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童子下山
- 創作年代:唐朝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地藏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童子下山
空門①寂寞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②,懶於金地聚金沙。
添瓶③澗底休招月,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④。
作品注釋
①空門:佛教名詞。佛教認為“諸法皆空”,以“悟空”為進入涅盤之門,故稱佛教為“空門”。雲房:古時稱隱士或僧道的住所。九華:九華山在安徽省青陽縣西南,因有九峰形似蓮花,故名。有東岩、四香閣、化城寺等名勝古蹟。與峨眉、五台、普陀等山合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②竹馬:兒童玩具,當馬騎的竹竿。懶於句:佛教以金為貴,故有金剛、金幢、《金剛經》、《金光明經》等詞。佛家認為寺廟是藏金之地,因此出家修行便是為來世獲得福報打好基礎,是收聚金沙。金地:佛教典故。佛祖在拘薩羅國有許多信徒,其首都舍衛城一名叫給孤獨的老人,用黃金鋪地為代價,買下王太子的一座園林——祇園,貢獻給佛祖,供其修行傳道。後常用金地、布金之地代指寺廟。
③瓶:汲水的陶罐。烹茗:煮茶。甌:盆盂一類的瓦器、陶器。弄花:一種茶藝,於泡茶時於杯中衝出種種花紋、花樣。
④煙霞:山水景致。因為山水景致中煙霞所占比重最大,故一般山水美景便稱作煙霞。煙指霧靄雲煙,霞即陽光晚霞。
作者簡介
地藏(696—794)唐代池州九華山化城寺僧。本為新羅國(今朝鮮)王子,俗姓金,名喬覺。傳其為普渡眾生的“地藏菩薩”之化身,故稱地藏,亦稱金地藏。少年時出家,六十歲渡海來華,定居於安徽九華山化城寺。他年近百歲圓寂於化城寺,其肉體真身尚保存至今,逾千餘年而不壞。他是唐代一位著名高僧,關於他的種種奇行異跡也廣泛流傳。
故事背景
這一天從廣勝山到橋庵的路上又來了一老一少兩位香客。老者約摸六十多歲,一頭花白頭髮,走起路來,腳步十分輕鬆穩健,老者一身青灰色的衣衫。已經被漂洗的微微發白,上衣被汗水濕透了一大片。肩上是一根窄小的毛竹扁擔,挑著一副行李,一頭看上去好像是一隻米袋,另一頭是一隻小竹籃,竹籃里隱約可見瓦罐碗筷等物。緊跟在老者身後的是一個五六歲光景的小男孩,身上斜背著一隻小巧的香袋,袋中露出一把套著紅紙頭的香柄。只聽小孩在老者身後嚷道?爺爺,我走不動了,爺爺!"老者於是放慢腳步,回過頭來對小孩說:"孩子,聽說這一帶路上經常有老虎出沒,天一黑就會出來咬人。現在天色已經不早了,我們要趕在太陽下山之前走到山上才行。來,走快點"。懂事的孩子答應了一聲,緊走了幾步。但終因年小體弱,不一會又拉在了後邊。這時,天已經擦黑了,老者一看,知道今天是上不了山了。正想趕緊找個人家住下的時候,山上突然颳起了一陣狂風,風聲剛過,只聽到樹叢中"撲"地一聲跳出一隻花斑猛虎。老者一看不好,趕緊抓起扁擔擋在孩子身前,一面讓孩子快跑,一面與猛虎搏鬥,終因氣力不敵,被猛虎咬死。正當猛虎向孩子追來,十分危險的緊急關頭,只聽得一聲怒喝"畜牲,怎敢如此傷天害理!"猛虎聽到背後有人怒吼,立即轉身朝身後撲來。來人輕輕一閃,讓過虎身,然後伸手朝老虎屁股一按,只聽得猛虎一聲痛吟,便一頭朝對面的山崖直撞過去,轟然一聲,把個巨大的山崖撞出了一個大洞,只剩一小截老虎尾巴露在外邊。傳說這個山洞就是今天九華山的老虎洞。
