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妝奩,古代婚俗中婚禮的一部分,迎娶,婚禮的前一天,女家送妝奩;男家則回以清酒、豬頭、蒸卷等禮品,俗稱上頭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送妝奩
- 類型:古代婚俗中婚禮的一部分
送妝奩,古代婚俗中婚禮的一部分,迎娶,婚禮的前一天,女家送妝奩;男家則回以清酒、豬頭、蒸卷等禮品,俗稱上頭合。
送妝奩,古代婚俗中婚禮的一部分,迎娶,婚禮的前一天,女家送妝奩;男家則回以清酒、豬頭、蒸卷等禮品,俗稱上頭合。婚禮日,一般新郎不親往迎娶,僅備彩轎,請兩名中年婦女盛妝前往。一對紅燈前導,鼓樂隨行。女家則請二名稍年長的婦女...
送妝 送妝,拼音sòng zhuāng,舊俗結婚,由女方親友送妝奩至男方。解釋 舊俗結婚,由女方親友送妝奩至男方,謂之送妝。例句 《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外面張老同褚一官早帶同這邊派定的家人,把那十六抬妝奩送過去;就是送妝的新親只得張褚二位,人略少些。
女子出嫁時,男方和女方親朋好友按照習俗禮數送上禮金或賀禮,祝賀題詞可寫奩敬 ×××俱。舊時北京地區,女家收到男家的彩禮之後,將送來的龍鳳喜餅、茶食點心分成若干份,裝入食盒,給七姑八姨等近親友好送去,告知陪送妝奩的日期,表示邀請。對於一般親朋,僅送去一張請帖就可以了。上書:“謹詹於×年×月×日...
妝奩,漢語辭彙,拼音:zhuāng lián,釋義:原指女子梳妝打扮時所用的鏡匣。後泛指隨出嫁女子帶往男家的嫁妝。釋義 女子梳妝用的鏡匣,借指嫁妝。亦作“妝匳”。出處 北 周庾信《鏡賦》例句 1、女子梳妝用的鏡匣等物。北 周庾信《鏡賦》:暫設粧奩,還抽鏡屜。唐 韓愈《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三首之三:只有朝...
搬行嫁亦稱“搬妝奩”、“送嫁枚”。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嫁女之家,在嫁女前タ,將陪嫁物品送至男家,故名。此俗因地有所不同。富家嫁妝驚人,日常所需一應俱全,送嫁枚的隊伍綿延數里故稱“十里紅妝”。如徽州地區的黟縣,正式結婚的前一天,男方請人到女家搬妝奩,一般人家陪嫁被絮、衣著、櫥櫃、...
亦有叫送圓房、送緣方的,是山東省一種地方婚嫁風俗。習俗簡介 一般是在結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妝送至男家,叫送嚴房,桓台俗稱“下妝奩”。臨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後一個雙日送嫁妝。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妝,叫“搬嚴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還有“催妝”的習慣,即在結婚前兩三日內男方送食...
第二天為"亮轎"或"走轎",午後抬花轎近處繞一 圈、接待送妝奩的客人,新郎上墳祭祖。第三天為"正日"。清晨,新郎披紅戴花,在伴郎陪同下,鼓樂吹奏,乘轎或騎馬帶領迎娶新娘的彩轎或彩車,去女家或"下處"迎親。一般來說迎親的隊伍都是在天沒亮的時候就要出發,整個隊伍一路上吹吹打打,讓所有的人都知道...
這種“陪嫁”,又被稱作“嫁妝”、“嫁奩”、“添箱”或“妝奩”。《三國演義》十六回呂布欲與袁術結親,旋又反悔,“令人回復袁術,只說女兒妝奩未備,俟備畢便自送(女兒)來。”但這些詞的本義卻遠沒有那么寬泛,最早都是特指梳妝匣,韓愈就有“妝奩一暫開”的詩句。梳妝匣,因梳妝首先要用鏡子,梳妝匣又...
