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欠

逋欠

逋欠,漢語辭彙。

拼音:bū qiàn

釋義:1、拖欠;短少。2、拖欠的賦稅錢糧

唐 元稹 《當州兩稅地》:“自此貧富彊弱,一切均平,徵斂賦租,庶無逋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逋欠
  • 拼音:bū qiàn
  • 注音:ㄅㄨ ㄑㄧㄢˋ
  • 釋義:拖欠;短少;拖欠的賦稅錢糧
詞目,拼音,注音,出處與詳解,

詞目

逋欠

拼音

bū qiàn

注音

ㄅㄨ ㄑㄧㄢˋ

出處與詳解

1、拖欠;短少。
①唐 元稹 《當州兩稅地》:“自此貧富強弱,一切均平,徵斂賦租,庶無逋欠。”
②《醒世姻緣傳》第五回:“況近來聞說錢糧也多逋欠,常被參罪。”
③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賀相國》:“本宅無生事之仆,錢糧無分毫升合之逋欠。”
2、拖欠的賦稅錢糧。
①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敘》:“征伐既下諸國,必先已逋欠,滌煩苛,周乏絕,雪寃滯,惠農民,拔人材,申命郡邑,反覆不倦。”
②《元典章·聖政二·貸逋欠》:“積年逋欠,並與除免。”
③《續資治通鑑·宋真宗鹹平元年》:“諸路逋欠,先朝每有赦宥,皆令蠲放。”
④清 張景蒼 《喻邑勸諭歌》:“逋欠清完且踴躍,不負數年予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