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88年,文物普查中,哈密地區共登記烽燧40座。
2007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確定哈密地區共有烽燧62座。
截至2022年12月,哈密地區累計發現古代烽燧106座。
遺址特點
綜述
哈密境內烽燧遺址是古代的報警系統,與長城並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但也有獨立存在發揮預警防禦作用的,它們與絲綢之路中道與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護衛絲路暢通的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12月,新疆哈密市累計發現古代烽燧106座,成為新疆烽燧主要富集區之一。唐代烽燧38座,清代烽燧68座。唐代烽燧大多建在山頂上,視野開闊、易守難攻,其附近多水源,多見二次加築現象,少附屬建築、少遺物。清代烽燧一般建在交通沿線,建築結構以夯築、土坯砌築、土坯加石構為主。
烽燧形狀和建築方式
通過實地考察哈密市80餘座烽燧遺址,就形狀來說,截面呈方形的69座,多邊形的5座,圓形的3座,還有3座坍塌後形制不明;就建築方式來說,黃土夯築37座,土坯壘砌35座,石塊壘砌8座。天山南北兩路烽燧在哈密相交、融合。從整個新疆來看,哈密市烽燧線路清晰、結構完整、數量眾多。
烽燧維修、加固
烽燧維修加固中,一般都是擴大原烽燧的基礎,在原烽燧外圍進行加築。遺存中一座用原木搭建木框,原木採用凹槽相互咬合,咬合後打洞插入木楔,再在原烽燧上垂直插入一端削尖的原木充當栣木,使新舊烽體能更好地結合。最後採用土坯逐層壘砌,並夾雜有紅柳枝、芨芨草層。由於是二次修築,新舊烽體的結合無法達到緊密的效果,因此晚期烽體剝落坍塌比較嚴重。
烽燧附屬設施
哈密烽燧附近經常發現成組分布的土堆石堆,一般三個一組(偶見四個一組),成排分布。由於這些土堆石堆大部分僅剩基礎,推斷垮塌的土堆石堆是原來的煙墩(附燧)。
薩爾喬克烽隧
薩爾喬克烽隧基座成正方形,隧體為向上收縮的稜柱形,為夯土建築,夯土中夾有紅柳枝,並多用圓木構架。薩爾喬克烽隧長、寬各約8米,高7米多,隧體上下穿架著四層直徑8厘米左右的木棍。
巴里坤湖濱烽燧
巴里坤湖濱烽燧離公路約400米,基座成正方形,隧體為向上收縮的稜柱形,為夯土建築,夯土中夾有紅柳枝,並多用圓木構架。巴里坤湖濱烽燧高大完整,長寬均達10米以上,高9米多,燧體中穿鑿的圓木直徑粗達25厘米,燧東南還有積新薪院落遺址。
拉克蘇木烽燧
拉克蘇木烽燧位於哈密市二堡鄉拱拜爾灣村西南約4千米,地處季節性河流台地上。烽燧平面呈方形,殘高近8米,底座邊長13米。烽燧頂平,頂邊長約9.1米,系土坯與蘆葦、紅柳枝層層夾築而成。土坯長35厘米,寬20厘米,厚10厘米。土坯間每隔35~75厘米平鋪一層厚約9厘米左右的蘆葦、紅柳枝。為唐代遺蹟。
文物遺存
哈密境內烽燧遺址周圍,採集到陶器殘片,均為夾細砂紅陶,輪制,部分飾有刻劃的旋紋和豎線紋。可辨器形為罐。
歷史文化
烽燧
烽燧也稱烽火台,是古代軍事報警系統,各朝代都有著嚴格的建造、使用規定。每個烽燧一般駐有烽帥1人、軍士5人,這些人員大多來自當地州縣或駐軍,約15日輪班一次。烽燧所傳遞的軍事情報較為詳細。可根據旗語、鼓聲、火炬數量傳遞敵人數量、兵種、從哪個方向來攻等重要信息。
研究價值
哈密境內烽燧遺址保存較好,路線清晰,規模宏大,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對研究唐代西域軍事制度、還原不同時期絲綢之路路線都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駕: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哈密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哈密境內烽燧遺址,路程約116.5千米,用時約1小時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