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劇中,
夏天妹妹飾演在
大英博物館中化成人形而後逃出的玉壺女孩(
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
煎餅果仔飾演中國記者張永安,在英國碰巧撞上了奇異的“同鄉”。一開始記者並不相信玉壺女孩所說的話,隨著劇情的發展,漸漸開始相信纏著自己說要回國的女孩真的是大英博物館中所藏展品:
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而傳言被盜的玉壺居然是自己逃出來的,此次玉壺的旅行背後也隱藏著一段段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故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備註 |
---|
| | | | |
| | Anders Lystell、Linda Stenmark、Michael Stenmark | | |
| | | |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23年初,大英博物館被盜的訊息引發全球關注,有網友留言,希望“拍一部卡通片,就叫《逃出大英博物館》,讓各個文物擬人化,然後復甦過來逃離大英博物館,回家過年……”。圖片中還可以看到主創的回覆“等我”。隨後,主創停更三個月,查閱大量資料,並遠赴英國進行拍攝。
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在被稱為“贓物大教堂”的大英博物館裡有約2.3萬件中國文物,其中約2000件長期展示。它們大多數來自侵略戰爭的瘋狂掠奪,以及清末民國時期盜墓賊的銷贓和清皇室的私賣。維克多·雨果就曾在書信中寫道:“勝利者裝滿了口袋,攜手回到歐洲……而我看到的,是一次偷竊行為,和兩個小偷。”也正如短片所影射的,由於管理混亂,這些藝術瑰寶並不能發揮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反而要面臨被偷盜、被損毀、被掛上電商平台的命運。
再放眼全世界,在47個國家至少218家博物館中,還收藏著167萬多件中國文物。據統計,僅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便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流散出境。那些背井離鄉的瑰寶,在顛沛流離中記錄著令人唏噓的故事,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中國人“落後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
劇本創作
最初創作《逃出大英博物館》視頻腳本時,只用了3個小時,但事情發展得並不如預想的順利,中間經歷了一次大改,之前的那些台詞,更像是以人類視角去寫的。隨後,決定重塑“筋骨”,思念,不該說思念,該用寒暄,該詢問多年未見的你如何。苦楚,不該說苦楚,該說期盼,不希望讓遠方的家人擔心。
該劇的主角是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小玉壺”的原型並非古文物,它是由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俞挺於2011年創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館購藏。中國的量詞有很多,英語很難翻譯。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很少有人了解中國文物細膩而燦爛的背景,更無從記住那些“刻在心底的名字”……“小玉壺”用“盞”來強調自己,喚起大家的記憶。
幕後花絮
宣傳發行
宣傳活動
2023年8月27日,該劇發布預告片。
播出信息
收視信息
截至2023年10月12日,《逃出大英博物館》在抖音平台收穫4.1億播放,點讚量超2700萬;B站視頻播放量每集都突破1000萬。
獲獎記錄
劇情評價
《逃出大英博物館》的走紅絕不是意外,這是一部兼具創意與深度的作品,蘊含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小短劇也有大視角,新時代的自媒體人年輕又赤誠,有理想、肯實幹。(中國新聞網 評)
《逃出大英博物館》通過文物擬人這一創新性的表現手法,將情感羈絆投射到了歷史和文物上,使其更鮮活生動。玉壺流離失所,遊子漂泊不定,如此由點及面帶入宏大而厚重的家國情懷,從而引起觀眾深刻的情感共鳴。依託新媒體、新形式,表現真情感、大情懷。它雖不能稱為完美,但的確是一次可圈可點的嘗試,也讓家國歷史入耳,更入心。(南開大學團委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