過禮通常與送衣料並行。衣料通常是六件、八件,絕不能超過九件。女家受過聘禮,母為女梳頭,扎辮子繫上纓,意示:“女已適入”。俗謂:“女系纓,有了人”,任何男家,不得來提婚。2、送奩:俗稱送什(雜)事。明清時專指送妝奩。妝奩台(匣)內裝首飾、脂粉、菱花(照臉鏡)、銅鏡(一式分乾、坤兩...
原來婚姻是不計聘金的,女兒出嫁,陪嫁妝奩除一般禮物外,還有農具、斗笠、蓑衣等,這是畲族人民熱愛勞動的最好說明。如永春、德化畲族“嫁女以刀斧貲(資)送”。建陽畲族結婚“聘禮悉二十四金,于歸日不具嫁資,稍充裕者予以田器,此外無他物。先期二、三日,婿來迎,略如古親迎禮。及期,婿前導,新婦裹紅帕...
婚前一日,福晉家送妝奩到皇子宮,妝奩是先期賜給福晉的儀物。《國朝宮史》卷五:“屆日質明,皇子蟒袍補服,詣皇太后、皇帝、皇后前行禮。若妃嬪出者,並於所生嬪妃前行禮。皇子乃如福晉父母家,行迎娶禮,回宮。”皇子雖親迎,卻不像民間隨花轎同去同歸。奉迎儀仗則在晚間出發,由內務府總管一人率屬官二十...
陪錢貨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péi qián huò,意思是舊時嫁女,父母要賠送妝奩錢財。解釋 舊時嫁女,父母要賠送妝奩錢財,因目女子為“陪錢貨”,含輕蔑意。陪,用同“ 賠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他怕我是陪錢貨,兩當一便成合。”元·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浄雲]你你...
萊陽、牟平等地,送日子也稱通日,男家同時送彩幣備女家妝奩之資。“通日”必於娶前四十天的雙月行之,自此女方就不出外門,在家準備待嫁。內容格式 謹遵坤命,選擇嫁娶期 1、行嫁利月茲擇於 ×年×月×日,全吉。2、娶送男女客人,忌 ×相,大吉 3、上下車轎,面向×方 迎喜神,大吉。4、安廬坐帳,...
賠錢貨,漢語詞語,舊時對女孩子的貶稱。因出嫁時娘家要備送妝奩,故名。在傣族中,男孩子長大後要被嫁到別人家去,有些人以為男孩子是“賠錢貨”。出處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四折:“至如將小妮子抬舉的成人大,也則是害爹娘不爭氣的賠錢貨。”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道是石哥哥,我不合救了...
超出部分,女方要以陪送妝奩的方式折成其它財物送回男方。除牛以外,男方還要按照自己的能力陸續送給一殳家豬、鴆、以及若干竹筐鼠、雀、魚和野獸肉干等。女家也回贈一些東西。一般是在男方把牛交清以後,才能把女子帶走。否則,只能不斷去女家探望,每次去都要帶砦肉類。也有的男子不可能在短期內交清,雙方關係又...
民國期間,婚前一至二日,女家派人將妝奩等物先送至男家,陳於新房中,其物有箱、桌、粉妝等,富者用被帳,並且於帳外用幔(綢緞製作),上面懸掛各種裝飾物,如金紙、粽子、彩縷,房門上懸掛門帘等。送喜訊 喜期將臨,要向至親、好友送喜訊,特別是娘舅、姑母、姨母、祖母娘家親戚等,一定要捷足先登,...
李貞麗在香君卻奩(退回阮大鋮所送妝奩)時感到很可惜,但並未苛責香君,後來她也沒有讓香君接客。由此可見,她對香君十分疼愛。李貞麗代嫁則表現了她對侯李愛情的同情。最後一次出場,她在黃河中救了蘇崑生,體現了她對陌生人的善良。總的來說,雖然李貞麗這個人物在《桃花扇》中並未分到多少筆墨,但從這寥寥數語...
盛行於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當大戶人家嫁女時,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新郎家通常將糖果、布料、豬肉、雞鴨等禮品精心裝入抬盒內,上撒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吉祥物,抬盒上扎貼金紙喜字,僱人抬著隨媒人送到新娘家,新娘出嫁時,娘家則將準備各式各樣的穿戴、鋪墊、金銀首飾、箱籠被蓋等妝奩,分門分項裝入抬盒內,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