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點,主要景點,集安市博物館,禹山貴族墓地,長壽王陵,好太王碑,丸都山城,文化活動,主要活動,特色美食,所獲榮譽,管理單位,旅遊信息,門票,交通,路線,
發展歷史
1980年,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對外開放。
2015年~2019年,先後建設了景區生態游步道、無障礙通道、生態停車場、遊客中心、三星級衛生間、設計製作帶有景區特有文化符號的標識系統等基礎設施,精心設計開發數上百種具有高句麗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位於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景區總面積857679平方米。
氣候特點
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所在的集安市整體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嶺南具有明顯的半大陸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風早度,秋霜晚至。境內老嶺山脈自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市,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抵禦北來寒風,使溫暖濕潤的海洋氣流,沿鴨綠江溯源而來,造就了集安市嶺南、嶺北兩個小氣候區(嶺南屬半大陸半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空氣濕潤、降雨充沛、風力弱小;嶺北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嶺南、嶺北冷暖轉化時差10~15天),氣候條件在全省有“四最”,即平均降雨量最多(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積溫最高(年積溫3650℃)、無霜期最長(150天左右)、風速最低(年平均風速為1.6米/秒)。
主要景點
集安市博物館
集安市博物館,又稱高句麗文物展示中心,位於集安市雲水路10333號,建築面積6459平方米(展覽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築層數四層,平面直徑54米,垂直高度23.5米,整體為八瓣蓮花狀,體現了中國傳統風水學理念和高句麗喜蓮、尚石的特點。中心的展覽標題是:高句麗歷史文物陳列,共展出文物1000餘件,全面直觀展現高句麗定都集安時期,高句麗人建築特色、生產生活、軍事水平、文化藝術、宗教信仰等歷史情況,再現高句麗輝煌歷史。
禹山貴族墓地
禹山貴族墓地是高句麗貴族墓葬群,有12座古墓。五盔墳五號墓是唯一一座對外開放的壁畫墓,是其典型代表之一,墓室長方形,抹角疊澀藻井,內壁石面上遍繪彩畫,四壁依方位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間火焰、蓮花、人物、怪獸托梁,梁枋為蟠龍,藻井繪神仙、流雲、星辰等。高句麗壁畫色彩艷麗,線條流暢,內容豐富,被譽為“東北亞的敦煌”。
長壽王陵
長壽王陵是高句麗第二十代王
長壽王的陵墓,建於5世紀初,長壽王繼位之時。
長壽王陵早年被盜。清同治末年,中原災民出關謀生,進入長白山封禁區,見此墓宏偉壯觀,以為鎮守邊關的將軍之墓,訛傳之為“長壽王陵”。
長壽王陵北依龍山,西靠禹山,東南有鴨綠江,前面是開闊的坡地,朝向好太王碑,遙望高句麗王都國內城。地勢優越,建築恢宏。
據文獻記載,高句麗共經705年,28代王。其中,應有18座王陵分布在集安洞溝古墓群中。長壽王陵是現已確認的王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屬於方壇階梯石室墓。外觀呈截尖方錐形,故有“東方金字塔”之稱。長壽王陵是用精琢的花崗岩石條壘砌。底部近於正方,邊長31.58米,以上有七級階梯,由22層石條逐層內收構成。墓高12.40米。用石條1100多塊。
墓室從第三級階梯築起,墓道口開在第五級階梯。方向230度(西南)左右。墓室長寬各5米,高5.5米,室底順置一大一小兩座石棺床。蓋頂石為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石板,重約50餘噸。墓頂部邊長13.2~13.7米,每邊有20餘個孔洞,原有欄桿及墓頂建築。於土中曾清理出一批筒瓦、板瓦、蓮花紋瓦當和鏨有“條一”“條六”字樣的鐵鏈等建築構件。
