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普上人還陽羨》
- 作者:皇甫曾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送普上人還陽羨》是唐代文人皇甫曾題贈給普上人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普上人的送別之情,同時讚揚了普上人不顧自身勞累,普渡眾生的偉大精神。作品原文送普上人還陽羨花宮難久別,道者憶千燈①。殘雪入林路,暮山歸寺僧。...
由於唐貢山生產的貢茶是皇室偏愛的珍品,產量不多,極為名貴,故須通過驛道快馬加鞭、日夜兼程急送長安,稱為“急程茶”。唐代詩人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稱:“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充分說明了陽羨茶在當時的至尊地位。宜興西南一山因此而得名“茗嶺”。由於宮廷講究茶事,地方十分重視,...
宜興手工紫砂陶技藝是指分布於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的一種地方民間傳統制陶技藝。該工藝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代,迄今已有 600 年以上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陶藝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紫砂壺(藝)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
截至2023年4月,學校與宜興市第二高級中學、宜興市張渚高級中學、宜興市陽羨高級中學、宜興市官林中學、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組成六校聯盟,開展“送課到校”“同課異構”等活動;與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無錫市北高級中學、無錫市青陽高級中學、江陰市第一中學、江陰市長涇高級中學、江蘇省常州田家炳中學、溧陽南渡高級中學...
與劉長卿、獨孤及、皎然、陸羽等友善。詩有《皇甫曾集》,《全唐詩》存詩48首,編為1卷。[4]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送普上人還陽羨》書法圖(1張) 送普上人還陽羨的概述圖(1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2139次 編輯次數:1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啵嘰的大米4 (2022-07-19)...
5世紀,《桐君錄》有“晉陵皆出好茗”的記載,晉陵即今常州,常州轄治之內自古僅宜興多山產茶。唐代最為人稱道的是陸羽和盧仝。陸羽所著《茶經》為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系統介紹茶的歷史文化及自然科學的茶書。陸羽因避安史之亂而隱居浙西,除在浙江湖州一帶隱居外,還到過宜興。其好友皇甫曾作《送陸鴻漸南山採茶》...
宜興紫泥,千百年來養育了一代代能工巧匠,以至於一提起紫砂壺,我們立刻就聯想到宜興。究竟是紫砂壺使宜興出了名,還是宜興使紫砂壺出了名,誰也考證不清楚了。製作過程 如下: 從礦層中開採出的紫泥,俗稱生泥。似塊狀岩石,經露天攤曬風化,使其鬆散,然後經初碎、粉碎,按產品要求的顆粒數目,送風篩選。篩...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
晏、普二人,星夜回到陽羨,拜見了哥哥,將朝廷所賜黃金,盡數獻出。許武道:“這是聖上恩賜,吾何敢當!”教二弟各自收去。次日,許武備下三牲祭禮,率領二弟到父母墳塋,拜奠了畢,隨即設宴遍召里中父老。許氏三兄弟,都做了大官,雖然他不以富貴驕人,自然聲勢赫奕。聞他呼喚,不敢不來,況且加個請字,那時眾...
賀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彥先,會稽郡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兩晉時期名臣,孫吳後將軍賀齊曾孫、孫吳中書令賀邵之子。賀循早有名聲,與紀瞻、閔鴻、顧榮、薛兼併稱“五俊”。初任五官掾、陽羨縣令、武康縣令、太子舍人等職,在地方頗有政績。後退居會稽,參與討伐石冰之亂,又拒絕叛將陳敏的封賞...
紫砂器是極其珍貴的,有"價埒黃金"、"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土一丸"之說。在宜興紫砂器中,最受稱頌的是紫砂茶壺,而紫砂茶壺的興盛與飲茶風尚的盛行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優點 根據宜興陶瓷工業公司的研究,利用這些陶土來燒制器皿,有以下優點:一是紫砂原料經過澄淀、煉製,可塑性好,燒制過程中收縮率小,...
