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馬道士游天台

送司馬道士游天台

《送司馬道士游天台》是唐代詩人宋之問創作的一首送別詩。全詩四句二十八字,通過描寫離別的場面和別後的想像,表達了友人之間的情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送司馬道士游天台》
  • 語言古漢語
  • 類別:送別詩
  • 創作年代初唐
  • 作者:宋之問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字數:28字
  • 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詩詞格律,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司馬道士游天台
羽客笙歌此地違②,離筵數處白雲飛。
蓬萊闕下長相憶,桐柏山頭去不歸③。

作品注釋

①司馬道士:即司馬承禎,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
②羽客:指道士。
③桐柏山:道教名山,位於河南、湖北邊境,被稱為道教第四十四福地。

詩詞格律

這首七言絕句的用韻方式為首句入韻仄起式。其韻腳是:違飛歸;韻部為:上平五微(平水韻)。
羽客笙歌此地違,
●●○○●●△,
離筵數處白雲飛。
○○●●●○△。
蓬萊闕下長相憶,
○○●●○○●,
桐柏山頭去不歸。
⊙●○○●●△。
(註:○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作品評析

司馬道士俗名司馬承禎,這位道士在公元710年(唐睿宗景雲元年)離開睿宗的宮廷。此詩是宋之問在司馬承楨離開京城時所寫的正規送別絕句,與作者另一首也是贈與相同對象的詩《冬宵引贈司馬承禎》正好形成對照,那時詩是運用流行於漢代的楚辭體寫的。
此詩是宮廷詩人藝術的範例:司馬承禎被恭維為道教的仙人,因此用傳統的“羽客”稱呼他。他不僅將“離開”送別宴會,而且將走上與正在演奏的笙歌分歧的道路。以複雜的詞語表現簡單的情況,這正是宮廷詩的特點。送別本身用傳統的提喻法“離筵”標明,京城為宮殿所代替,宮殿則用的是傳統的名稱“蓬萊”,它既是漢代的宮殿,又是仙人居住的仙島。雖然宋之問和沈佺期都探索了詩歌表現的新模式,但在需要的場合下,他們都不反對舊的、較正規的形式。

作者簡介

宋之問(656—712),唐代詩人。字延清,一名少連,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一說汾州(今山西汾陽)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進士第。武則天時,宋之問先後轉任洛陽參軍、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宋之問品行卑下,曾先後獻媚於張易之、太平公主,為時人所不齒。唐睿宗即位後,宋之問被流放欽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八月,賜死於徙所。宋之問詩與沈佺期齊名,稱“沈宋體”。宋之問多應制之作,擅長五言律詩,屬對精工,聲韻諧美,語近旨遠,清通圓美,對唐代律詩的完成頗有貢獻。有《宋之問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