奪目,為獨具特色。第二卷兩山之側,各建一座六角攢尖頂過門亭,各與第三卷稍間相通,此種設計亦屬獨到。
主院北講堂,水房尚存,碑記5塊多嵌砌於壁。若胡同北口殿式木碑樓與主院內照壁、垂花門、室禮樓不在"文革"中破壞,則此寺可與牛街清真寺難分伯仲。

地理交通

北京通州區中倉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