是誰及時趕到這裡救了小孩,又是誰有那么大的本領一巴掌就把一隻猛虎打進了山崖呢?來者不是別人,就是地藏菩薩金喬覺。原來,金喬覺這一天正好到舒姑泉去巡遊,因貪看山色,回來較晚,正在專心趕路之時,猛然聽見一聲虎吼,接著又聽到小孩喊救命,立即如飛趕來,施展法力,掌擊猛虎,救了小孩。但終因晚到一步,沒能救下老者。心中感到很是不忍。因小孩說不清自己的家鄉住處,連父母的名字都說不清,金喬覺決定連夜到村中買來一口棺材,安葬了小孩的爺爺,並決定把小孩留在自己的身邊,讓他跟著勝瑜、道明等學習種地、採藥,自己一有空就親自教他讀書識字,偶爾也教他打坐念經,孩子雖然年幼,但頭腦卻冰雪聰明,跟隨金喬覺師徒觀摩學習,漸漸明白了很多道理。就這樣,一晃過去六年。六年間金喬覺曾託了很多人幫助尋找孩子的父母,自己也多打聽,但始終是音訊皆無。看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起來,金喬覺便決定把孩子收為自己的關門弟子。孩子感念金喬覺對自己的救命之恩和多年的養育照拂之情,早就想拜金喬覺為師,投身佛門。無奈,金喬覺覺得他年紀太小,又沒徵得其父母的應允,一直沒有同意他剃髮出家。今天聽金喬覺終於同意收自己為徒,喜出望外,立即拜金喬覺為師。從此,金喬覺又多了一位弟子,因為同情孩子的遭迂,金喬覺對這個關門弟子也特別眷顧,外出時也經常把他帶在身邊。並且經常對他進行啟發指導。因此,師徒二人感情越來越深,如同父子一般。
到第七個年頭上,化城寺外突然來了一位特別的香客。這位香客用一塊方巾包起整個頭臉,只露出兩隻眼睛和一張嘴。她既不求籤也不燒香,口口聲聲要見神僧金喬覺,因金喬覺當時不在寺內,這位香客也不離去,就在化城寺外等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中午金喬覺才和關門弟子一起回到化城寺。弟子勝瑜趕緊把這件事情報告給師傅。金喬覺感到十分奇怪,便命勝瑜立即請來相見。 香客被領到金喬覺面前,金喬覺當時感到心中一陣亂跳,情知有異,立即高頌佛號"阿彌陀佛"收住心神,問道:"施主執意要見貧僧,不知有何見教?"香客打量一下金喬覺,立即上前一揖到地,說道:"我乃淅江會稽人氏。七年前夫君病重,多方延醫,均無起色,因為聽說大師佛法無邊,公公特帶著犬子不遠千里前來九華山進香許願。半年之後,夫君沉疾不治而愈,現已從軍報國。可是公公和犬子卻一直音訊皆無。我想,夫君之疾不治而愈,定是大師佛力所至,因此,特來感謝大師,同時請教公公和犬子的下落。因為山規不許民婦見大師,只好作如此打扮。還望大師慈悲為懷,寬恕民婦冒犯之罪。金喬覺一聽此人所言,立即想起七年前那個悲慘的夜晚,眼前立刻浮現出一個五、六歲小孩伏在一個老者屍身上痛哭的慘景。"阿彌陀佛,敢問施主夫君尊姓?當時你孩子年令多大?身上有何明顯標記?"
"夫君姓丁,妾本姓劉,犬子當年方六歲,今日算來,也才一十三歲。他出生之日,右邊屁股上有一紅色胎記,記有銅錢大小"。
金喬覺立即問常給小師弟洗澡的勝瑜,可曾見小師弟身上有此胎記?勝瑜回答:"確有此記"。
"阿彌陀佛,如此勝瑜,你現在就把小師弟找來"因小師弟,好貪玩耍,勝瑜一直找到後山,才找到正在專心致志地在那裡捉知了的小師弟,告訴他"師父叫你,你媽媽今天來接你回家了"。"這次是真的,快走,你媽媽正等著你呢!"就這樣,兩人一前一後急沖沖地來到金喬覺的雲房。小孩一看,師父正滿面含笑地看著自己呢,便連忙上前給師父見禮。"徒兒,你看此人你可認得?"金喬覺說完順手一指門邊那個奇怪的"香客",此時,香客已取下面巾,小孩回頭朝身後看去,與此同時,香客也正好向小孩看來,四目相迂,兩人幾乎同時喊出來。
"媽媽、媽媽!"
