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熱轉氣

“透熱轉氣”出自葉天士《外感溫熱論》。其云:“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可見“透熱轉氣”是溫熱病邪入營分時期的治療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透熱轉氣
  • 出處:《外感溫熱論》
  • 作者:葉天士
  • 思想:溫病學家重視陰津的思想
簡介,歷史 一、體現了溫病學家重視陰津的思想,歷史二、體現了溫病學家給邪出路的思想,

簡介

內容“透熱轉氣”出自葉天士《外感溫熱論》。其云:“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可見“透熱轉氣”是溫熱病邪入營分時期的治療原則。說明熱邪雖入營分,猶可開達轉出氣分而解。具體治法葉氏例舉:“如從風熱陷入者,用犀角、竹葉之屬;如從濕熱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摻入涼血清熱方中,若加煩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黃代之,急急透斑為要。”說明熱邪入營後,在清營涼血基礎上,可根據滯礙營熱外達的不同病邪,選用不同的方法,祛除熱邪,宣暢氣機,使營熱外達。如屬無形之熱,以竹葉、銀花、連翹辛涼宣透風熱;有形之濕熱,以花露芳香透化濕熱;大便不通,但無腑實者,以金汁或人中黃去其壅塞,透達滯熱;食滯不化者,以山楂、神曲、麥芽去積開達,透達食滯;痰阻血瘀者,以貝母、膽星、竹瀝或丹皮、赤芍化痰活血,透達瘀熱。如此等等,針對其病因而施治,使氣機通暢,營熱之邪有其出路,熱自外達。透熱轉氣成功的標誌是身熱漸退,神清氣爽,脈靜苔生。以上是“透熱轉氣”的本義,但細細推敲,卻從中體會到其重視陰精和給邪以出路的深刻內涵
依據透熱轉氣,即透營轉氣。《溫熱論》:“入營猶可透熱轉氣。”適用於熱性病初傳入營分的治法。熱邪初入營分,症見身熱夜甚、口渴或不渴、時有譫語、心煩不眠,或斑疹隱隱,舌絳而乾,脈象細數。治法宜於清營解毒之中,配以清氣分之藥,引邪出氣分,從外而解。代表方劑為清營湯

歷史 一、體現了溫病學家重視陰津的思想

溫熱病由於感受的是溫熱邪氣,熱勢燎原,最易灼傷陰液,溫病發展進程從衛分→氣分→營分→血分,步步傷其陰,陰液一傷,變證峰起,而留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機,陰津對溫熱病的發展至關重要。故溫病的治療強調泄熱存陰,始終以清泄熱邪來保津,泄熱是手段,存陰是目的,需處處、步步顧護其津液。《素問·金匱真言論》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就是強調保護體內陰津對防治溫病的重要意義,因而歷代溫病學家皆重視“救陰”。“透熱轉氣”正是體現了此思想。其意就是將營分熱邪透出氣分而解,通過清泄氣分熱邪,使氣分熱勢降低,氣機條暢,營熱外達。這樣一可防止熱邪損傷營分的津液,不給熱邪傷陰的環境;二可防止苦寒清熱之品,在營分祛邪時,苦燥傷陰,寒涼遏邪,正所謂“陽盛則陰衰,瀉陽則陰得安其位……瀉陽之有餘,即所以補陰之不足。”(吳鞠通),吳鞠通深解葉氏之意,在邪熱入營時,以清營湯去黃連主之,其中以鹹寒之犀角清心涼營,以甘寒之生地、麥冬,甘鹹寒之元參清熱滋陰,而以苦寒之竹葉、銀花、連翹辛涼宣透,透熱轉氣,去黃連既防苦燥傷陰,又防導邪深入也。體現了溫病泄熱不能純用苦寒,以甘寒為先,以泄熱為用,保津為本,重視陰津的思想。

歷史二、體現了溫病學家給邪出路的思想

溫病是感受溫邪所致,祛除溫邪為治療溫病的第一要務,或透風於外,或滲濕於下,或攻逐於里,務求給邪以出路,以保津、生津、不傷津。如溫邪在表,宜辛涼透表,使邪與汗並而從外解,不可過用寒涼之品,以免涼遏,邪不外透,所謂“在衛汗之可也。”熱邪初入氣分者,宜清輕宣透,熱深者以白虎湯重用辛寒之石膏,達熱出表,引邪外出,所謂“到氣才可清氣”,“才可”二字提示清氣之品不可早用,以防寒涼早投遏邪不解;邪入血分,耗血不補血,動血不止血,尤其不能用炭類藥,即是防止戀邪留寇。甚至斑疹的治療,亦是給邪以出路,如發疹者,以銀翹散加減,辛涼輕宣透毒,使易出易盡,導邪出陰;發斑者以化斑湯,清化血肉中邪;內壅甚斑疹隱隱者,以承氣通腑泄熱,內壅一通,斑疹漸出。如此等等,反映出溫病祛邪,務求給邪以出路。而“透熱轉氣”法也體現了給邪以出路的思想。其以銀花、連翹、竹葉輕清透熱,使邪熱轉出氣分而解,同時“去黃連者,不欲其深入也”。總之,或宣郁透表,或辛寒宣洩,達邪於外,或通腑泄熱,或泄衛透絡,總以透邪外出為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