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歸北岩寺》是唐代黃滔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僧歸北岩寺
- 作者:黃滔
- 創作年代:唐
- 出處:全唐詩:卷704-1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送僧歸北岩寺》是唐代黃滔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送僧歸北岩寺》是唐代黃滔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者簡介黃滔(生卒年不詳),唐末五代詩人。字文江,莆田(今屬福建)人。乾寧二年(895)進土,官至監察御史里行。五代時,投奔閩王王審知。有《黃御史集》。《全唐詩》存其詩3卷。...
屏南北岩寺,俗叫下院,在福建省屏南縣舊縣城雙溪出東門約1.5公里處,該寺自宋太宗太平興國6年(981年)始建。已1026年,為屏南有名千年古剎之一。屏南北岩寺介紹 該寺深44米,寬27米,土木結構六排五開間。北枕獅峰松杉林,面對勸農橋、馬鞍山雙溪小盆地。左毗蟠龍長崗趾麓,右倚三台萬仞巨崖。雙溪之源...
三月二十九日,父一禎轉任北岩手郡涉民村的寶德寺,舉家遷至涉民村。一八八八年 兩歲 十二月二十日,妹光子誕生。一八九一年 五歲 提早一年入岩手郡涉民尋常國小校就讀。長姊與田村末吉結婚。一八九二年 六歲 九月三日,母親戶籍遷入石川家,啄木變成石川一禎養子,從此改姓石川。一八九五年 九歲 三月,...
(?~950)五代僧。泉州(福建晉江)人,俗姓陳。法號行修,世稱長耳和尚。相貌奇偉,長耳垂肩。幼時入北岩院(或謂入金陵之瓦官寺)出家,十三歲剃髮,登長樂府(福建閩侯)戒壇受上品律儀。十八歲,參謁雪峰義存,得其心印,此後常現馴服猛獸等靈異。【五代長耳相行修和尚《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行...
山北有岩名北岩,高不及博望台,而寬大過之。仙人白玉蟾與僧和靖皆曾修煉於此。鄉人刻有神像奉祀,名白衣公。”從這些資料看,白玉蟾沒有在樂會的白石嶺、文昌的抱虎山、澄邁的白石洞修煉,只在黎母山、松林嶺修煉。拜師學道 紹興二十四年(1156年),白玉蟾隻身渡海,拜師學道。他身上只有三百錢,蓑衣、竹笠...
地靈無俗草,岩靜有仙禽。(《等慈寺北岩》,見《方輿勝覽》)白鳥遠行樹,玉虹孤飲潭。(《廬山瀑布》)四五片霞生絕壁,兩三行雁過疏鬆。(以上見《紀事》)拋芥子降顛狒狒,折楊枝灑醉猩猩。(見《摭言》)山近衡陽雖少雁,水連巴蜀豈無魚。(敬之甥雍陶,蜀川上第後,薄於親友,不寄書。敬之讓焉,...
長耳和尚(?~950)五代僧。泉州(福建晉江)人,俗姓陳。法號行修,世稱長耳和尚。相貌奇偉,長耳垂肩。幼時入北岩院(或謂入金陵之瓦官寺)出家,十三歲剃髮,登長樂府(福建閩侯)戒壇受上品律儀。十八歲,參謁雪峰義存,得其心印,此後常現馴服猛獸等靈異。天成二年(927)入浙中(浙江),諸方皆來...
北岩寺 過古處士墓 ◎徐開運 望仙亭 ◎張也明 早發東鄉 ◎宋名立 翠屏山 ◎林良銓 過清灘子夜宿童家場作 春日郊巡 度七碑峰 訪友不遇 ◎汪士鍠 賦贈聞子竇先生謁選之蜀二首選一 ◎何士鈺 濛山曉霧 ◎周國器 新安道中 ◎黃正維 堂階古桂盛開燕集有作六首選二 ◎鄧獻璋 都門送劉芳玖之官蜀中 祥符...
觀文避地,晦跡於三峰之幽寂;學士辭召,流觴於北岩之崢嶸。中郎勇退於西庵,征君舊遊於錦屏。殆亦異乎?昔人捷徑之嵩此,皆清風明月之無盡藏,一經名勝之品題,而聲價為之增崇。其廟貎之盛,則大帝之居,真聖之宇,事之者齋戒而嚴恭。鎮祠至於皇朝之九域,威惠自故家而祠臨漳;王爵之褒,上徹乎天聰...
卒於北岩別墅。死後安葬在宜春城北7里的江北嶺。北宋時期,袁州太守祖無擇曾主持修繕其墓,如今已無跡可尋。今宜春市區東風大街南段,民國時期曾名鷓鴣路,以紀念鄭谷而名。個人榮譽 鄭谷詩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為薛能、李頻所賞。與許棠、任濤、張嬪。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號...
贊曰“清惠高風去千載,廉伯余香留金墩;華嚴北岩甘綠野,龍橋寺山萬滄浪;林澗月色詩千首,瑞龍棋聲酒幾觴;龍環秀亭青山碧,未為公憾為時飭”。黃府傳世詩刻:龍洋一春能幾日,龍山無雨亦多風。浪涌海邊東甲築堤遮浪,風吹石頂西頭蓋寺御風。黃府陵列為莆田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附錄一:公幼敏慧、嗜學...
