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黨,漢語辭彙。
拼音:nì dǎng
指的是結夥作惡的人,叛逆的黨人。
詞語出處:《宋書·索虜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逆黨
- 讀音:nì dǎng ㄋㄧˋ ㄉㄤˇ
- 基本解釋:結夥作惡的人;叛逆的黨人
- 出處:《宋書·索虜傳》
逆黨,漢語辭彙。
拼音:nì dǎng
指的是結夥作惡的人,叛逆的黨人。
詞語出處:《宋書·索虜傳》。
逆黨,漢語辭彙。拼音:nì dǎng指的是結夥作惡的人,叛逆的黨人。詞語出處:《宋書·索虜傳》。...
慶元三年(1197年),劉三傑入宮奏對,稱偽黨如今已演變為逆黨。韓侂胄也表示認同。宋寧宗遂下詔嚴禁理學,並在王沇的奏請下,訂立《偽學逆黨籍》,以趙汝愚、留正...
慶元黨禁,也稱偽學逆黨之禁,指中國宋代宋寧宗慶元年間韓侂胄打擊政敵的政治事件。寧宗趙擴即位後,宗室趙汝愚以參與擁立趙擴有功升為右相,外戚韓侂胄遷樞密都承旨,...
吳達:“狐媚成奸,豺狼成性,蠹國禍民,如今日之馮銓者也” [16] 、“今日用人皆取材於明季……逆黨權翼,貪墨敗類,此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也。” 龔鼎...
在最終較量中,李元芳殺死了閃靈,並助狄仁傑消滅了袁天罡等"蛇靈"逆黨。狄公與元芳商議暫離朝政,武則天下旨允準狄公以原職致仕,進李元芳為正三品檢校千牛衛大...
他曾參與策劃謀反、謀殺使團、陷害李元芳、刺殺狄仁傑、聯絡逆黨、幽州兵變、圍攻都督府等一系列驚天大案。後在率領逆黨攻打幽州都督府時,與李元芳交戰,被李元芳...
後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曾因“逆黨”反對武后而株連下獄。在26歲、36歲時兩度從軍邊塞,對邊防事務頗有遠見。38歲(聖曆元年698)時,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
[8] 也孫鐵木兒即位後,先在大赦中特別宣布赦免謀反、謀大逆、奴婢殺主等罪,以穩住謀殺英宗的鐵失等一乾逆黨,而後又對鐵失等人加官進爵。 [1] [9] 一個...
欽定逆案是崇禎初期處理太監魏忠賢及其黨羽的政治事件。...... 魏忠賢“逆黨”案的案犯人數、案犯名單、罪名種類、量刑標準,悉由朱由檢親自敲定。史稱“欽定逆案...
平時與藍玉有關係莫逆的許多將校,也都被定位“逆黨”,遭到了抄家滅族的下場。當時因這個案件而被誅殺者多達1.5萬人,軍中的驍勇將領差不多都被殺戮殆盡 [12] 。...
他曾參與策劃謀反、謀殺使團、陷害李元芳、刺殺狄仁傑、聯絡逆黨、幽州兵變、圍攻都督府等一系列驚天大案。後在率領逆黨攻打幽州都督府時,與李元芳交戰,被李元芳...
慶元三年﹐將趙汝愚﹑朱熹一派及其同情者定為“逆黨”﹐開列“偽學逆黨”黨籍﹐凡五十九人﹐包括周必大等。名列黨籍者受到程度不等的處罰﹐凡與他們有關係的人...
王朴,明朝貴州清平衛(今凱里)人。明武宗天德十年(公元1531年)舉人,以知縣任雲南大理通判,昆陽知州,有才氣,識大體,除易門逆黨王一新。 ...
五年冬,為逆黨劾歸。崇禎二年(1629)夏起故官,兼右僉都御史,總理薊、遼、保定軍務。後金兵由大安口入內地,劉策不能御,被劾。祖大壽東潰,劉策偕孫承宗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