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由送別弟弟的種種相似情景,勾起對女兒的深深思念,融情於景,寫得真切動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和甫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
  • 作者:王安石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王臨川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和甫譽充宙至龍安微雨因寄吳氏女子
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巾不自知。
除卻春風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和甫:王安石弟王安禮。龍安:即龍安津,在江寧城西二十里。吳氏女子:王安石的長女,吳安持的妻子。古時女子夜請譽出嫁後,從夫姓,稱某氏。
⑵助人悲:人本已傷別,煙雨荒涼更加重這種悲傷。
⑶春風沙際綠:春風吹拂,沙邊草青。
⑷一如:一切都像。汝:吳氏女子。

白話譯文

野外的煙氣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傷,淚水浸濕了衣領我都渾然不知。沒有了春風河岸的蘆葦依舊碧綠,就好像我當初送你過江的時候一樣

創作背景

元豐五年(1082),王安石送弟王安禮赴京任尚書左丞。從熙寧九年(1076)罷相返金陵至是時,王安石已七年未與長女相見,此番送弟,觸景生情,更為思念遠方的女兒,詩踏旬局人飽含深情,融情入景,寫下這首七絕寄予她,表達了父女之間的骨肉至情。釋普聞《詩論》贊此詩:“拂去豪逸之氣,屏盪老健之節,其意韻幽遠,清癯雅麗為得也。”王安石的長女亦能作詩,曾有《寄父》一絕云:“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氣應憐我憶家。極目江南千里恨,依元芝然和淚看黃花。”王安石在此前後還寫了《寄吳氏女子一首》、《寄吳氏女子》、《次吳氏女韻二首》等,可見父女情深。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也是一位有豐富感情和平凡心的平常人。他這首借送弟兼寄女兒的詩,充分表現了一個兄長、一個父親對親人的深厚感情。這首詩實是寫給女兒的,是為了送弟的緣故,來到龍安江邊,觸景生情,想起女兒出嫁時的複雜心情,不由得再次淚下沾衣。封建社會女子出嫁後,與父母的關係就疏遠了,骨肉分別,給父親的心靈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孩子的家庭幸福又是父母所期盼的,因而分別時心情十分矛盾複雜。在封建社會的傳統文化背景下,很少有父親如此真實地表露對女兒出嫁的種種無可名狀的心態,王安石卻深切真實地寫出了一個平凡的父親的心情。
詩的前兩句說來到江邊送弟,同樣的荒煙涼雨,同樣的骨肉分離,這種場面又一次經歷,怎不讓人淚下沾衣。詩人說“淚下”而又“不自知”,正寫出了站在江邊遙望親人遠去時痴凝的神態,其中感情深厚沉鬱。後兩采巴喇句說,除了春風吹綠了沙灘這一點與當年不同,一切都和當年送你出嫁時是一樣的讓人傷感。而“除卻”一句又特巧妙,把春來草綠、淒迷傷情的景色特點反而加強了,風物一如往日,而今親人卻各自東西,心裡必會傷懷和感慨。

名家評價

劉熙載藝概》:“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惻嗚咽,語語自肺腑中流出。他文卻未能本此意擴而充之。”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辨剃堡仔)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