清初文學家楊鐘岳在他的詩中,對東岩作了這樣的描繪:“薄海波光映碧天,潮陽風景正悠然。高峰層次凌雲起,遠樹低橫向水眠。”或岩確是以它的凌峭峻拔、高聳開闊而別於潮陽另外兩岩--西岩的玲瓏奇趣,北岩的幽雅靜謐,從而吸引著人們前來登臨賞玩。景色 沿繞山石拾級而上,眼前是古樹盤錯,怪石陡立;山下...
。官至都官郎中。天復三年(903)左右,歸隱宜春仰山書屋。卒於北岩別墅。原有集,已散佚,存《雲台編》。《全唐詩》收入鄭谷的詩歌共有327首。許棠 許棠(生卒年不詳),字文化,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人,約唐懿宗鹹通三年前後在世。工詩文,性僻難與人合。以作洞庭詩著名,時號許洞庭。裳久困名場,聞馬...
隸書《陸游詩·北岩採茶用(忘懷錄)中法煎飲,欣然忘病之未去也》隸書《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行書《倪雲林題畫詩二首》隸書《陸游詩·鄰水延福寺早行》隸書《古寺深山七言聯》行書《華苗·題紅牡丹圖》篆書《張志和·漁歌子》行書《李賀詩·詠懷二首其二》行書《陸機·從軍行》隸書《多種遍尋七言聯》篆書《...
超然峰,由翠微峰北行數百米即達。峰下有一石竇,內刻“浮家”二字,此即北岩。峰之巔,上平如砥,煙嵐常翳。游者憩於石上,翠華迷目,花雨空濛,疑為仙都。元寶峰,由超然峰西行50米,見一巨石狀如元寶,突出山表,故名。翹首西望,可見當年陳友諒的中軍寨址,折戟沉戈,浮現腦際。石蓮峰,又名菡萏峰...
遂於寺北岩山,刻石書經,窮多羅之秘帙,盡毗尼之妙義。縱洪瀾下注,巨火上焚,俾此靈文,永傳遐劫,豈直迷生之類,睹之而發心;後學之徒,詳之而悟道?既而清猷遠暢,峻業遐昭,遂簡宸衷,乃紆天紱。追赴京邑,止大慈恩寺,與元奘法師證釋梵本。奘法師道軼通賢,德鄰將聖。游聽琶,集梵文而爰止...
遂於寺北岩山,刻石書經,窮多羅之秘帙,盡毗尼之妙義。縱洪瀾下注,巨火上焚,俾此靈文,永傳劫,豈直迷生之類,睹之而發心;後學之徒,詳之而悟道?既而清猷遠暢,峻業遐昭,遂簡宸衷,?紆天紱。追赴京邑,止大慈恩寺,與元奘法師證釋梵本。奘法師道軼通賢,德鄰將聖。?游聽琶,集梵文而爰止;...
牌坊後是“文命誕敷”牌樓,其後是永慶寺天王殿,殿後有重檐八角亭樓。傳為宋代修的“來鶴亭”,亭後建有普陀殿。殿後有大旱不竭的“天池”。天池後是大雄寶殿,右側有月池。北岩石刻 在重龍山北坡。 《中國名勝辭典》亦載:“資中東、西、南、北四岩皆有石刻,而以北岩雕刻最美。”摩崖造像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
詳稱《縛心猿鎖六耗圖》,位於重慶市西北部大足縣北的寶頂山大佛灣北岩,編次第19號的摩崖造像,高7.9米,寬3.6米。頂刻《縛心猿鎖六耗圖》六個大字,左右兩端分別豎刻“傅大士作”與“彌勒化身”。中刻彌勒化身像跏趺端坐在蓮座之上。蓮座下方以六條繩索系住犬、鴉、蛇、狐、魚、馬,代表眼、耳、鼻、...
在北岩的“李公亭”後,有一個狹長的石洞,高不及3米,洞內卻可容十多人。從靠“李公亭”一端進去,沿著狹長的洞道向北到另一出口,洞壁上還鐫刻有逸史詩,這個洞便叫“活人洞”。據說明萬曆年間(1592年),有人到此遊玩,正為擬這個洞名而三思,忽見有一個孩子掉人湖中,趕快下去把他救起,於是便把...
山間先後建起過山谷寺(三祖寺)、天柱寺、佛光寺等著名佛剎72座。鼎盛的唐宋時期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說,方圓數百里的善男信女,來此朝仙謁聖者絡繹不絕。宋舒州太守陸修曾吟“碧瓦朱欄擁絳霄,紫雲深繞寶風飄”詩句,狀寫當時殿宇輝煌,煙雲繚繞的盛況。宋後,多數寺觀毀於兵火,或圯於廢棄,雖有修復...
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刻於寶頂大佛灣北岩"父母恩重經變相"左側此龕造像由《大方便佛報恩經》、《淨飯王般涅般經》及各本生經等多經雜合而成。結構 "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編為第17號龕圖版十五。第17號龕高7米、寬15米。龕頂齊檐處,從右至左橫刻偈語曰:"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