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雍正七年(1729年),寧遠大將軍
岳鐘琪率西路軍2.56萬餘人,進駐巴里坤平叛。清雍正九年(1731年),岳鐘琪率軍修築綠營兵城(漢城)。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為攜家眷常住在此地的兩千滿族旗兵而建巴里坤滿城。
新疆建省後,城內滿族官兵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遷往
奇台,此城逐漸廢棄。
民國元年(1912年),巴里坤故城遺址被火燒毀。
遺址特點
巴里坤漢城遺址,原有城門4座,長約4千米,高約6米,底寬約6米,頂寬約3米,城牆上有城門樓、瓮城門、垛口、炮台、馬道,城周有護城河、設吊橋。城內四條大街、兵營營房、演兵校場。街中心十字路口築有鐘鼓樓。為彌補面積之不足,後又在主城東西各5里處修築周長約2.5里的小兵城兩座。
巴里坤滿城遺址,又稱會寧城,位於漢城以東500米處,為長方形,東西長約1306米,南北寬約501米,牆高約7米,頂厚約3.2米,底厚約5米,上築女牆,高約1.5米,厚約0.5米,建有箭垛(射孔)。城牆四角有角樓,牆外設炮台,東牆有炮台一個,南牆3個,北牆1個,三牆中段各置城門,外有半圓形瓮城,東門寬10米,瓮城半徑32米,門寬6.6米。城內原有建築均已無存,城址被破壞。
“漢滿”兩城內許多民居、府衙、會館未留存,保存較完好的是生土築成的古城牆。
歷史文化
巴里坤滿城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在巴里坤又修會寧城,作為從安西調來2000多名滿兵駐紮之用。因為當時駐防邊疆的嫡系部隊為安定軍心準許攜帶家眷,而軍事需要又不能雜居百姓之中只能修大的軍營。這座城就是巴里坤滿城。當時城牆高1丈6尺,城周6里3分。有四座城門,東宣澤門,西導豐門,南光被門,北威暢門。城內萬壽宮、關帝廟、衙署、倉庫、兵房等項共房五千二十九間。城內根據官職大小築有小木樓和平房,大多平房為滿族的傳統住房,一般院內有一個影壁,立有供奉神用的“索羅桿”,兩間正房,門向南開,外屋有灶,裡屋北、西、南三面有土坑。官職大的小樓飛檐翹角,雕樑畫棟,其建築風格式樣介於漢、蒙之間,布局大致相同。
研究價值
巴里坤故城遺址是新疆保存最完好、長度最長的清代城牆遺址,在研究清代新疆地區的軍事、貿易、屯兵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1999年,巴里坤故城遺址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巴里坤故城遺址,路程141.8千米,用時約2小時3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