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壁畫均藏於集安的洞溝古墓群中,是土墓代替了石墓後,繪於墓室土壁上的精美壁畫,是研究公元5世紀至6世紀,高句麗歷史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 公元4世紀晚期的墓室壁畫,也就是墓室的早期壁畫內容主要以描繪社會風俗習慣為主,較有名的有反映力士角牴場面的角牴墓畫及繪有巨幅舞蹈畫面的舞蹈墓畫。這一時期的墓畫多是創作在石灰塗抹的土壁之上,整幅畫面清晰優美,內容豐富,如有筵宴、狩獵、歡娛、戰爭等諸多的場面,除此之外,還有珍禽異獸、花卉、星象、神仙等畫面。 到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壁畫的內容就演變成以鬼神為主,較具代表性的有五盔墳五號墓。此墓是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構成的地下墓。墓室長4.37米,寬 3.56米,高3.94米,以白灰給牆壁勾縫,並以整體的平整巨石壓頂,整個墓室以壁畫為主,墓室四周均繪有四神圖。東壁繪有青龍;西壁繪有白虎;南壁繪有朱雀;北壁繪有玄武,整幅圖的襯底是蓮花火焰網穩圖案。此外,墓室的四角之處還繪有人身獸面的托龍頂梁。梁枋,抹角石底部及藻井都畫有騰天的巨龍和龍虎相鬥圖,整圖共有龍39條。墓室常年濕氣蒸騰,然壁畫歷經千年而完好如新,可謂一大奇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化市風景區
- 地理位置:吉林省南部
- 開放時間:9:00-18:00
- 著名景點: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
輝發古城
輝發古城在輝南縣城(朝陽鎮)東北17公里的輝發山上。是明代女真扈倫四部之一的輝發部所在地。輝發部原系薩哈連烏拉江尼馬家部人.始祖星古禮(星古力),傳至旺吉努(王機努),征服鄰近諸部,於輝發河畔呼爾奇山“築城以居”,即輝發古城.旺吉努死,孫拜吉達里“殺其叔七人”,自立為貝勒。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拜音達里參加葉赫等九部攻擊以努爾哈赤為首領的建州部,大敗,為努爾哈赤所滅。 古城南、北、西三面臨輝發河,以山脈為天然屏障,無險可守地段則以土石夯築城牆。分內、中、外三城,周長分別為596.5米、892.3米、1884米,每道城均設二門。今中城牆高3米、基寬12米、頂寬2—3米。內城有一平台,周長336米,高出地面4.8米,上有磚瓦、陶瓷片等遺物,似為建築址。近年在此古城曾出土五彩瓷罐、青花瓷罐、白地鬥彩花碗,耳環、帽頂,以及銅、鐵馬蹬等。這些文物,有的來自中原,有的則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交融的風格。遊人可近觀其景。
靖宇陵園
靖宇陵園在通化市渾江東岸山崗上。為紀念楊靖宇烈士而建。1954年動工,1957年竣工。陵園的建造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親自的關懷。遊人來到園中,可在清新幽雅的環境中仔細瞻仰烈士,緬懷烈士的豐功偉績,從而使升華精神,滌盪心神。陵園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進國門經水泥道,繞中心花池直抵靈堂。國內松柏蒼翠,景色莊嚴。靈堂建築具有民族風格。中央為烈士半身塑像,上懸朱德所書“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橫匾,基座正面刻烈士簡歷.靈堂後是陵墓,安置著黑絨覆蓋的靈柩。陵園兩側為陳列室,展出烈士的照片、遺物、遺著,以及抗聯一路軍戰鬥事跡。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到東北從事革命活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創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1940年2月23日,犧牲於朦江(今靖宇縣)三道饒子,年僅3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