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惠安教諭》是元末明初詩人胡奎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人之惠安教諭
- 作者:胡奎
- 創作年代:元末明初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送人之惠安教諭》是元末明初詩人胡奎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送人之惠安教諭》是元末明初詩人胡奎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春朝射策鳳凰池,一日聲華四海知。駟馬橋頭題柱日,三鱣堂上校文時。晚涼移席臨蕉葉,朝日行盤擘荔枝。別去應須各努力,粵雲吳樹總相思。1作者簡介胡奎, 元明間浙江...
《送馬文學之惠安教諭》是元末明初胡奎的作品。作品原文 英英馬文學,年方三十餘。秩然瑚璉器,文采玉不如。昔也未加冠,今焉頗有須。獻藝上春官,司教閩粵墟。翱翔南溟下,播弄明月珠。鴻濤際大海,渺在天一隅。文光射南斗,樂育君子儒。願憑青鳥使,寄我空中書。作者簡介 胡奎,元明間浙江海寧人,字虛白...
《題馬文學之惠安教諭》是元末明初胡奎的作品。作品原文 鍧鳴鐘,考朗鼓,司馬先生教南土。泉州宛在福州南,榕葉如雲荔枝甘。一路春山當馬首,下馬杯行椰子酒。門生出郭候溪傍,翠盤鈿合進檳榔。蠻雲瘴雨喜無恙,衿佩青青趨絳帳。作者簡介 胡奎,元明間浙江海寧人,字虛白,號斗南老人。明初以儒征,官寧...
《陳教諭見和因復用韻答之》是元朝詩人盧琦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風流人物出塵埃,曾入都門獻賦來。宦路不知雙鬢改,講帷又向八壺開。月明茅店雞初唱,煙暝松林鶴已回。客子歸途相邂逅,今朝把酒是離杯。作者簡介 盧琦(1306-1362年),字希韓,號立齋,一號圭峰,惠安(今福建省惠安縣)人。至正...
莊烈帝嗣位,贈兵部右侍郎,官一子。福王時,追謚忠惠。後世紀念 被祀於鄉賢祠。主要成就 與同為閹黨所害的高攀龍、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並稱“後七君子”家庭成員 先祖:周匡物 祖父:周一陽(南城訓導惠安教諭)伯父:周學樂 伯母:陳氏 父親:周學射 母親:洪氏 堂弟:周起龍(南昌通判)...
葉春及(1532-1595)字化甫,號石洞,明代廣東惠州府歸善縣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舉人。隆慶初年授福清縣教諭。未赴任即攜《上皇帝應詔書》三萬餘言上京獻策,京城官民傳誦。在福清教導百姓以孝悌、忠信為先。不久,升遷惠安縣知縣。任三年,“民愛之如慈父”,並以歌贊之:“葉君為政,惟飲吾水;設施不...
詩傳於今又姓韓。月里梅花千里夢,雪中桐柏一氈寒。談經鱣自清淮出,高臥龍曾此地蟠。聖主好文過漢帝,賦成早晚入長安。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同知,入為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邵州裔孫惠安縣教諭林清標(雍正朝太僕寺卿林源之子),寫信給其長子(時任台灣府鳳山縣教職)林霈,就台灣募捐修建,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九月建成。今祠中還存有林清標寫的《重建天后祠記》石刻。1958年,祠宇殿祖姑像被一老婦取藏。1984年於舊址按原式重建。祠附近還有傳說的媽祖父母求子的接水亭和媽祖幼年...