"小寶,我的小寶,你可把娘想死了!"
母子同時認出了對方,久別重逢,抱頭痛哭。"阿彌陀佛,劉施主今日母子重逢,可喜可賀,貧僧也算了卻了一段塵緣,勝瑜,你快去準備一些齋飯,招待劉施主用餐,她已經連續幾天沒吃上飯了。吃完飯你和小師弟一起把劉施主送到山下村民家歇息,明日一早為師將親自下山為他們母子送行。"多謝大師救子之恩,民婦沒齒難忘。從今以後,每天禱告,早晚一柱香,吃齋念佛,修橋補路,以報佛祖恩德"。
第二天一早,在化城寺通往橋庵的路上,出現了四位一色青衣芒鞋的僧人,前面並行一老一少,邊走邊談著什麼,那老僧七十來歲,邁著堅實的步伐,旁邊的小僧牽著老僧寬大的僧袍一路疾走,臉上呈現出又是歡喜又是悲傷的神情。後面是兩位中年僧人。
金喬覺立即問常給小師弟洗澡的勝瑜,可曾見小師弟身上有此胎記?勝瑜回答:"確有此記"。
"阿彌陀佛,如此勝瑜,你現在就把小師弟找來"因小師弟,好貪玩耍,勝瑜一直找到後山,才找到正在專心致志地在那裡捉知了的小師弟,告訴他"師父叫你,你媽媽今天來接你回家了"。"這次是真的,快走,你媽媽正等著你呢!"就這樣,兩人一前一後急沖沖地來到金喬覺的雲房。小孩一看,師父正滿面含笑地看著自己呢,便連忙上前給師父見禮。"徒兒,你看此人你可認得?"金喬覺說完順手一指門邊那個奇怪的"香客",此時,香客已取下面巾,小孩回頭朝身後看去,與此同時,香客也正好向小孩看來,四目相迂,兩人幾乎同時喊出來。
"媽媽、媽媽!"
"小寶,我的小寶,你可把娘想死了!"
母子同時認出了對方,久別重逢,抱頭痛哭。"阿彌陀佛,劉施主今日母子重逢,可喜可賀,貧僧也算了卻了一段塵緣,勝瑜,你快去準備一些齋飯,招待劉施主用餐,她已經連續幾天沒吃上飯了。吃完飯你和小師弟一起把劉施主送到山下村民家歇息,明日一早為師將親自下山為他們母子送行。"多謝大師救子之恩,民婦沒齒難忘。從今以後,每天禱告,早晚一柱香,吃齋念佛,修橋補路,以報佛祖恩德"。
第二天一早,在化城寺通往橋庵的路上,出現了四位一色青衣芒鞋的僧人,前面並行一老一少,邊走邊談著什麼,那老僧七十來歲,邁著堅實的步伐,旁邊的小僧牽著老僧寬大的僧袍一路疾走,臉上呈現出又是歡喜又是悲傷的神情。後面是兩位中年僧人。
從上圖戀戀不捨的情景,可以看出兩人師徒之情……
分別之際,金喬覺口拈七絕一首:
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瓶添澗底休拈月,缽洗池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在母子拜別地藏菩薩金喬覺時,金喬覺贈送素餅(現九華山地藏童子餅)與母子二人在路上當著乾糧,使母子兩人順利返回家鄉。
作為紀念地藏菩薩與童子之間的一段淵源,九華山”童子餅”因此而得名,自古以來,送童子下山故事流傳至今。童子餅伴隨著地藏故事一直流傳至今。現如今九華禮傳承最傳統的做法的,保留最純樸的味道。那是一種紀念,更是一種感恩。感恩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