長壽王陵系用巨大石條中間填充河卵石構築,自身重量產生向外的張力。為抵消張力,保證其穩固,每面由重10餘噸的3塊巨石倚護,現存11塊(後面中間缺少一塊)。
這些巨大的石條,都是從22千米以外的採石場運來。1500多年前,缺乏運輸和起重工具,高句麗工匠運用冰上運輸、滾木、填土斜坡等辦法,把石條一塊一塊運來,又一塊一塊地壘砌上,需要付出極大的艱辛和努力。長壽王陵的建造,充分反映出高句麗人的聰明才智。
長壽王陵曾有一個很廣闊的陵園和墓域。在保護維修中,曾發現南面約60米處有一涵洞,將墓頂和墓室的滲水排出。在長壽王陵的東北部,有一排東南—西北向的陪冢,現僅存一座,為階壇石室墓。西南200米有祭祀遺址,面積5公頃。
北魏始光四年(427年)高句麗都城南遷平壤。長壽王陵是否為長壽王陵成疑,但從高句麗王陵建築樣式,形制演變規律及出土的瓦、瓦當、鐵鏈等文物,均可證明長壽王陵為5世紀初建造。高句麗王是在即位後修建陵墓的,長壽王亦如此。高句麗遷都是由於高句麗勢力的發展趨向,經濟、文化重心的轉移所至。長壽王遷都之時,長壽王陵已然竣工,不會再起陵墓,只好死後歸葬。而國內城既是故都,又是重要城市,歸葬是完全合理的。同樣的個案,在中原地區屢見不鮮。
長壽王陵陵園設計完美,石造工藝精細考究,堪稱高句麗積石結構陵墓的巔峰之作,亦是絕世之陵—自此之後石造陵墓不再見諸高句麗王陵。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亦稱廣開土王碑,或廣開土王陵碑。
好太王碑是用一整塊角礫凝灰岩稍加修鑿而成,略呈方柱形。這種石料多見於集安的良民和上下活龍一帶的鴨綠江邊。好太王碑高6.39米,幅面寬1.34~2.0米不等。高句麗工匠們修鑿成形以後,將它立起來,然後書寫、鐫刻。四面環刻漢字碑文,共44行,每行41字,除去行文及碑石缺損空刻,共1775個字。碑文為漢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為方嚴厚重的隸書,也保留部分篆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是中國書法由隸入楷的重要例證之一。
好太王碑文大體上分三段內容。
第一段記敘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惟昔始祖,鄒牟王之創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有聖德。命駕,巡幸南下,路由夫余奄利大水。王臨津言曰:“我是皇天之子,母河伯女郎,鄒牟王。為我連葭浮龜”。應聲即為連葭浮龜,然後造渡。於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
據此,多數學者認為高句麗始祖鄒牟王出自北夫余,(扶餘是以現吉林市為中心的兩漢時期最強盛的東北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始祖由扶餘南下至渾江流域的卒本川(現桓仁五女山城)創立了高句麗政權。
好太王高談德是
故國壤王高伊連的兒子,東晉太元十六年(391年),高談德繼位。東晉義熙八年(412年),薨。東晉義熙十年(414年),其子長壽王
高璉為紀念父親的功績,銘記守墓煙戶,在好太王陵東200米處豎起了這座巨大的好太王碑。
好太王在位22年,高句麗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力量強大。碑文記載,“庶寧其業,國富民殷,五穀豐熟”。為了紀念好太王一生的功業,銘刻守墓煙戶,立了這塊碑。
第二段以較大的篇幅,記錄了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開拓疆土的戰事和軍事活動。
395年,王以碑麗不歸,躬率往討。
396年,王躬率水軍討伐殘國。
398年,教遣偏師觀帛慎土谷,因便抄得莫斯羅城,加太羅谷男女三百餘人。
399年,百殘違誓,與倭和通,王巡下平穰。
400年,教遣步騎五萬,往救新羅。
404年,倭不軌,侵入帶方界,王躬率征討。
407年,教遣步騎五萬,攻打百濟。斬煞盪盡。
410年,王躬率大軍討東夫余。
碑文中主要是對百濟和倭的討伐戰爭,同時救援新羅。百濟和新羅是朝鮮半島南部,洛東江以西以東的兩個國家。倭則是日本列島上的古代國家。倭人多次渡海到朝鮮半島侵擾新羅、百濟,並與百濟聯兵向高句麗南部邊境進犯。因此,好太王親率大軍打敗倭寇,征服百濟,奪得百濟64座城,1400多個村子。