影印清順治十七年原刊本。作者簡介 丁耀亢(1599—1670),字西生,號野鶴,清山東諸城人。弱冠為諸生,走江南與諸名士聯文社。既歸,鬱郁不得志,作《天史》十卷。清順治四年(1647)入京,由順天籍拔貢,充鑲白旗教習,後為容城教諭,遷惠安知縣,不赴。自稱木雞道人,所著有詩集十餘卷,傳奇四種。
滿城賓客皆奇才。祖行北上金山道,西控循惠東潮梅。日暮長風石馬嘶,雄心對此淚堪垂。客中蟋蟀聊卒歲,閣上 麒麟繪有時。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同知,入為戶部郎中 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太和道士李理雄余字之守雌丏詩贈以絕句》是明代詩人葉春及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蚤向名山學息機,焚香長掩白雲扉。雄心一片降應盡,肯逐楊花 作雪飛。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同知,入為戶部...
橫海樓船壯四明。虎旅舊傳君子陣,鯨波今為聖人平。天清蜃氣通蓬島,霞起鸞標見赤城。自合尋仙求大藥,東夷無用請長纓。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同知,入為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王母壽詩》是明代詩人葉春及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王母本仙姬,龜台爾所司。藁砧一以去,菱鏡遂捐之。歌苦傳黃鵠,名高動赤螭。庭前有叢桂 ,歲歲發華滋。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
《友人約赴佛會詩以答之》是明代詩人葉春及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便隨大眾說西天,莫以焚香種福田。白鶴峰頭一長嘯,不知 誰是野狐禪。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同知,入為戶部郎中卒。工詩文,...
王鐘鳴回鄉後“鬱郁中殂,識者悲之”,在鬱郁憂悶之中病逝,大約卒於康熙十三或十四年(1674-1675年)。志書載,王鐘鳴的著述有《莊浪縣誌》數卷和其他一些文章。他逝世後,因兒子王璋貴,被朝廷追贈為“戶部山東司郎”。參閱清道光版《惠安縣誌·續志》、《蟹谷王氏族譜》等 ---本篇林明輝撰 ...
後為容城教諭,遷惠安知縣,以母老不赴。丁耀亢著作 丁耀亢著有小說《續金瓶梅》前後集,共六十四回。是他的立名之作,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有一定地位。中敘《金瓶梅》中諸人各復投身人世,以了前世之因果報應。全書以《感應篇》為說,每回都有引子,敍勸善戒淫惡之說。卻又如《金瓶梅》一般亦雜以淫穢之描寫,...
開緘展轉再三讀,重之不減雙南金。鳴榔鼓枻殊未已,此身己在廬山里。行間倘遇浮丘公,雲中 遙謝二夫子。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同知,入為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 集》。
在福建有福州、福清、惠安、南安、永春、德化、漳州、廈門等縣市。人口數十萬,以晉江一市而言,繁衍上百人以上的有108鄉,均稱石龜為大宗鄉。還有台灣、香港、澳門以及旅居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國,人數也有數十萬人。許氏家廟大門楹聯如此題頌曰:“出固始,開閩邦,懋功第一:基石龜,建仁里。勝地無雙。”以歌功石龜開...
後歷任尤溪、惠安、福鼎、仙遊、同安、鳳山等縣教諭。在台灣府鳳山縣時,他率領百姓重鑿蓮花潭,築堤砌塘,整修水利,灌溉農田數百畝,排解旱情。又深入民間,了解民情風俗,作有《台灣雜詩》20首。鳳山縣某縣令貪污,玉麟揭發其罪狀,抗訴福建當局,因布政使袒護,不被理睬;又值長官上任,玉麟據《學政全書》規定...
閩中有淑媛,姆教夙所將。十七為君婦,衿纓上高堂。十九君見違,呼天絕其骯。君若江上舟,妾似舟上檣。但知隨所往,玄台共翱翔。禽鳥有至性,斯人詎能忘。我欲永言之,祇恐 聽者傷。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
九派春愁連楚澤,五峰清夢滿江州。題詩忽動煙霞色,伏枕俄驚日月流。望氣自憐關令尹,何 時函谷度青牛。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同知,入為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 集》。
各處奉祀惠澤尊王的廟宇,據不完全統計,在泉州一帶有:南安社壇雲龍寺(黃旗盟主尊王府邸)、良田境凌鳳廟(黑旗盟主尊王府邸)、參山龍山廟(白旗盟主尊王府邸)、南安市內柳城雲山殿、金淘埔後王府、泉州霞淮村以及德化、惠安等處;在海外有:馬來西亞的冼都南陽宮、泗岩南陽宮,增江南陽宮、檳城慈濟宮、...
