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易商貨。2.多指國與國之間進行貿易。...... 通商:“務財訓農,通商惠工。” 孔穎達 疏:“通商販之路,令貨利往來也”。《國語·晉語四》:“輕關易道...
通商口岸(treaty port),是指西方列強通過戰爭等方式,強迫清政府開放沿江沿海等城市作為的口岸。西方通過打開中國市場,對中國進行侵略和掠奪。...
南京條約、黃埔條約和望廈條約中的重要條款之一,條約要求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實行自由貿易。清道光二十二年,鴉片戰爭後,與英訂...
通商中國(Business China)是由時任新加坡內閣資政的李光耀倡議,由李光耀、溫家寶於2007年11月共同正式啟動的一個新加坡非政府、非盈利性組織,希望綜合語文、經濟和...
“一口通商”多指中國1757年至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之前,清朝規定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通商的政策。在歷史上廣州有過三次“一口通商”。第一次是在1523-...
通商大會是由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會議。舉辦通商大會旨在進一步弘揚通商精神、凝聚通商力量,助推市外資金、人才、技術向南通集聚,凝心聚力,團結拼搏,...
通商惠工是一個成語,讀音是tōng shāng huì gōng,意思是使貿易暢通,給工商業者帶來好處。...
通商鎮,舊鎮名,原屬於江蘇省大豐市的一個鎮,全鎮面積為38.26平方公里,人口17388人。2003年,南陽鎮與通商鎮合併設立南陽鎮,鎮政府駐通商。...
中國通商銀行簡稱通商銀行。系督辦全國鐵路事務大臣盛宣懷奏準清廷後,於光緒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也是...
豐田通商株式會社(toyota tsusho corporation)是日本豐田集團的核心企業,經營豐田集團的海外投資和貿易業務,其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豐田金融株式會社。豐田通商作為世界...
通商學院是中國領先的進出口服務提供商-北京通商匯旗下的教育機構,通商學院專注為進出口企業和個人提供系統的培訓課程服務和知識產品,通商學院在注重理論的基礎上,...
男,中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律師。1992年參與設立通商律師事務所,為創始合伙人、律師。主要從事銀行、項目融資、證券、公司、外商投資、房地產等...
《中韓通商條約》是1899年9月11日中國和韓國在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簽訂的條約。中國清朝政府的代表是徐壽朋,大韓帝國政府的代表是朴齊純。雙方條約文本均為漢字,...
清官名。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設立五口通商大臣,非正式官銜,以兩江總督耆英用“欽差大臣”名義兼管。耆英調任兩廣總督,仍兼,五口通商大臣駐地亦移至廣州。第二次...
《中國通商口岸》是2010年東方出版中心、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廖樂柏(RobertNield)。...
2009年2月2日,南通世界通商總會在江蘇南通成立,南通市賽城集團董事長朱仲輝當選會長,南通市副市長沈振新當選榮譽會長。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大衛勉勵全體通商進一步...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是《馬關條約》的延續。多年來日本統治者企圖在中國得到的各種特權,至此全部實現。《馬關條約》第六條規定:中日兩國所有約章已因甲午戰爭而...
日美友好通商條約(日本語:日米修好通商條約,假名:にちべいしゅうこうつうしょうじょうやく)是,孝明天皇安政五年六月十九日(公元1858年7月29日)江戶幕府同...
通商所律師事務所(以下稱通商所)經北京市司法局批准於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並分別在深圳和上海設立了分所。通商所共有職員二百三十五人,其中...
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和此後的被迫開埠通商,標誌著中國進入了全新的歷史時期。眾所周知,西方列強來到東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蒙受了一次又一次的...
韓國培材大學 中國學部 東亞學系 東北亞經濟通商專業,韓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和韓國最先進的關於東亞經濟為核心的研究專業。系院內現任系主任高正植教授,畢業於...
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是指在相互友好的政治前提下,針對通商航海等事宜全面規定兩國間經 濟、貿易關係的一種貿易條約。...
寧波通商銀行是中國寧波市一所城市商業銀行,其前身為1993年由印尼金光集團控股的寧波國際銀行,為浙江省第一所外資銀行。2009年起,由寧波港集團受讓印尼國際銀行(BII...
國際通商書籍信息 編輯 ISBN: 978-7-5642-2543-8/F.2543版次: 1 著(譯)者: 胡戴新印張: 13 責任編輯: 李嘉毅開本: 16 字數: 260千字出版日期: 2016-...
商埠,漢語辭彙,讀音shāng bù,意思是指與外國通商的城市,另指商業發達的城市。出自孫詒讓《周禮政要·朝儀》。...
1840年至1842年英國發動的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以清朝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而告結束。戰後,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對國際慣例和己方利益的無知,引誘清方就通商口岸的...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和蘇聯共同明確霍爾果斯口岸為兩國間的正式通商口岸。 霍爾果斯口岸照片(14張) 1950年至1962年,霍爾果斯口岸以及三道河子口岸曾發揮過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