清人俞樾在《今人瀹茗之法起於明初》一文中說:“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云:‘國初四方貢茶,以建寧陽羨為上,猶仍宋制,碾而揉之,為大小龍團。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勞民力,罷造團茶,惟採茶芽以進。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筍。茶加香味,搗為細末,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
在一次友人聚會中,以惠山泉烹白峴茶,作詩《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餉白峴茶,適吳宗伯寧庵寄陽羨茶亦至白峴,烹以飲客命余賦詩》云:“諫議印封陽羨茗,衛公驛送惠山泉。百年佳話人兼勝,一笑風檐手自煎。閒興未夸禪榻畔,月明還到酒樽前。品嘗只合王公貴,慚愧清風被玉川。”明代徐渭,詩吟茗嶺,嶺南羅岕...
除以上所述,較好的志怪書,還有十六國時代王嘉的《拾遺記》,多述歷代遺聞;舊題陶潛所作《搜神後記》,內容與《搜神記》相仿。其中《白水素女》一篇,即民間“田螺姑娘”的傳說,流傳很廣;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也以神怪為主,文辭清麗,敘事委曲,是其所長。《陽羨書生》一則,演化佛經中的故事,幻奇之...
紫筍茶,從唐肅宗年間(公元757-761)起被定為貢茶。是因為茶聖陸羽品嘗了陽羨(宜興)紫筍茶後向宮廷推薦。後來因為宜興貢茶數量大,才由長興顧渚分造。簡介 也就是說,最早出紫筍貢茶的是當時的陽羨(現今的宜興)。又唐代進貢陽羨紫筍茶,同時進貢金沙泉水。清嘉慶二年《重刊宜興縣舊志》載:“唐貢山在縣...
長興縣的“紫筍茶”品質更勝宜興市的“陽羨茶”,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已負盛名。唐代時,湖州刺史為了確保貢茶質量,每年“立春”過後即要進山,直到“穀雨”,貢茶焙制完成畢才離山。皇室還規定每年第一批茶,必須在“清明節”前十天起程,由陸路快馬遠送,限“清明”節前遠到京城長安(今西安),在“清明”節...
吳興為浙江省湖州市的古稱,三國吳甘露二年(266年),吳主孫皓取“吳國興盛”之意改烏程為吳興,並設吳興郡,轄地相當於湖州市全境,錢塘(今杭州)、陽羨(今宜興)。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黃歇徙封於吳,於今吳興區道場鄉境內築菰城,置菰城縣。秦改稱烏程縣。唐調露二年(680年),分烏...
其時鬥茶流行,福建所產建茶取陽羨茶和顧渚紫筍茶而代之。元朝的貢茶始於武夷置場官工員。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詔天下產茶之地,歲有定額,以建寧為上。清代在杭州西湖龍井設有御茶園等。茶稅 又稱茶課。是一種以實物或貨幣納稅的制度。唐代後期,財政困難,因此在德宗建中元年(780)實行茶稅。興元元年(784...
宋代,連唐時最著名的生產陽羨貢茶的義興也改生產散茶。北宋葛常之在文中說:“自建茶入貢,陽羨不復研膏,謂之草茶而已”,草茶即散茶。從南宋時起,雖然宮廷推崇北苑貢茶,仍為團餅茶,但在民間卻開始風尚起散茶來,及至元朝,散茶進一步普及開來。其時,象江西洪州的雙井茶、浙江的日鑄茶都是當時的散茶中的名茶...
10.宜興窯 在今江蘇宜興丁蜀鎮。早在漢晉時期,就始燒青瓷,產品造型的紋飾均受越窯影響,胎質較疏鬆,釉色青中泛黃,常見剝釉現象。於宋代開始改燒陶器,及明代它則以生產紫砂而聞名於世。據明末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中記載,紫砂壺的創始者是金沙寺僧,正始於供(龔)春,供春是學使吳頤山的家僮。明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