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別袁永之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五言詩
- 作者:高叔嗣
寫作背景,作品賞讀,原文,注釋,賞析,作者介紹,
寫作背景
高叔嗣自小有詩名,年十六而作《申情賦》幾萬言,公元1523年(嘉靖二年)進士及第。當時明世宗日益寵幸張璁、桂萼,璁、萼也更加恃寵仇視廷臣,“舉朝士大夫鹹切齒此數人矣”(《明史》卷一九六),因此,高叔嗣詩歌的主要內容是為自己高材遭忌、身羸多病、客居他鄉和友朋貶謫而嗟嘆悲歌,作品中多有“憔悴宛篤,令人心折”、“我生豈斷梗,逐處任飄淪”一類淒涼之語。他也常常以己度人,對一些朋友被貶謫深表同情,當時適逢袁永之被謫戍湖州,遂寫了這首《送別袁永之》送他。
作品賞讀
原文
送別袁永之
憐君方遷戍,況我嬰愁疾。
一別若流雲,相從竟何日?
平生重交遊,弱冠弄篇帙,
書願藏名山,功期銘石室。
安知事不就,跌宕情如一。
已矣復誰陳,今亦返蓬蓽。
注釋
袁永之:袁永之即袁裹,七歲能詩,舉1526年(嘉靖五年)進士,改庶吉士。因得罪權臣張璁,出為刑部主事,累遷廣西提學僉事。兩廣自韓雍後,監司謁督府,率庭跪,裹獨長揖。無何,謝病歸。
賞析
前四句“憐君方遷戍,況我嬰愁疾。一別若流雲,相從竟何日”是送別。袁裹謫戍湖州,此去前途茫茫,何日再見本已是個疑問,又何況詩人自小疾病纏身,二人再見更是成為不可預料的事情。起字“憐”奠定了詩歌的愁苦基調,“況”又加深了這種離別的愁苦之情。前兩句寫的是原因,而“一別若流雲,相從竟何日”是以上原因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今日匆匆一別,就像流雲一樣各飄東西,日後能否再有相見的機會,對他們而言,都是個未知數。詩歌充滿了對離別的感傷之情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接著四句追憶二人平生的理想抱負:“平生重交遊,弱冠弄篇帙,書願藏名山,功期銘石室。”二人都是自小便有詩名,都曾渴望能夠在仕途和文壇上成就一番事業,但“願”、“期”二字很明白地告訴讀者,他們的希望都落空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建立功勳、文載史冊只是一相情願,只是他們主觀想像中的東西。
末尾四句抒發自己的情懷。“安知事不就,跌宕情如一。”這裡,“事不就”和“情如一”構成了一對矛盾,一方面在仕途上備受挫折,而另一方面又不願意改變自己的灑脫不拘束、放蕩不羈的性格,屈從於璁、萼之流,矛盾既不可解決,事情既然已至此地步,那就什麼也不要再說了,再多說已沒有任何意義。詩人此時心情極度悽然,本來就已備受困厄,而袁裹這一去,就只剩有自己煢煢孑立,也就不再眷戀仕途,故而“返蓬蓽”就成了他惟一的選擇。
綜觀全詩,詩里重在抒發主觀情思,較少描寫外界客觀事物,是以深情取勝,故給人的感覺是淡而有味。
作者介紹
生於1501(弘治十四年),卒於1537(嘉靖十六年),年三十七歲。少時,受知於李夢陽。與兄仲嗣並有才名。16歲所作《申情賦》數萬言,見者無不驚嘆。年十八,舉於鄉。1523年(嘉靖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與三原馬理、武城王道同署,以文藝相磨切。歷稽勛郎中,出為山西左參政,斷疑獄十二事,人稱為神。後遷湖廣按察使,卒於任上。著有《蘇門集》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