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4年,新疆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北疆文物認定組與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文物局工作人員在吉木乃縣途經闊依塔斯村時發現此處遺址,初步認定該遺址屬於青銅時代古人類生活居住遺址。
2015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專人對該遺址進行了較詳細的調查。
2016年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國家文物局提出了發掘申請並獲得批准。為探明該洞穴遺址的規模和性質,對遺址進行了初步發掘。
2017年6月至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再次合作對通天洞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發掘過程中,詳細記錄各出土標本的類別、三維坐標、堆積地層、水平層及產狀、風化磨蝕等方面的信息,對測年樣本、浮選樣本、土壤微型態樣本以及DNA土壤樣本等也做了專門的提取工作,文化層所有土樣都進行了篩選。此外還邀請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協助對遺址發掘區域及周邊進行了電法物探和探地雷達勘探,對遺址及附近的地層堆積情況進行了初步推斷。
2018年1月23日,吉木乃縣文體廣新局原局長表示通天洞遺址附近還有20多個洞穴,該區域將繼續發掘,已經開始規划進行發掘,可能還會有重大突破。
2020年6月至9月,考古工作者對通天洞遺址二號洞穴外的T0118探方進行了發掘。“清理到探方下第7個文化層時,發現了3個灶坑,並在灶坑內發現了一件銅管殘件。”
2021年,通天洞遺址發掘面積36平方米,遺址中出土了5200多年前的小麥和約5000年前的黍(黃米),小麥來自西亞,黍來自中國華北。
2022年,通天洞遺址第7次考古發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取得了一定的收穫。首先對遺址的文化內涵和性質有了進一步認識,結合調查工作,初步判斷該遺址有可能是一處具有聚落性質的綜合性遺址。考古人員除了在遺址核心區西北發現洞穴、岩棚之外,還在東、北、南方向發現可能存在較多的遺存,如古墓、遺址等。在遺址周邊新發現富蘊縣頂山紅房子石器點、喀木斯特遺址、烏爾禾遺址等。
遺址特點
通天洞遺址有三處大小不一的洞穴,正面看略呈“品”字形,左下洞穴最大,長22.5米、進深16.6米、高5.8米,進入洞穴約2米時,洞穴與山頂上下相通,通天洞由此得名。因洞穴曾經作為牲畜棚圈使用,洞內地表牛羊糞便堆積很厚,並有較多灰燼。洞穴靠東內壁又有三小洞穴,北側洞口曾用土坯封砌,可能跟棚圈有關。內壁南側上部還有一小洞穴通到山坡右上方。左邊較小洞穴被土幾乎填滿,洞口有面積約10平方米的堆積,在此堆積上,採集到一些石杵殘件及手制夾砂灰陶、紅陶片,陶片除素麵者外,也可見刻劃紋、剔刺紋構成的折線紋等紋飾。這些陶片及紋飾與切木爾切克文化墓葬出土的陶器型制、紋飾基本一致。
文物遺存
早期鐵器和青銅時代地層中發現的遺物包括陶器、銅器、鐵器、石磨盤等,主要屬於阿凡納謝沃文化和卡拉蘇克文化。在T0505探方內還發現有圍繞洞口的石圍牆等遺蹟,石圍牆外則有直徑約1.2米的灰坑。T0505內早期鐵器和青銅時代地層堆積經浮選得到了炭化的小麥(Triticumaestivum L),對其進行14C測年所得年代為距今5000~3500年(校正值)。
舊石器文化層中出土的遺物包括編號標本兩千餘件,其中石製品約占2/3,動物骨骼化石約占1/3。此外還篩選出細小的動物化石及石製品標本萬餘件,篩選標本中以動物化石尤其是小型動物化石為主。石製品種類十分豐富,包括勒瓦婁哇石核、盤狀石核、勒瓦婁哇尖狀器、各類刮削器與莫斯特尖狀器等典型的勒瓦婁哇—莫斯特文化的石製品。總體顯示出較明顯的舊大陸西側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特徵,在國內同時期遺址中十分獨特,填補了中國缺少典型舊石器時代中期莫斯特文化類型的空白。動物骨骼破碎程度較高,有明顯的切割、灼燒、敲擊等痕跡,可鑑定種屬包括食肉類、兔類、羊、驢、犀牛、棕熊以及鳥類等大量小動物骨骼。
歷史文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小強研究員團隊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於建軍研究員等,在新疆北部阿爾泰地區通天洞遺址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給出答案稱,距今5200年,小麥和青稞通過歐亞草原傳入中國。
研究團隊通過炭化植物種子、木炭、花粉、動物遺存等考古記錄以及年代學的綜合研究,將中國境內已知最古老的馴化普通小麥和青稞的年齡定格在距今5200年,這為小麥/青稞農業向東傳播以及東西文明交流的草原通道提供了最早期的證據。
研究者們認為隨著西亞伊朗早期農業人群的擴散,普通小麥和青稞在距今5500前後傳播至中亞西天山的山麓地帶,然後由中亞早期農牧人群經西天山北上帶入阿爾泰地區,在5200年前形成通天洞遺址的普通小麥與青稞農業。隨後,這些從事簡單糧食生產的人群將這兩種作物繼續向外傳播,一路向東,通過歐亞草原帶將西亞作物傳播到河西走廊及青藏高原北部地區,再到黃河流域,一路則繼續向北則傳播至西伯利亞草原區。
中亞南部種植的早期小麥和青稞等作物向北的傳播,是從低緯度低海拔地區向高緯度高海拔地區的傳播,可能會遇到光周期敏感性、較短生長季節、低溫等氣候環境和植物生理障礙。原始麥類作物可能與當地野生大麥進行了雜交從而具備了適應高緯度高海拔的生理特徵,而有殼大麥、
豆類作物沒有成功地適應高緯度的氣候。這一結果也很好地解釋了在西亞與中亞眾多的早期馴化作物中,為什麼只有青稞和普通小麥兩種作物被“選擇性”地引入中國北方高緯地區,也指示了漢代“綠洲絲綢之路”開通之前,北方的“草原通道”是早期東西方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最主要路徑。
文物價值
通天洞遺址洞穴堆積較厚,首次發現了本地區舊石器-銅石並用—青銅—早鐵時代的連續地層剖面。堆積序列清楚,年代跨度大,不僅填補了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的空白,也是中國舊石器考古的重大發現,對了解新疆地區四萬多年以來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確立區域文化發展的編年框架有重要意義。
通天洞遺址是新疆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遺址所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遺存在中國只發現於少數幾個遺址,而這類遺存在中國周邊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等地卻有較多的研究和發現。遺址所在的新疆阿勒泰地區位於亞洲腹地,四周分別與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歐亞大陸北方大草原、中亞東歐等地區為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遺存為進一步探討更新世亞歐大陸東部地區史前時期人群的遷徙、交流、擴散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在探討古人類適應方式、生計行為、石料來源、古環境研究、年代學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研究潛力與學術價值。
保護措施
2018年1月23日,吉木乃縣文體廣新局局長馬保忠表示該遺址將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計畫建設舊石器博物館,以保護這些四萬年前古人類使用的遺存。
2018年4月10日,通天洞遺址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通天洞遺址是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托斯特鄉闊依塔斯村東北。
交通信息
自駕:從吉木乃縣出發經S229—G219—闊依塔斯村—通天洞遺址,全程大約5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