396年,好太王討百濟,退倭寇之戰,為出師有名,碑文刻下了原因,這就是有名的“辛卯年”條,在第一面第八行下部和第九行上部,百殘、新羅,舊是屬民,由來朝貢。而倭以辛卯年來渡,每破百殘、 新羅,以為臣民。
好太王的一生,攻城略地,表現了強大的武功,將碑文和有關文獻結合,可看出其戎馬生涯的全部。當然,碑文不記好太王失利之戰,並不是說從來未打過敗仗。另外,碑文中的“步騎五萬”,恐有誇大成分。儘管如此,碑文中記載的史實,可信程度高,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第三段銘刻了好太王的守墓煙戶,國煙30,看煙300,共330家。國煙的身份比看煙的身份略高些,其比例關係為以一帶十,成為高句麗社會什伍制度的縮影。
同時,還鐫刻了好太王存時教言與守墓制度等,對於研究高句麗的社會生活及王族喪葬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初康乾之世,長白山區被封禁二百多年。好太王碑被淡沒在荒煙漫草之中。清光緒三年(1877年),桓仁設縣,書啟關月山發現了好太王碑。百多年來,人們捶拓,考釋,研究,好太王碑在國際上已成為一種專門學科。不斷掀起研究的熱潮。
好太王碑是現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麗考古史料。好太王碑的發現,確認了自中世紀以來為世人遺忘的高句麗文明及中心之所在,在東北亞考古遺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位於集安城北的高山上,與國內城相距2.5千米。是高句麗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它既是國內城的軍事守備城,又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在高句麗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與國內城相互依附,互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築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為世界古代都城史書寫下了壯麗的篇章。
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文獻記載,西漢元始三年(3年),高句麗遷都於國內,築“尉那岩城”。東漢建安二年(197年),高句麗與同臣屬於曹魏的公孫氏政權發生過一次大規模戰爭,高句麗潰敗,國內城被毀。東漢建安三年(198年),高句麗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擴建尉那岩城,修築大型宮殿,尉那岩城更名為丸都城。東漢建安十四年(209年),
山上王移都於丸都,至此,丸都山城的整體布局基本完備,成為高句麗時期唯一一處以大型宮殿址為核心規劃整體布局的山城王都。
丸都山城是憑藉自然山勢的走向構築城垣,城牆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險峻處築低矮城垣或不築,山脊平緩處,高築城垣,使城外高牆絕壁,防禦能力增強。山城北高南低,形若向南傾斜的“簸箕”。城垣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周長6395米。
山城東牆,北牆西段,西牆北段保存較好,高處可達4~5米,由20餘層修琢工整的長方形和方形石條構築,結構嚴謹。石材一般長40~90厘米,寬20~50厘米,厚10~30厘米。自下而上,逐層內收,上部築有1米左右的女牆,女牆內壁下部有一排築洞,相距2米左右。全城有門址6處,南側谷口處有一處瓮門,東北面城牆上各發現兩處門址,南牆西部見有一處城門址,西城牆上未發現門址。
丸都城內有泉水兩處,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東山腳下。在南城門匯於一處,注入通溝河。
城內有地面遺蹟3處,蓄水池一處,墓葬38座。宮殿遺址在東側山坡下,南北長96.5米,東西寬80米,進深作三層階地,到處是瓦礫和成排的礎石。瞭望台亦稱點將台,在南門以北200米的高崗上,用石塊壘築,高11.75米,登台可望見通溝平原及國內城。瞭望台北15米,發現一處戍卒居住址。東南有一蓄水池亦稱“飲馬灣”、“蓮花池”,北部尚有石砌池壁。城內的墓葬,石墳居多,大約是山城廢棄後埋葬的。