鶡冠吾自放,鵬路爾俱鶱。良吏雙聯璧,酣歌獨扣舷。醉非風側帽,歸愛月隨鞭。何必東籬 酌,王弘有酒錢。作者簡介 葉春及,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為鄖陽同知,入為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曾嶠生子二,長子曰曾稹(秘書正字)次子曾穆(德化令、殿中丞、贈太師、魏國公)。曾穆生四子:長子曰曾會、次子曰曾愈、三子曰曾介、四子曰曾俅,這一房係為龍山八世祖。晉江屬泉州府首邑,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等縣皆出其中,茲依本支分述如下。(一)曾會房系 曾會,(952-1033)曾穆之...
鄉人將子弟送入寺中,日習文夜習武,僧俗結下許多善緣。疊羅漢的由來,一說某年盜寇掠村,惠安帶領僧俗子弟禦寇,鄉人避入寺中。強盜攻寺,惠安與眾子弟搭人梯幫助鄉人翻廟牆脫險,自己與子弟卻葬身火海之中,事後鄉人通過疊羅漢紀念。一說某年解元寺失火,鄉人往救,疊人梯向廟頂潑水滅火,之後和尚仿人梯...
出科聯:(公元1685~1765年),蒙古族,字乾甫,號淑渠,行居三,蒙古札剌亦兒部人,木華黎後裔;福建惠安塗嶺洪厝坑人。著名清朝官吏,出氏第十二世祖。人物簡介 出科聯,字乾甫,號淑渠,蒙古族。清惠北樟市鋪洪厝坑(今屬泉港區塗嶺鎮小壩村)人。生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卒於清乾隆十七年(...
欺壓百姓。關史唯唯諾諾,奉上罰金,邱命上交國庫。從此,關吏檢查再也不敢妄為。親屬成員 父親:邱侖泰,清朝舉人,曾任唐縣(今河南唐河)知縣。哥哥:邱紀、邱綊,均為清朝舉人。兒子:邱錫忠,清朝舉人。侄子:邱翰華,邱紀之子,曾任福建惠安縣知縣。侄孫:邱錫疇,邱紀之孫,清朝舉人。
看到家鄉楓亭與惠安交界的一片田地,長期缺水受旱歉收,毅然帶頭捐金釵玉釧,“買地開溝,該溝深八尺,寬丈二,自楓亭至惠安驛坂十五里。”自從溝渠開通引水灌溉十五里內外莊稼連年豐收,農民感念不忘,就把這條溝渠稱為“金釵溝”,連這裡的村莊也稱作“全安莊”。陳璣還親自開闢種植培育荔枝良種地,首先她用從...
明嘉靖年間,改名為惠安鄉。清朝中葉為西北路鄉,清光緒元年(1875)恢復小澗之名,首設小澗鎮。民國十三年(1924)改為小澗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設小澗區、小澗鄉、小澗公社。1979年,恢復小澗區,新置小澗鎮(屬小澗區)。1992年,撤小澗區和小澗鎮,建置副縣級小澗鎮,轄32個村民委員會,面積118平方公里,人口6...
少年時,太守蔡襄見其“爭奮筆舌論短長”,十分賞識,預料他日必成大器,寫長詩贈柯慶文。柯述1049年任府學教諭,1056年登進士,先後任贛州縣尉、吳興知縣、懷州太守、福建提刑、湖南運使,兩度任福州太守,又被封龍圖閣直學士。期間,他因維持治安和治理水利有方,宋神宗召對便殿,對其才幹甚為嘉嘆,特書寫柯...