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的幸福計畫

這一生的幸福計畫

《這一生的幸福計畫》是久石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是Sonja Lyubomirsky

基本介紹

  • ISBN:9789869052504
  • 作者:Sonja Lyubomirsky
  • 出版社:久石文化
  • 出版時間:2014年
  • 頁數:336
  • 定價:TWD350
  • 裝幀:平裝
  • 原作品:The How of Happiness
內容簡介
一個人快不快樂,有50%由基因決定,有10%因境遇而起,還有40%可以透過行為和想法增進我們的快樂! 加州大學正向心理學權威劃時代的經典之作 以心理學的實證研究,提出十二個有效增進快樂的方案 即使你有憂鬱基因,還是有40%的自主權,讓自己快樂起來 把甜甜圈裝進你提袋,快樂隨身攜帶 《天下雜誌》、《科學人雜誌》、《康健雜誌》報導 香港警務處為了提升警察的心理韌性和身心狀態,大力推薦本書的快樂方案 黃貞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科景前總編輯)專序推薦 幸福多了40%:我們快樂與否有50%由基因決定,有10%則由境遇造成,還有40%的快樂,我們可以透過改變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加以掌控。 一本與眾不同的快樂書:什麼是快樂? 快樂有哪些秘密? 我們能獲得更多快樂嗎? 快樂能持續得更久嗎? 本書將關於快樂的科學研究成果,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做了全...(展開全部) 一個人快不快樂,有50%由基因決定,有10%因境遇而起,還有40%可以透過行為和想法增進我們的快樂! 加州大學正向心理學權威劃時代的經典之作 以心理學的實證研究,提出十二個有效增進快樂的方案 即使你有憂鬱基因,還是有40%的自主權,讓自己快樂起來 把甜甜圈裝進你提袋,快樂隨身攜帶 《天下雜誌》、《科學人雜誌》、《康健雜誌》報導 香港警務處為了提升警察的心理韌性和身心狀態,大力推薦本書的快樂方案 黃貞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科景前總編輯)專序推薦 幸福多了40%:我們快樂與否有50%由基因決定,有10%則由境遇造成,還有40%的快樂,我們可以透過改變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加以掌控。 一本與眾不同的快樂書:什麼是快樂? 快樂有哪些秘密? 我們能獲得更多快樂嗎? 快樂能持續得更久嗎? 本書將關於快樂的科學研究成果,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做了全面而完整的介紹,既是一本心理學科普書,更是一本勵志書籍,讀者可以藉由書中的方案啟動一生的幸福計畫。 為什麼我們要更快樂? 變得更快樂不僅讓心情變好,跟其他較不快樂的人相比,快樂的人比較隨和、有活力、慷慨、具合作精神,比較受他人喜歡。 越快樂,會越成功。 為自己打造專屬快樂的方案:這是一本快樂手冊,透過心理測驗,我們可以量身打造屬於自己的快樂方案,並在生活中實踐和練習。 全書提供十二個快樂方案,我們不必照單全收,就像挑甜甜圈一樣,只要選你覺得有效、可行的方案就能增進幸福感。 快樂可以練習並幸福久久:透過十二個快樂方案,在心中播下快樂的種子,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練習掌控40%的快樂,但要如何在生活中長久維持快樂心情,作者破天荒提出五個快樂的保鮮法,讓讀者可以幸福久久。 治癒不快樂的方法是快樂:抗憂鬱藥只能抑制負面情緒,無法使人快樂。 即使你有憂鬱基因,還是有40%的自主權,讓自己快樂起來。 正向心理學不但要預防憂鬱,更能有效治療憂鬱症,抗憂鬱的良方就是透過快樂方案增強正面情緒、正面思考及正向經驗,以減輕憂鬱症狀,掃除陰霾。 破除大眾對快樂的迷思 迷思一:快樂必須「尋找」 如果你今天不快樂,明天也不會快樂,快樂不必向外「尋找」,我們可以透過選擇改變與管理心境讓自己快樂起來。 快樂只須內找,不必外求。 迷思二:境遇改變才能使我們更快樂 我們無法重現昔日的快樂情境,但過去讓我們快樂的元素,現在也在我們手上,等著我們加以利用創造未來的快樂。 迷思三:你不是天生快樂,就是天生不快樂? 許多人,特別是不快樂的人,相信不快樂是天生的,也無從改變。 事實剛好相反,許多研究證實我們可以克服先天的限制,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 明確告訴讀者,一般認為可以促使快樂的事物,事實並不然,例如��� 1.物質財富:1940年代,三分之一的家庭沒有自來水、衛浴設備,現代人不只有自來水、浴室,更有微波爐、彩色電視、智慧型型手機與計算機;收入也超過當時兩倍。 但現代人的快樂指數並沒有比1940代高。 這是為什麼? 2.整型會讓自己更快樂嗎? :大數人很難相信變得非常漂亮不會讓自己更快樂。 但是美貌跟快樂沒有任何關聯,也就是說漂亮的人不會比相貌普通的親戚、同事或朋友更快樂。 這又是為什麼? 十二個有效的快樂方案,增進一生的幸福感: 快樂行動一:表達感恩 要聚焦在當下,感激現在的生活和過去的造就。 一個人越感恩,憂鬱、焦慮、寂寞、嫉妒或神經質對生活的衝擊就越低。 快樂行動二:培養樂觀心態 看事情的光明面、在逆境中找尋機會、注意做對(而非錯誤)的地方、不要把過錯攬在自己身上、對自己和世界的未來要有信心,或深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