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逃禪
- 歌曲時長:04:22
- 發行時間:2019年12月9日
- 歌曲原唱:胡夏
- 填詞:胡不熊
- 譜曲:何亮
《逃禪》為歌手胡夏演唱歌曲,是遊戲天涯明月刀少林門派主題曲,於2019年12月9日發行。歌曲信息 逃禪 - 胡夏 詞:胡不熊 曲:何亮 編曲:何亮/趙鵬 製作人:何亮 吉他:Tommy chan 貝斯:章謀聖 鼓:郝稷倫 弦樂: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
《逃禪詞》是宋朝詩人楊無咎的作品之一。楊無咎(1097~1171)字補之,楊一作揚,一說名補之,字無咎。簡介 作者:楊無咎 內容 ☆水龍吟 當年誰種官梅,自開自落清無比。一朝驚見,危亭岑立,繁華叢里。知是賢侯,有難兄弟,素書...
《逃禪室解嘲》是明代丁鶴年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久慕陶公臥北窗,還從馬祖吸西江。掃愁那用千金帚,折幔惟瞻七寶幢。日晏捲簾延疊嶂,雨晴欹枕聽流淙。周妻何肉俱無累,祗有詩魔老未降。作者簡介 丁鶴年(1335—1424...
《逃禪室》是明代頓銳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書軼經年廢,禪因竟日聞。地非緣客掃,香許對僧焚。禿麈空談豎,清齋佛粥分。病來休萬事,不是故離群 。作者簡介 頓銳,明涿鹿右衛人,字叔養。少有詩名。正德六年進士。由...
《聲聲慢·逃禪作梅、瑞香、水仙,字之曰三香》是宋代周密創作的詩詞。瑤台月冷,佩渚煙深,相逢共話淒涼。曳雪牽雲,一般淡雅梳妝。樊姬歲寒舊約,喜玉兒、不負蕭郎。臨水鏡,看清鉛素靨,真態生香。長記湘皋春曉,仙路迥,冰鈿...
《傳言玉女·和逃禪生四和》是詩人周岸登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晝午熏濃,窈藹茜窗瓊軸。繡屏圍艷,費量珠十斛。龍涎鳳咮,紺唾蠻紅生簇。越瓷清供,佩環爭馥。漫比歡儂,怪荀郎、未免俗。自然風韻,共騷心暗觸。美人香草...
楊天咎(1097-1169),字補亡,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清江(今江西清江縣西南)人,他為人耿直不慕利祿,詩詞書畫皆精,書法學歐陽詢,"以其筆畫勁利,故以工作梅"。他的墨梅有清雅閒逸,出塵絕俗的情致,與院畫塑造的嬌艷...
“煮石”乃超脫之人,放浪形骸之外,淡泊名利、摒棄喧囂與浮華的行為。出自典故“吳讓之刻過一方“逃禪煮石之間”的印,明清印人常以此句入印。所謂“逃禪”,是淡泊名利、摒棄喧囂與浮華,較易理解。是古代文人和文士看破紅塵,追求...
同義詞 揚無咎一般指楊無咎(宋代詞人、書畫家) 楊無咎(1097年~1171年)字補之,楊一作揚,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臨江清江(今江西樟樹市)人,寓居洪州南昌。繪畫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畫師法李公麟。書學...
一、解嫗,畫南生魯居士坐於石案後,一老嫗扶杖立於前,表現白居易作詩通俗,老嫗可解;二、醉吟,畫居士頭飾野花,執杖雲遊,追慕白居易被貶後半仕半隱的歲月;三、講音,畫居士沉醉音樂,使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四、逃禪,...
柳梢青楊無咎,南宋畫家、詞人 茅舍疏籬。半飄殘雪,斜臥低枝。可更相宜,煙籠修竹,月在寒溪。寧寧佇立移時。判瘦損,無妨為伊。誰賦才情,畫成幽思,寫入新詩。【注】楊無咎,南宋時畫家、詞人,號逃禪老人。高宗時,他因不願...
(一)不燒鉛汞不逃禪,不愛烏紗不要錢。① 但願清秋長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二)偶因煩熱便思家,千里江南道路賒。② 門外綠楊三千頃,西風吹滿白蓮花。③ (三)碧紗窗外綠芭蕉,書破繁陰坐寂寥。小婦最憐消渴疾,玉盤紅...
性最穎異,十五食餼,即落髮逃禪,父心吾明經苦留之,乃還俗,領舉人。會試燕京,遇黃山普門禪師,談論相契,遂決意出家。游齊魯吳越山水,訪朱蓼水相國於聊城,訪支寧瑕、周開鴻、任採石諸子於嘉善,禪盟詩社,遍相印證,遠近皈依者甚...
性最穎異,十五食餼,即落髮逃禪,父心吾明經苦留之,乃還俗,領舉人。會試燕京,遇黃山普門禪師,談論相契,遂決意出家。游齊魯吳越山水,訪朱蓼水相國於聊城,訪支寧瑕、周開鴻、任採石諸子於嘉善,禪盟詩社,遍相印證,遠近皈依者甚...
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我經文也不會談,逃禪也懶去參……別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也作“僧不僧,道不道。”“道”,指道士。道士與僧人的形象與作為也有很大區別。如魯迅《吶喊·風波》:“...
《遊人事山中,徘徊於觀音像下者久之》是詩人郁達夫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三月東風作嫩寒,小春花事已摧殘。地來上谷逃禪易,人近中年棄世難。大士慈悲空說法,子張辛苦尚求官。神仙莫問蓬萊使,且待承明看露盤。作者簡介 郁達夫(...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是宋代趙孟堅所作詩詞著作之一。詩詞正文 逃禪祖花光,得其韻度之清麗。節庵紹逃禪,得其蕭散之布置。回觀玉面而鼠須,已見工夫較精緻。雙枝倒作鹿角曲,生意由來端若爾。所傳正統諒末節...
《滾繡毬·我經文也不會談》是王實甫創作的一首曲。作品原文 我經文也不會談。逃禪也懶去參。戒刀頭近新來鋼蘸。鐵棒上無半星兒土漬塵緘。別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則會齋的飽也則向那僧房中胡渰。那裡怕焚燒...
“逃禪煮石之間。”(杜峰印)逃禪,逃俗物,逃喧囂,逃浮華;煮石,為逸趣。逃禪煮石,為“禪石”的由來。胡錦濤倡導藝術工作者德藝雙馨,杜峰老師以逃禪煮石、專注藝術為從藝準則。《風》中之鷹,正是這樣一個藝術形象,不受束縛...
性最穎異,十五食餼,即落髮逃禪,父心吾明經苦留之,乃還俗,領舉人。會試燕京,遇黃山普門禪師,談論相契,遂決意出家。游齊魯吳越山水,訪朱蓼水相國於聊城,訪支寧瑕、周開鴻、任採石諸子於嘉善,禪盟詩社,遍相印證,遠近皈依者甚...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吳縣(今屬江蘇)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舉鄉試第一名,深得詹事程敏政所賞,次年入京會試,敏政為考官,被劾,唐亦株連下獄。放歸,遂佯狂縱酒,築室桃花塢,與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