高句麗政權建立後,屢受中原政權的冊封,臣屬於不同時期的中原王朝。但隨著中原王朝和高句麗自身力量對比的消長,高句麗也多次與中原王朝和周邊地方勢力發生衝突。作為高句麗早、中期都城,丸都山城曾發生過多次戰事。東漢建武四年(28年),漢軍攻伐高句麗,直逼都城,高句麗王公大臣退守丸都。糧草殆盡,形勢危急。左輔乙豆智獻計,以池中鯉魚及美酒慰勞漢軍。使者代大武神王向遼東軍將領謝罪:“寡人愚昧,獲罪於上國。致令將軍帥百萬之軍暴露敝境。無以將厚意,輒用薄物,致供於左右”。漢軍以為丸都城中水草糧食豐足,久圍不利,於是退軍。
曹魏正始六年(245年),因
高句麗東川王侵擾遼東西安平,曹魏幽州刺史毋丘儉率兵征討高句麗,初戰於梁口,高句麗軍敗走,幽州軍隊直追至赤見峴(今麻線鄉板岔嶺一帶),“束馬懸車,以登丸都”,並刻石紀功。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毋丘儉紀功碑出土於板岔嶺西北天橋溝的山坡上。碑文所記正是母丘儉征高句麗破丸都山城的史實。
東晉鹹康八年(342年),
高句麗故國原王重修丸都城,並移都於此。不久,燕王
慕容皝率軍攻陷高句麗,焚毀丸都城宮殿而去。故國原王再次遷回平原城。從此,丸都城便逐步衰落下去。
丸都山城環山為屏,山腹為宮,谷口為門,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風水”理念。山城防禦堅固,城內卻又寬敞自如,環境優美,使建築、軍事、生活、生產與自然環境渾然一體,首創了與自然環境完美結合的“簸箕形”山城的建築模式。這種因地制宜的創造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是高句麗民族建築才華、築城理念的充分展示,高句麗在丸都山城營造方面的奇思妙想,使其成為中世紀都城建築的傑出範例。
文化活動
主要活動
2024年5月18日上午,集安市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
特色美食
集安火盆,以食材豐富香濃見長的傳統美味。涵蓋牛肉、豬肉、牛肚、豬肚、牛蹄筋、豆腐、米腸、黃豆芽等十幾種食材,極為豐富。將加熱好的平底鍋鋪肉、豆腐和豆芽,加入秘制調料炒制加工的肉類食材,添加若千米腸,鍋底以炭火烘烤,菜看始終熱氣騰騰。火盆的製作工藝經過不斷的傳承與創新,陸續增加了海鮮、豬肉、羊肉、雞肉、蘑菇等眾多口味,打破了大家對於高麗火盆經久不變的傳統印象。
所獲榮譽
2015年,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部認定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管理單位
集安市高句麗文物景區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8月13日,主要負責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遊客參觀接待服務、文物古蹟保護管理、物業管理、旅遊紀念品銷售、圖書零售等。
旅遊信息
門票
高句麗三景區全價聯票:70元/人次。
長壽王陵全價門票:30元/人次;半價門票:15元/人次。
丸都山城全價門票:30元/人次;半價門票:15元/人次。
好太王碑全價門票:30元/人次;半價門票:15元/人次。
對6周歲至18周歲以下(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60-64周歲(含60周歲)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學生證、身份證)實行半票。
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殘疾人、65周歲(含65周歲)以上老年人、現役軍人、集安市民、全國人民警察、消防救援人員憑有效證件實行免票,只限本人。
交通
乘坐飛機或火車到達通化市,然後乘坐公車或計程車到達集安市。從集安市到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可以選擇租車或打車,也可以乘坐公車。
路線
長壽王陵一好太王碑一太王陵一集安市博物館一丸都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